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禹(拼音:yǔ),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最早見於西周金文 [2]  。本義是蟲名,後引申為疏行貌;行緩貌。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丿
五    筆
tkmy
倉    頡
hlbi
鄭    碼
mild
字    級
一級字
注    音
ㄩˇ
平水韻部
上聲七麌 [4] 
總筆畫
9
四角號碼
20227
統一碼
79B9
結    構
單體結構
造字法
象形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象形字。像某種爬蟲之形。“禹”字見於西周金文,作“圖A”或“圖1”,頭、足、尾分明,象形的意味非常濃厚。此後隨着時代的發展逐漸線條化,春秋時作“圖3”,然戰國楚系文字中還有較形象化的異體,作“圖B”。小篆承襲春秋金文,只稍微規整一些。西漢時變形較為明顯,作“圖7”象形意味幾乎完全消失。隸變後上部改為一撇,整個字就寫作“圖9”,是楷書“禹”的直接來源。本義是蟲名。夏代開國之君名“禹”,又稱“夏禹”或“大禹”,以治水聞名。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禹”當是洪水時期某部族的名稱,因這一部族以“禹”為圖騰,故後人將其部族首領稱為禹”,後世有以禹為姓的,相傳為大禹的後人。 [2]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
the reputed founder of the Xia Dynasty
紅樓夢》:“堯、 舜、 禹、 湯…皆應運而生者。”
漢· 賈誼《論積貯疏》:“禹、 湯被之矣。(禹、湯(都)遭受過。傳説夏禹曾經遭到九年水災,商湯曾經遭到七年旱災。被,遭受。)”
禹功、禹跡、禹啓、禹鼎
指禹步。

漢揚雄《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
禹步
傳説中的一種蟲。

説文》:“蟲也。”

姓。



形容詞
疏行貌;行緩貌。

張舜徽《説文解字約注·禸部》“禹”:“禹之言於也,謂其行舒於也。宀部宇,籀文作宇,是於、禹聲通。蟲行緩謂之禹,猶語之舒為餘耳。”

(參考資料: [5]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蟲也。從厹,象形。𥜼,古文禹。王矩切〖注〗𢁰,古文。 [6] 

説文解字注

蟲也。
夏王以為名。學者昧其本義。
從厹。
葢亦四足。
象形。
王矩切。五部。
古文禹。
見漢書。 [7] 

廣韻

王矩切,上麌匣 ‖ 禹聲魚部
禹,舒也。《字林》雲:“蟲名。”又姓,夏禹之後。王僧孺《百家譜》雲:“蘭陵蕭道遊娶禹氏女。” [8]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王矩切。音羽。夏王號。顏師古曰:禹、湯皆字。三王去唐之文,從高古之質,故夏商之王皆以名為號。
又姓。王憎孺《百家譜》:蘭陵蕭道遊娶禹氏。
又諡法。《史記》裴注:受禪成功曰禹。書疏:淵源流通曰禹。
又《玉篇》:舒也。
又《説文》:蟲也。 [9]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3]

書寫演示

禹字書寫筆順 禹字書寫筆順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10]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調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o

王力系統
ɣ
ǐwa

董同龢系統
ɣ
juaɡ

周法高系統
ɣ
jwaɣ

李方桂系統
gw
jagx

兩漢
西漢



東漢






juo



ju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jwo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jwo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j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
i̯u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u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uo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uo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u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u
(參考資料: [11-12] 

韻書集成

字頭
韻書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合口呼
次濁
王矩切
ɣjuo
集韻
上聲

雲/匣
合口呼
全濁
王矩切
ɣio
韻略

上聲





王矩切

增韻

上聲





王矩切

中原音韻

上聲
魚模



全清

iu
中州音韻

上聲
魚模





餘矩切

洪武正韻

上聲


次濁
弋渚切
oy
分韻撮要

陽上
第四諸主著






(資料來源: [11]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0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269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7-02]
  • 4.    平水韻 七麌 禹  .搜韻[引用日期2020-07-02]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第1卷 664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114
  • 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955
  • 8.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260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08
  • 10.    禹的書法  .漢典書法[引用日期2020-08-13]
  • 11.    禹-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7-02]
  • 12.    禹-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27]
  • 13.    禹-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7-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