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禹王城遺址

(山西省夏縣禹王鄉禹王城遺址)

鎖定
禹王城遺址,即古安邑,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西北7.5千米處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后辛莊、郭裏村一帶,地處青龍河平川和鳴條崗丘陵地帶 [1]  ,因傳説夏禹曾在此居住過,故俗稱禹王城,為春秋戰國時期(前562年—前339年)的魏國國都安邑城,也是秦、漢(前206年—前202年)及晉(266年—420年)時的河東郡治所,總面積13平方千米 [2] 
禹王城遺址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 [3]  ,大城形狀如梯形,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2]  [4]  。禹王城遺址文化遺物有錛、鋤、钁、斧等器具的陶範、平首布陶範及陶罐、陶盆、鐵錛等 [5]  。漢(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時,古安邑(禹王城遺址)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對後世的文化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是華夏尋根溯源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 
1988年1月13日,禹王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中文名
禹王城遺址
地理位置
山西省夏縣禹王鄉禹王村、廟后辛莊、郭裏村一帶
佔地面積
13 km²
保護級別
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III—205
分類號
V—25
所處時代
東周至漢

禹王城遺址歷史沿革

禹王廟 禹王廟
戰國時期(前562年—前339年),禹王城遺址是魏國早期都城 [7] 
秦(前221年—前207年),禹王城遺址是秦國的河東郡治所 [7] 
漢(前202年—8年,25年—220年),禹王城是漢朝的安邑縣治所 [7] 
北魏神麚元年(428年),古安邑城一分兩半,設了南安邑、北安邑,南安邑在鹽湖區,北安邑就是禹王城(禹王城遺址) [8] 
隋開皇年間(581年—600年),安邑城(禹王城遺址)廢棄 [8]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禹王城遺址的廟宇盡毀於戰火 [8] 
195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工作者對對禹王城遺址進行了調查 [8] 
20世紀60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對禹王城遺址進行鑽探和小規模發掘 [3] 
1974年—197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對禹王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8] 
1991年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夏縣博物館聯合組成的禹王城考古隊在對禹王城遺址進行調查發掘時,於禹王村採集到一批陶質半兩錢模 [9] 

禹王城遺址遺址特點

建築佈局
遠眺禹王城遺址 遠眺禹王城遺址
禹王城遺址共分為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 [3]  ,小城在內為“城”,外面的大城為“郭”,具有春秋戰國時期“城郭制”的特點。禹王城遺址的這種城郭佈局,屬於“內城外郭式”。即在方形外郭內部有內城 [4] 
大城,屬戰國前期(前562年—前339年),地跨鳴條崗黃土丘陵和崗下平原,周長15.5千米,北窄南寬,整體形狀略呈梯形,牆基的寬度除西北城角有1千米的地段為22米外,其餘部分都是10米—12米 [7]  ,高度為3米—8米之間,四面城牆皆板築夯打而成,北牆和西牆保存較好,一般殘存2米,最高達5米,南牆和東牆保存稍差,東牆南段及東南角遺蹟不明顯,除北牆之外,其餘城牆均不是一條直線,在西牆北段外,似有護城壕痕跡 [1]  ,東牆長1530米,西牆長約4980米,隨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個城牆中彎曲最多的,南牆長3565米,北牆長2100米,外側有護城壕 [5] 
中城,處於大城西南部,略呈方形,中城垣周長6500米 [7]  ,面積約6平方公里 [1]  ,其西、南兩城牆分別是大城的西牆和南牆的一部分,北牆長1522米,高1米—5米不等,東牆存長960米 [5] 
小城,位於大城中部,小城整體形狀為缺去東南角的長方形,周長3270米,面積約75.4平方米 [1]  ,牆寬5米—6米,地勢高出周圍地面1米—4米,小城地勢略高,應該是春秋戰國時代安邑的宮城,而大城即郭城 [7] 
禹王台,在小城東南角,又稱禹王廟、青台,系方形夯土台,高11米,東西長58米,南北寬70米。從夯土台的剖面上來看,其上部夯土時代較晚,下部夯土較早 [1] 
文化堆積
禹王城的文化堆積層普遍厚達3米,特別是小城,文化堆積層厚達5米 [1]  。禹王城遺址內有東周至漢代、兩晉時期文化層,其堆積厚度2米—3米,遺存較為豐富 [7]  。大城城內文化堆積厚度約2米,北中部及靠近小城、中城附近的文化堆積也較豐富,城北部有戰國時代(前562年—前339年)的灰坑和灰層,大城東半部因處河灘地,故地勢較低且文化遺存較少;中城城內佈滿漢代文化層,除西南角外,其餘區域的文化遺存均很豐富,堆積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另分佈有少量東周時期遺存;小城地表分佈有東周時期和漢代遺物,文化堆積厚度約3米左右 [3] 

禹王城遺址文物遺存

篆文方磚 篆文方磚
禹王城遺址出土遺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範;印有陰文“東三”的鏟範、鏵範、車車範、六角承範,圓形承範、花紋範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當多為雲紋圓瓦當,此外還有五銖錢、半兩錢、鐵渣等 [5]  。瓦當有半瓦當和圓瓦當,圓瓦當分捲雲紋和有“長樂未央”、“千秋萬歲”文字的兩種。磚有““海內皆臣,歲豐登熟,道無飢人”十二字篆文方磚。陶範陶模多為西漢時遺物,有禮器陶範、五銖錢陶範及四銖半兩陶模等 [7]  。瓦當分為素面、渦紋、夔紋、文字及雲紋等五大類,其中雲紋瓦當細分為十三類八種型態 [3] 

禹王城遺址研究價值

禹王城遺址城一角 禹王城遺址城一角
禹王城遺址為東周至漢(前3世紀—1世紀)的文化中心,東周(前562年—前339年)時為魏國國都,秦代(前221年—前207年)設河東郡於此,兩漢時期(前202年—8年,25年—220年)皆為河東郡所在,是經濟、文化的大都市之一,對後世的文化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禹王城遺址出土的獸首雲紋瓦當及十二字文字磚為同時期都城遺址所獨有,具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禹王城遺址是華夏尋根溯源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  。禹王城遺址出土的瓦當,對於認識東周秦漢時期禹王城建築規模和建築材料,瞭解黃河中下游的瓦當情況,特別是揭示禹王城遺址的文化面貌有着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3] 

禹王城遺址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禹王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2013年,禹王城遺址被山西省文物局列入了山西文物保護重點工程 [10] 

禹王城遺址歷史文化

禹王城遺址夏縣與安邑由來

禹王城遺址祭祀 禹王城遺址祭祀
西晉(3世紀)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禹都平陽,或都安邑。”認為安邑是禹時代的都城。
安邑在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是晉國的領土,被分封給了晉國大夫魏氏。魏氏的祖先畢萬事晉獻公,獲得了領地“魏”,(《史記正義》:魏城在陝州芮城縣北五里。)子孫因此以魏為氏。畢萬的後代魏絳在晉悼公時期主政,説服晉悼公和晉國周圍的戎狄部落保持和平關係,晉國從中也獲得好處,這就是歷史上的“魏絳和戎”。《史記·魏世家》記載:悼公之十一年(前562年),曰:“自吾用魏絳,八年之中,九合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賜之樂,三讓,然後受之。徙治安邑。正義:安邑在絳州夏縣安邑故城是 [4] 
據《史記》的記載,魏絳時魏氏從始封之地 “魏”徙治安邑。
晉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晉國曾有遷都“郇、瑕氏之地”的計劃(在山西省臨猗縣一帶,夏縣西),諸大夫討論的結果,雖然此地“沃饒而近盬”,但是“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易覯則民愁,民愁則墊隘。”(《左傳·成公六年》)。最終確定遷都新田(山西侯馬) [4]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年),魏文侯被正式承認為諸侯,安邑也成為了魏國的都城 [4] 
周安王驕二十六年(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魏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魏國都城遷往大梁 [7] 
安邑縣設置於西漢(前202年—8年),安邑由此得名。
興平二年(195年),漢獻帝還曾臨時定都安邑,時近一年 [7] 
北魏神麚元年(428年),安邑分為南北兩縣;
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縣治所從原址上東遷、並改名夏縣。北安邑改名夏縣後,南安邑被稱為安邑。南安邑縣治所位遷至原址南邊幾十裏外的鹽池北部,即山西省運城市東部的安邑街道辦事處 。

禹王城遺址禹王台

禹王台,又稱青台,始建於唐代(618年—907年),為歷代祭禹之所。解放(1949年)前,禹王台毀於戰爭,留一夯土高台,位於禹王城遺址內的小城東南角,當地傳説為禹妻的望夫台 [7] 

禹王城遺址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禹王城遺址,即古安邑,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西北7.5千米處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后辛莊、郭裏村一帶,地處青龍河平川和鳴條崗丘陵地帶 [1]  ,距司馬光墓約3千米 [2] 
禹王城舊址
交通
運城市——209國道——838縣道——024鄉道——禹王城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