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禹得彥

鎖定
禹得彥(1822~1906),清代陝西回民起義將領。陝西同州禹家莊人。同治元年 (1862年)初夏,在大荔、渭南間領導回民起義,先後與清欽差大臣勝保、多隆阿作戰,後西撤甘肅隴東董志原,為十八大營統帥之一。同治五年,由清水西攻陝西隴州 (今隴縣)。同治七年活動於隴東。同治八年二月,入陝西邠州,在白吉原遭清軍黃鼎等部阻截, 西撤轉戰於甘肅河州 (今臨夏)、平番 (今永登)、安定 (今定西)及寧夏等地。同治九年正月,復攻入陝西扶風、醴泉及渭南、大荔、白水、蒲城、宜君一帶。旋又返回甘肅,在狄道州(今臨洮)與清總兵傅先宗部大戰。八月,兵退西寧大小南川。同治十一年八月,在小峽遭清軍左宗棠鎮壓, 兵敗降清。 [1] 
中文名
禹得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主要成就
投誠 造福鄉梓 發展清真教
出生地
中國

目錄

禹得彥主要生平

禹得彥照片
禹得彥照片(4張)
禹得彥(1822—1906),男,回族,陝西大荔人,阿訇,為人正直。少年時家境貧寒,隨家人以賣牛羊肉為生。清同治年間陝甘回民起義軍十八大營第十三營首領。
禹得彥雖身為起義軍首領,卻體恤部下,深得人心,在作戰中衝鋒陷陣,斬關奪隘,在不足一年時間內,連克大荔、浦城、三塬、臨潼、華陰、華州、咸陽等城池,有力地打擊了清軍。清王朝大為驚恐,急調左宗棠率清軍入陝鎮壓。義軍一部在清軍緊逼下,由陝西咸陽、鳳翔轉戰到甘肅華亭縣尖骨山管子峽,禹得彥率軍擊敗清軍黃鼎部,揮師北上與戰鬥在董子塬的起義軍會合,重整為十八大營。在清軍的殘酷鎮壓下,起義軍連連失敗,不得已禹得彥率眾邊打邊向寧夏金積堡轉移。由於清軍的離間,未能與馬化龍聯合,遂率部前往甘肅臨夏、青海樂都與馬桂原、馬本原等為首的回族、撤拉族、東鄉族的起義軍聯合抗擊清兵。禹得彥在與清軍的戰鬥中身先士卒,勇猛殺敵,清軍損兵折將聞風喪膽,起義軍稱他為“福將’’,清軍稱他為“悍酋’’。
1872年西寧之戰失敗,禹得彥糧草斷絕,人馬傷亡過多,喪失了作戰能力,無奈接受了陝甘總督左宗棠的招撫。清廷將禹得彥部下的精兵改編為“旌善五旗軍’’,禹本人被授都司之職,並賜二品花翎武顯將之銜,授“阿巴圖魯”稱號。左宗棠親筆題贈“德重名遠’’匾額一幅。
招撫後禹得彥的家眷被安插在今寧夏涇源縣新民鄉及甘肅華亭縣的山寨一帶。
光緒初年辭官回鄉,致力於民族宗教活動,先後在新民鄉的楊堡、後李家、先進、石嘴、華亭等地倡導修建清真寺10餘座。1906年禹得彥病故,葬於涇源縣新民鄉後李家村,終年85歲。 [2] 
參考資料
  • 1.    張永祿 主編.明清西安詞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第295頁.
  • 2.    涇源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涇源縣誌[M].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1995.12. 第398-3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