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译解》是中华书局"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系列作品,由礼学名家王文锦对儒家经典《礼记》进行系统性译注的学术著作。全书采用黄侃批校的《礼记》集善本为底本,对49篇古代礼制文献进行逐段译解,重点疏解名物制度与典章仪轨 [1-2]。书中涵盖《礼运》篇的社会理想、《大学》的为学体系、《中庸》的哲学思想等核心内容,并完整呈现《月令》篇记载的天文历法与季节礼俗。作为全国古籍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项目,该书凭借严谨校勘和直译手法,成为当代公认的权威译本之一 [1]。
- 作 者
- 王文锦 [1]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
- 出版时间
- 2001年 [1]
- ISBN
- 7-101-01694-4 [1]
- 页 数
- 955页(全二册) [1]
- 丛 书
- 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1]
内容构成
播报编辑
全书收录《礼记》四十九篇完整译解,包含四大类内容:
- 礼乐制度理论(如《礼运》《乐记》)
- 古代礼俗制度(如《曲礼》《内则》)
- 《仪礼》专题注解(如《冠义》《昏义》)
- 名儒言行杂记(如《檀弓》《儒行》) [1]
在《月令》篇注释中,详细解读了古代十二月对应的天文历法、农事管理及祭祀规范。如孟春之月天子需行迎春典礼,仲夏之月实施司法宽宥政策,季冬之月进行年终渔猎管理与祭祀筹备。
学术特点
播报编辑
作者对疑难字词采取直音注解法,如在《乐记》篇对"噍以杀"的"噍"字标注读音,并直接翻译为"声音急促而消沉"。全书采用简体横排带标点形式,对《礼记》原文进行分段译解。注文重点校勘郑玄注本差异,如在《儒行》篇补充了原典省略的仪节细节 [2]。
版本流变
播报编辑
2001年初版为繁体竖排本,2016年中华书局推出精装横排版(ISBN 9787101112719),2022年再版时仍保持880页篇幅 [3]。各版次均归属于"中华国学文库"丛书,核心译注内容未作实质性修改。
学术评价
播报编辑
该书被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列为资助项目,学界认为其校勘水平较前代注本有明显提升 [1-2]。读者反馈显示:
- 优势:直译手法降低阅读门槛,适合作为儒家文化入门读物
- 争议:部分注释存在字词解读争议(如"志不可滿"的译文准确性),且缺少对特定星宿名的注解 [2]
文化影响
播报编辑
通过译解《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与《玉藻》记载的佩玉制度,该书成为研究古代礼乐文明的重要媒介 [2]。在高校教学中被列为礼学课程精读书目,但研究者建议需结合训诂学专著进行深度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