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禮之用,和為貴

鎖定
禮之用,和為貴(拼音:lǐzhīyònghéwéigu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學而》。 [1] 
禮之用,和為貴(和:和諧,協調)指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複句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分句。 [4] 
中文名
禮之用,和為貴
拼    音
lǐ zhī yòng hé wéi guì
出    處
《論語·學而》
注音字母
ㄌㄧˇ ㄓ ㄩㄥˋ ㄏㄜˊ ㄨㄟˊ ㄍㄨㄟˋ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定語、分句

禮之用,和為貴成語出處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禮之用,和為貴”。 [1] 

禮之用,和為貴成語典故

《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 [2] 
在《論語·學而》中,有子説,禮應注重於應用,它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推進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先王之道,其美好處也正在這裏。和為貴是實實在在的,大事和小事都要按此原則辦。當然,“和”也不是和稀泥,不是為和而和,不以禮的規範來節制,那就行不通了。禮有“體”有“用”。禮的“體”主要指禮的種種規範和準則。禮的“用”則指的是禮讓的實用價值,就在於推進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也就是“和為貴”。如果大事小事都按照禮讓和和解的原則去辦,這個國家還會有解決不了的事嗎? [2] 
曾子理解,有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2] 

禮之用,和為貴成語寓意

人難免自私,人與人之間難免有利益衝突,如果人人自私自利,社會自然永無寧日。禮的作用就是調節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增加人的文明性,減弱競爭的殘酷劇烈,提高社會的温情與和諧。有時,一聲“對不起”,便能化解劍拔弩張的衝突;一句“不要緊”,便能給人送去一陣温暖的春風。 [3] 
但過於講求和氣,凡事小心翼翼、唯唯諾諾,就算自己是對的,也不敢爭,生怕得罪了別人。這就是“知和而和”,為了和氣而和氣。在自我和他人的天平上,這類人過於偏重於他人,是矯枉過正了。禮的作用,是在自我和他人之間保持一種平衡。“以禮節之”要適度,既不能目中無人,也不要懦弱卑下,而應該不卑不亢。 [3] 

禮之用,和為貴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禮之用,和為貴”指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複句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分句。 [1]  [4] 
  • 運用示例
張朝富《百家姓由來》:“他曾與魯哀公討論政事,提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的著名論點,又強調‘禮之用,和為貴。’” [6] 
王增明《迎全運盛會樹文明新風十四運文化知識》:“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禮之用,和為貴”等思想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習慣中。” [5] 
參考資料
  • 1.    徐亞斌編. 論語中的成語解讀[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21.01:5
  • 2.    郭志坤,陳雪良著. 成語裏的中國通史.上,龍骨契文[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7:224-225
  • 3.    聶小晴著. 中華名句智慧 珍藏本[M]. 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2017.01:2
  • 4.    禮之用,和為貴的解釋|禮之用,和為貴的意思|漢典“禮之用,和為貴”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07-08]
  • 5.    王增明,李重編. 迎全運盛會樹文明新風 十四運 文化知識[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21.06:152
  • 6.    張朝富編著. 百家姓由來[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2.0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