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獻帝禪陵

鎖定
漢獻帝禪陵,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七賢鎮古漢村南,北依雲台,地處山前洪積平原,是漢獻帝曹皇后的合葬墓,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1]  [15] 
漢獻帝禪陵為圓丘形,現存封土高7米,每邊長約20餘米,周長100餘米,陵前有享堂5間,是豫北地區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對研究帝王陵寢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5] 
2013年3月5日,漢獻帝禪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中文名
漢獻帝禪陵
外文名
The Shan Mausoleum of Emperor Xian of Han
地理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七賢鎮古漢村南
所處時代
東漢
佔地面積
9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614-2-098

漢獻帝禪陵歷史沿革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漢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於曹丕,被封為山陽公。 [7] 
曹魏青龍二年(234年)三月,漢獻帝去世。同年八月,漢獻帝被以天子之禮葬在濁鹿城西北5千米之處,魏明帝在京衰服素冠,親率羣臣百官致祭,盛讚漢獻帝“冠德百王,表功嵩嶽”。之後,賜名漢獻帝陵為禪陵,令地方官劃定以禪陵為中心的135畝大的陵園,設置正副職官員負責管護。 [1] 
曹魏甘露五年(260年),曹皇后與漢獻帝合葬於禪陵。 [2]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修武縣知縣卜永升在縣城東關設立禪陵碑。從此,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修武縣知縣都要率屬官到碑下望陵遙祭。 [1]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各村會首建祈求平安碑於漢獻帝禪陵。 [1] 
清代雍正年間,修武縣知縣為防不法之徒侵佔陵區,重新規劃了陵園四至,標刻在石柱上。 [1] 
清雍正九年(1731年),邑人張六計立漢獻帝陵墓址碑於此。 [1]  [9]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河北鎮總兵王普立漢獻帝陵寢碑於此。 [1]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立墓碑於此。 [6]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5月17日,建築學家劉敦楨對漢獻帝禪陵進行考察。 [4] 
文革期間,漢獻帝禪陵遭到嚴重破壞,文物悉數被毀。 [6] 
20世紀90年代,修武縣人民政府按照漢代風格修復了漢獻帝禪陵享堂,並在陵區栽植了大批松柏和各種花卉。 [11] 
1994年,修武縣人民政府對漢獻帝禪陵進行修復。 [10] 
1997年,修武縣人民政府對漢獻帝禪陵加以修復。 [10] 
2009年,河南省文物局組織專家對漢獻帝陵進行了考察,並向國家文物局推薦漢獻帝禪陵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漢獻帝禪陵

漢獻帝禪陵建築格局

漢獻帝禪陵為圓丘形,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現存封土高7米,每邊長約20餘米,周長100餘米,陵前有享堂5間。封土夯築,但夯層不明顯。新發現的清代“漢禪陵基址碑記”和“漢獻帝陵寢碑”立於冢前。 [7]  [15] 
漢獻帝禪陵 漢獻帝禪陵

漢獻帝禪陵文物遺存

  • 工藝品
漢獻帝禪陵夯土中包含有漢代筒瓦、板瓦和鵝卵石。 [13] 
  • 石碑
漢獻帝禪陵之上立有漢獻帝陵寢碑,碑為青石質,上圓下方,高1.55米,寬0.585米。題首刻:大清乾隆五十二年暮春秋旦;中刻大字:漢獻帝陵寢;落款:河北鎮總兵方城王普立石。 [13] 
漢獻帝陵寢碑 漢獻帝陵寢碑

漢獻帝禪陵歷史文化

漢獻帝禪陵相關人物

主詞條:漢獻帝
漢獻帝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
幼為董太后撫養,舉止端莊,時稱“董侯”。漢少帝即位,封為渤海王。經歷宦官之亂,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擁立下,即位為帝。董卓伏誅後,受到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在楊奉和董承護送下,逃出長安,輾轉東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於兗州牧曹操,遷都許昌。不甘淪為傀儡皇帝,策動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結果沒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丞相曹操去世後,十月乙卯(220年11月25日),在魏王曹丕逼迫下,退位禪讓,降為山陽郡公,保留天子禮儀,以二女嫁於曹丕。
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居住在山陽城(今焦作山陽區山陽故城),劉協放下了皇帝的架子,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劉協涉足農桑,訪貧問苦,深受百姓愛戴,民眾敬之如父母,由此流傳下了很多傳奇故事。
青龍二年(234年),漢獻帝去世,時年五十四歲,葬於禪陵,諡號孝獻皇帝。 [16] 
主詞條:曹皇后
曹皇后(?―260年),名節,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漢獻帝劉協第二任皇后,魏武帝曹操的女兒。建安十八年(213年),由曹操送入後宮為夫人。次年,拜為貴人。及伏皇后被殺,她遂被立為皇后。曹丕代漢後,曾派人向她索求璽綬,她怒不肯與。景元元年(260年)病死,與獻帝合葬於禪陵(今河南修武北),諡號獻穆皇后。 [17] 

漢獻帝禪陵相關詩文

清·張六計《漢獻帝陵墓址記》
披史何須氣不平,到頭公道自分明。
漢陵春草年年綠,疑冢榛荊何處生? [14] 
清·佚名《無題》
昔度銅台水,不聞歌嘆聲。
西陵寂寞路,一樣草間生。 [15] 

漢獻帝禪陵傳説軼事

漢獻帝做山陽公以後,見山陽(今河南焦作)百姓流離失所,貧病飢寒,田園荒蕪,百廢待興。漢獻帝在賢內助曹娘娘鼓勵下,毅然脱下官服,換上布衣深入民間,將自己過去在宮中學習的精湛醫術,奉獻出來救死扶傷,拯救黎民百姓;遇有災荒年景,減免賦税,和山陽百姓一起節衣縮食共度難關。幾年時間,山陽百姓得到休養生息,重建家園。百姓們為報答漢獻帝的恩情,爭相奉送土產鮮果等物品以表心意,但往往被婉言謝絕。因此,漢獻帝去世後,山陽百姓無論婦孺長幼,失聲痛哭;送葬人羣,有頭無尾,人們用帽子盛滿黃土,在漢獻帝的墓穴上堆起了一座五畝大高高的小山丘。之後,陵園周圍十三個村莊的羣眾輪流護陵,代代相傳。 [3] 

漢獻帝禪陵文物價值

漢獻帝禪陵是豫北地區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也是山陽故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對研究帝王陵寢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5] 

漢獻帝禪陵文物保護

文保碑 文保碑
1963年9月5日,漢獻帝禪陵被修武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8] 
2000年9月25日,漢獻帝禪陵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11] 
2013年3月5日,漢獻帝禪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漢獻帝禪陵旅遊信息

漢獻帝禪陵地理位置

漢獻帝禪陵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七賢鎮古漢村南。 [1] 

漢獻帝禪陵開放時間

全天。

漢獻帝禪陵交通線路

修武縣內乘公交雲台山旅遊專線,至方莊站,可直達漢獻帝禪陵。
參考資料
  • 1.    漢獻帝禪陵、呂布冢...這塊區域好多漢墓  .大河報.2022-03-30[引用日期2022-08-15]
  • 2.    漢獻帝禪讓後懸壺濟世 以漢天子規格葬禪陵(2)  .中國新聞網.2010-03-18[引用日期2022-08-15]
  • 3.    漢獻帝劉協  .焦作市山陽區人民政府.2020-08-10[引用日期2022-08-15]
  • 4.    河南修武大南坡村民居微考記  .中國新聞網.2021-11-26[引用日期2022-08-15]
  • 5.    謝宇主編,陵墓建築,花山文藝出版社,2013.04,第66頁.
  • 6.    河南省文化廳文物志編輯室編,河南省文物志選稿 第1輯,河南省文化廳,1983,第44頁.
  • 7.    許長仁主編;焦作市旅遊局編,焦作旅遊指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08,第134-135頁.
  • 8.    政協修武縣委員會文史委員會,修武文史資料 第12輯 修武攬勝,政協修武縣委員會,1996.08,第187頁.
  • 9.    劉文鍇主編,修武碑刻輯考,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3.08,第442頁.
  • 10.    安野光雅著;夏瑩譯,繪本三國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1.01,第136頁.
  • 11.    中共焦作市委宣傳部,焦作市文聯主編,神秀焦作 雲台山卷,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06,第129頁.
  • 12.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4-07-21[引用日期2022-08-15]
  • 13.    胡楊,歷代帝陵全檔案 雙色修訂版,中國工人出版社,2016.09,第58頁.
  • 14.    劉文鍇主編,文化修武,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3.03,第324頁.
  • 15.    王保成,趙蘭香.漢獻帝與修武禪陵[J].中州今古,2003,(第3期).
  • 16.    漢獻帝劉協簡介  .焦作市山陽區人民政府.2020-07-27[引用日期2022-08-15]
  • 17.    秦進才主編.中國帝王后妃大辭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第69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