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禪寺院村

鎖定
禪寺院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50公里處。沂山AAAAA級國家森林公園東麓,隸屬沂山風景區管委會管轄。東與沂水縣圈裏鄉呂家西山村相鄰,南有邵家峪、北與李户莊村接壤。西靠長深高速G25,與227省道東紅路臨近,西南與有着”天下第一雄關“美譽的穆陵關接壤,(遺址尚存) 正北不遠就是太平山,其村東有一座古庵,現廟址尚存,故村名帶一“禪”字。
中文名
禪寺院村
地理位置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50公里處
平均氣温
12.4℃
無霜期
191天

禪寺院村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郵政區碼

禪寺院村地理位置

境內為温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乾濕季明顯。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平均氣温12.4℃,年平均日照2578.6小時,無霜期191天。
大岐山為該村最高峯,海拔130米。最低段為下河的大口井一帶。
該村有4個姓氏,劉、倪、王、宗,全村約有126户,400餘人,(具體不詳) 均為漢族。
全村佔耕地面積約有500餘畝,大多數為溝陵地,溝地佔土地面積的50%以上,20共計餘片,俗稱西坪、北坪、後崖、石龍,妖娥、松山子頂、大岐山、十畝地、南嶺、下河等。
禪寺院村處於地質斷裂帶上,無可灌溉良田,村民年收入水平較低。原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主要有花生、玉米、小麥地瓜(少許種植黃煙)等。
家庭養殖以傳統畜禽牛羊、豬、雞、鴨為主,其中有幾户大規模的發展大棚養兔。

禪寺院村歷史發展

該村是歷史性缺水村,過去吃水全靠村僅有的一眼4米深的水井,遇乾旱即枯竭,人們須往返幾里路,到下河去取水飲用,從20世紀80年代村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建起大口井二個,大水墩二個,徹底解決了飲水困難。
1979年全村通電,户户用上了電燈,到2007年,完成村硬化路1780米。
建國前,劉公錫擔任會長,建國後,委任劉公成擔任村長,成立人民公社後,劉友海擔任支部書記,倪洪周為大隊長,村改大隊,劉友豐任村書記,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後,倪洪林接任村支部書記,2007年經上級決定倪文龍同志擔任村支部書記及李户莊中心村黨支部書記一職至今。
2009年6月9日,省市、縣、鎮級領導來我村召開了汛期地質災害現場演練會,並確定我村為泥石流滑坡重災地區,經村兩委上報各級政府,決定對我村進行規劃整體搬遷前期工作,並制定了搬遷計劃和方案給予扶持。
2010年,經上級部門批准該村整體搬遷,新村內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
新農村建設風貌
口號:爭創文明示範村 共建和諧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