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禪門太極拳

(體育武術拳法術語)

鎖定
禪門太極拳,古稱陀羅尼拳,又名禪太極,為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種之一,起源於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是少林寺武僧根據佛教典籍《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觀世音菩薩的六十三個顯像化身,通過形象的肢體運動演練出六十三個動作套路,將道、儒諸家的修煉功法融合的套路拳種。 [1] 
禪門太極拳屬內家拳種,晚清年間佛教禪宗陵羅寂乘禪師將禪門太極拳始傳入民間,後經數代傳習至禪門太極拳傳承人李遠奇;1984年,國家體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傳統武術挖掘整理工作,禪門太極拳被選拔為河南省武術隊武術項目。 [2] 
中文名
禪門太極拳
定    義
傳統武術太極內家拳套路拳種
原    型
陀羅尼拳
發源地區
河南省平頂山市

禪門太極拳歷史演變

達摩心傳功自在,
少林祖庭禪門開。
悲智雙運化太極,
千光靜住福如海。
禪門太極拳起源於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是中國古老的內功拳種之一。
南北朝梁武帝時,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落跡嵩山少林,將《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譯成漢文,僧人早晚誦經唸咒,參禪入定。隋唐以後,少林寺中興鼎盛,武僧雲集,禪拳一如。由於經中所言極抽象,難以參透其無上妙境,有些武僧便琢磨着將經文及經中觀世音菩薩的六十三個顯像化身,通過形象的肢體運動演練出六十三個動作套路的拳法,逐漸產生了“陀羅尼拳”。隨着日月的更換,和尚們將道、儒兩家的修煉功法融會進來,形成了少林寺中的內家拳,即是太極拳,因出自佛教禪宗,故名曰:“禪門太極拳”。
由於此拳只在禪門之中口傳身教,單線獨授,故其蹤跡隱秘,世人罕知,習此拳者甚少。到清朝末年,陵羅寂乘禪師將禪門太極拳始傳入民間,由清末居士張純一傳習此拳。張純一傳張厚存,張厚存傳邱炎明、傳李遠奇。1 [3] 

禪門太極拳武術解析

禪門太極拳是我國古老的內功拳種之一,歷史上一直只在禪門之中單線獨傳,故其蹤跡隱秘,世人罕知,習此拳者甚少。到清朝末年陵羅寂乘禪師(生卒年不詳)將禪門太極拳始傳入民間,由清末居士張純一(1871-1955)傳習此拳。 張純一傳張厚存(1900-1983)。據少林寺名譽方丈德禪法師(1907—1993) 回憶:“1925年在武漢市歸元寺遇張厚存先生,聞有少林禪門太極拳,乃‘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咒演繹而成,屬少林內功拳法之一種,甚為罕見,失傳已久” 並再三囑咐:要將少林禪門太極拳挖掘、整理、發展、繼承。張厚存傳邱炎明、傳外孫李遠奇。 [1] 
禪門太極拳不但在平頂山市新華區、衞東區、湛河區、舞鋼市葉縣魯山寶豐、郟縣等區縣有所流傳和發展,在省內的鄭州、商丘、南陽、信陽、周口乃至外省如: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1]  [4] 

禪門太極拳武術術理

禪門太極拳,因出自少林禪門而得名。該拳法以《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為本,以松靜自然為基,以園柔輕靈為型,以意導勢為法,以柔剛兼修為要,以修身養性為旨,以禪拳一如為用,以無我而無不由我為神。其拳架靜若依岸之柳,動似興風之龍,活象戲草之蛇,靈尤穿水之魚,輕如展翼之鳥,立同鬥雪之松。靜則緩慢園柔輕靈,動則猛烈方剛沉脆。禪拳不但是修身養性的上乘法門,且藴藏着技擊的妙用。

禪門太極拳武術特點

<一> 緣起禪宗
由少林僧人根據菩薩經像演繹而成。因緣起禪宗祖庭,故名禪門太極拳,尊菩提達摩為祖師。
<二> 禪意生活
以養心和健身為主,在靜定中享受有能量的禪意生活,應敵巧制則是自然而成。
<三> 道法天禪
拳法靜若依岸之柳,動似興風之龍,活象戲草之蛇,靈尤穿水之魚。拳式始終貫穿着參禪拜佛的形象。
<四> 境由心生
從靜坐開始,六根清靜,凝神定意,天人合一,以意操拳。一切境界由心而生。
<五> 剛柔合一
力剛為方,力柔為圓,先以方剛開展,後以圓柔縮小,先大後小,先方後圓,方里透圓,圓裏帶方,方圓轉換,剛柔合一。
<六> 萬法圓融
禪門太極拳依照陰陽的科學理論,集中吸收了釋、道、儒、醫、武等各家的長處,各種興趣愛好的人士,皆可受持。
<七> 恆順眾生
因其動作柔緩,以意操拳,松靜空靈,身正安舒,所以,只要能站能走者,皆可學可練 ,沒有障礙,不受制約,處處可練,隨心自在,極易收效。
在技法上,禪門太極拳綜合了少林、武當兩家的勁路,動作先以直開展,後以屈縮小,先大後小,先方後圓,方里透圓,圓裏帶方,方圓可互相轉換。彼來我則圓柔以化之,彼去我則方剛以擊之,方圓巧妙結合。拳法中包含了“太極十三勢”的“棚、捋、擠、按、採、挒、肘、靠”八法,還有“點、插、劈、抓、崩、拿、橫、鈎、擺、踢、蹬、掃”等用法。依照陰陽的科學理論,集中吸收了儒、醫、釋、道各家的長處,對內可以修身養性,祛病延年,對外則可防身自衞,克敵制勝。

禪門太極拳武術價值

其重要價值為:
1、 通過身體的動作將“禪”演繹和傳承下來,成為修禪、參禪、悟禪的載體和動態的活化石。
2、少林武術流派中的太極拳。
3、眾多太極拳流派中以禪為心體的拳種
4、集禪文化、養生文化、太極文化之大成。富於藝術性和趣味性
5、 注重於精氣神的修養。安身養氣,靜身存神,氣不外散,神不外遊,精不外泄,打拳則是精神氣之用,一靜一動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
6、 能使大腦思維敏捷,洞開心智,有助於工作和學習。

禪門太極拳修習要點

禪門太極拳的基本內容由禪修、功法和拳法構成:
1、 禪修從坐禪養心開始,而後立禪站樁,再練行禪。
靜坐禪修的坐法有:自然盤腿法、單盤腿法和雙盤腿法;
禪修秘傳歌訣:心字真訣歌第一
心君清淨,幌朗覺明,存無守有,見景生情。
順其自然,動靜由君。靜不漏機,動不顯形。
急應緩隨,皆妙於心。智者易悟,昧者難行。
意字真訣歌第二
意源於心,感通之應。外應諸物,內應諸身。
主宰陰陽,操導精靈。無形無聲,變化若神。
太極萬法,純任意行。玄理離奇,實習則明。
神字真訣歌第三
神隨意行,不離身影。內斂歸元,光炫二睛。
儀態安然,抱元守靜。不澀不亂,園活輕靈。
虛無幽空,莫測其深。持之日久,自然通神。
形字真訣歌第四
形依神生,互存相成。剛中柔外,太極乃分。
霧裏綵鳳,澗底錦鱗。時顯時隱,若假若真。
身無常勢,招無常形。無形之中,方見真形。
氣字真訣歌第五
氣藴形中,合和而用。內舒外馳,真氣運動。
靜則要沉,動則宜衝。丹田鼓盪,混元貫通。
無滯無礙,隨意而行。行持萬遍,妙理自明。
力字真訣歌第六
力從氣生,氣穩力重。蓄而後發,周身如弓。
源於腰脊,達於稍峯。剛柔相濟,虛實並用。
螺旋抖擻,鞭甩彈崩。如電如雷,斯為上乘。
六字真訣合用歌
乾元真君心與意,飛龍在天有何羈。奇而復奇神與形,
飄然無聲隱玄機。因以至用氣與力,拔山倒海平妖魑。
心意神形氣力合,周身混然一太極。太極皆是陰陽理,
變之萬法合歸一。若向法中細推求,變合全憑心與意。
動似佛仙靜虛無,神形不離陰陽體。功堅克柔氣與力,
無有氣力空嘆息。六字真訣合陰陽,陰陽相合方有益。
天有陰陽生雷電,拳有陰陽能制敵。陰變陽來陽生陰,
因應變化莫稍停。以陰待陽察後動,來者隨之隨者乘。
不敵其力消其勢,就勢取利法力生。盡敵之陽吾陰盛,
否極泰來顯奇能。拳法無處不陰陽,陰陽術數分奇正。
了達陰陽奇正理,臨敵應戰無不勝。
2、 功法從練感應力開始,再練盤手功,站功和穿沙掌。
感應力
通過肢體感應的運動,形象的演繹出自心對宇宙人天的覺知:心月孤懸,光吞萬象。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欲達心源淨,須知我相空。形容何處實,念念本無從。去其五藴象,即吾固有性。無一物中無盡藏,有山有水有樓台。(用禪門太極拳的動作來表現)
盤手功
禪門太極拳盤手,也稱自然盤手,此技無定法,完全以順其自然為要旨。兩手粘沾在一起,將禪門太極拳法付諸實踐,仔細體會拳法的各種用途,活學活用,在實踐中悟勁、悟巧。盤手時,步法可隨意變換,要靈活,不可呆板,得機得勢即發力。盤手也可以脱手,但必須待貼實對方後才能發力,以免傷人。禪門太極拳盤手,主要是練聽勁、化勁、拿勁與發勁。同時步法,身法和招法也都得到鍛鍊。
聽勁,練知力,練觸覺,要靈敏。因而身體要放鬆,精神要專一,聽勁是得消息,是前哨,是偵察,“以陰待陽察後動,來者隨之隨者乘”。有了及時而準確的信息,就能及時而準確地制敵。
化勁,化勁有園化與走化,園化是步法不動,用身體局部來柔化對方勁力。走化是趾步滑肩,靠身體的移動來避開對方的鋒芒。“不敵其力消其勢,就勢取利法力生”。彼力大、我不頂,我使彼力更大,但不使彼力作用於我身,彼勢猛,我不抗,我使彼力更猛,但使彼力落空,且作用於其自身。我尤如一皮球置於水中,任他鐵杵下搗,球亦安然浮在水面,彼自枉費氣力,奈我何也?
拿勁,是控制對方,一為拿其肢體,一為拿其勁路,即截對方的勁,又為截勁。“審清敵勢身和力,陰陽皆在我掌中”。審清了敵勢我便要得勢,使敵背勁否塞,我則順勁通泰,無處不得機得勢,讓對方只覺有力無處使,難展其身,不能自控。
發勁,是發放勁力打擊敵人,“盡敵之陽吾陰盛,否極泰來顯奇能”。在敵強弩之末時,處於落空被動之際,我則陰極而陽生,否極泰來。選準力點,迅速發力。
盤手時,兩人相對而立,距離以兩人能直臂相握手為宜,先開始兩人以合掌起勢。(圖1)
然後各朝斜前方上一步(或左或右均可)。以“紫燕出巢”式雙方搭手,左手推按對方右小臂,右臂棚對方左手。此式在盤手中為搭手聽勁。(圖2)
下面僅將其中幾個手法和發勁的姿勢列出,以供參考。(灰衣為甲,黑衣為乙)。
若乙朝前推按問勁,甲則變虎步上棚,並向斜側園化其勁。(圖3)
乙進“迎門推掌”,甲右腳後撤一步,用“金童拜佛”向下往兩側分力以化之。(圖4)
乙用“烏龍送月”向前擠按,甲則用“童子看門”將乙封於門外,而後向左側挒制。(圖5)
乙向前進“老僧封門”擠甲,甲手按乙兩肘窩向左側下方“沉肘採按”。(圖6①)或用“銀童撫案”從中門分乙勁力,而後可接出“迎門推掌”推按乙當胸。(圖6②)
乙用“雷公運球”化甲採按之力,甲就勢上右步,管住乙後腳,使“野馬分鬃向右後方擠靠乙。(圖7)
乙用“左側捋帶”向左側捋甲,甲用左手掌按乙右肘,右小臂向前擠壓乙胸,以“順肩擠按”破之。(圖8)破掉乙捋勢後,甲就勢迅速收右腳,乘隙插足於乙右方,左手託緊乙右肘,用右手按住乙右肩窩,向左旋同時朝下發力。(圖9)
乙用“弓步推掌”向甲胸前勁推,甲向乙左側“趾步滑肩”,以“順風捋帶”使乙撲空前栽。(圖10)
乙用“夜叉探海”掌按甲小腹,甲收腹含胸,右手下壓乙手,左手搭在乙右背後,用“轉腰大捋”以化之。(圖11)
乙轉向甲背後“懷抱琵琶”,甲順勢“隨風擺柳”向後轉腰,以右肘擊乙。乙以左手向後外撥甲之時,甲趁機改為後按。(圖12)
乙從正面“進身擠掌”,甲則取乙右臂,以“懷抱琵琶”挒制,將乙向後跌出。(圖13)
説明:以上只介紹了拳路中幾個動作在盤手時的一般運用,僅供練盤的者參考,用起來時,動作可隨意變化,不必拘泥章法。在盤手中,開始最好只用“棚、捋、擠、按、採、挒、肘、靠”這八種基本手法,其它手法及腿法先不要用。熱於技擊者,待功夫純熟後,方可練脱手散打,到這一步,所有技法都可用上了。散打時,要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站功
站功又叫做站樁,常言道:“打拳不站樁,出門瞎幌當”。這就是説練技擊就要站樁,不站樁則腳下無根,與人交手時容易被對方擊倒,另外,站樁後可增長本力與爆發力,有足夠的速度與力量來克敵致勝。禪門太極拳輔之以站功,則如虎添翼。(如不練技擊者,不學樁功也無妨)。
<一>站功外形
兩腳平開寬於肩,內中似有一個園。
雙膝弓屈微內和,形如一馬在襠間。
沉肩墜肘抱大樹,手於胸前松自然。
兩手之間有一球,鬆緊相適球安然。
含胸拔背虛若谷,提肛收腹丹田滿。
舌抵上齶飲甘露,長吸長出氣行慢。
二目垂簾心清淨,頭正身直頂上懸。
(姿勢如圖)
<二>意念
我身如置綠水青山之中,懷抱樹幹。兩手如稍往外開,即有皮條相扯之意感,使之難以掙開,如稍向裏合,兩手之間即有如氣球外脹之意,使之難以合攏。兩手既不能開,亦不能合,開則意想氣球會飛跑,合則意想氣球會被擠破。手指縫中間亦想皆夾有一小氣球,不可過鬆和過緊,頷下腋下及襠間皆同此意。
姿勢定好後,意念要引導着內氣,按一定的路線在人體內行走。先從百會穴下來,經過大腦,至膻中穴,往下氣貫丹田,走至會陰穴,再分開從兩條腿向下,經湧泉穴而後入地三尺,兩腿要五指抓地,腳心微拱。氣從百會穿湧泉入地後,意念頷氣從新再由百會按原路線向下導引。
<三>感覺
練站功應使人有較舒服的感覺,心情很舒暢。若感到身體不適,如腦後生涼氣,頭昏、恐怖、心慌、睡不好覺、吃飯不香、夢遺、怕冷、渾身出虛汗等現象,則要停止練站功。這是由於練功操之過急,或沒有掌握住正確的方法所至。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怕,可用慣氣法慢慢補救,待上述現象消失後,可慢慢繼續練習。
站功要循序漸進,心不能急躁,開始練上一段時間後,就會感到腰脊一帶發熱,手稍有熱、脹、麻等感覺,足心與手心熱而出微汗,再練上一段時間,身上局部發癢,有如蟲爬之狀,腸鳴腹響,吸氣時似有皮條將兩臂向里拉,呼氣時則如氣球之充氣,將兩臂向外帳。這些都是好的感覺。但不可着意去追求這種感覺,對此只能聽之任之。再練一段時間,感到吸氣的不是肺,而是腹部在自吸自出,氣海之內 充滿了氣,這時就可練發放勁力了。
<四>發力
練完站功後,停止片刻,即可練發力,可將禪門太極拳中的所有發力動作都打上幾遍。發力時,要心、意、神、形、氣、力合為一體,蓄足氣後,將周身之力聚於一點發放出來。發放的力大體分螺旋力、抖擻力、鞭甩力、崩彈力四種。
<五>補救
如果練功發生了偏差,可用慣氣法進行補救,其法為:站馬步,兩手高過頭頂,手心向下,然後慢慢往下壓按,意想在百會與會陰之間有一氣管,氣就從百會穴入,隨手的下壓,氣經過這個管道下慣至會陰穴,氣出會陰穴後垂直下去入地三尺,這樣反覆用手下壓慣氣多次,濁氣就會清除,精神便能還原,然後再從頭開始練站功。
<六>要求
每天至少練一遍,練功時間為早晨或者夜晚,至多也不可超過兩遍(早晚各一遍)。練功時找一清靜處,最好是對着一棵能散發香氣的樹或者花叢,練功方位為早向東南,晚向西北,開始練功時,先松衣寬帶,然後排除一切雜念專一想自己的內氣在體內運行。肌肉要儘量放鬆。收功時停住意想,兩臂緩緩自然下垂,稍靜片刻,兩手相搓發燙,將面、頭部、胸、腰、臂等擦摸一遍,然後就可練拳了。初練者,站十分鐘即可,日久可漸延長時間。如果練功斷斷續續,練練停停,則不會有顯著效果。
(七)禁忌
不可濕地常坐,避免陰風久吹,不要涼水猛擊,避免少抽煙,不洶酒,不吃肥肉,不吃刺激性較強的食物。飲食勿過量。飯後不能練功。思想要清潔,不得想亂七八糟的事情。結過婚的要節制房事。
注:練站功時,基礎功靜坐就可不練了。
穿沙掌
禪門太極拳在技擊上有點、插、抓、拿等手法。因此要求掌指具有較強的勁力。穿沙掌是鍛鍊掌指的有效輔助功法。
待拳路練得純熟之後,若要在技擊上有更高的造詣,除了盤手,站功外,同時可練穿沙掌。其法為:
用一瓦缸,裏面盛滿綠豆,缸口高於自己膝上,然後蹲身成馬步,手掌四指伸直,拇指裏鈎,練時先吸氣,拇指用力上提,隨之呼氣發力下插,兩掌皆如此,輪流向下穿插。操作簡單方便。要領就是吸氣蓄力時,拇指要裏鈎而向上提,呼氣發力時,掌尖猛勁下插,意想能穿透缸底。待能將全掌皆插入綠豆裏時,可將缸裏換上稻穀。等把穀殼都插掉,米插粹後,可換鐵沙。插完鐵沙之手再來往人身上作用,則如鐵杵搗豆腐了。
3、拳法有傳統套路63式和簡化套路28式。
拳法套路
(一)、63式禪門太極拳
傳統六十三式動作名稱
第1式起勢合掌;第2式金童拜佛;第3式仙姑指路;
第4式雷公抱球;第5式陰陽靠子;第6式金剛俯撐;
第7式隨風擺柳;第8式仙人出山;第9式迎門合掌;
第10式白蛇弄風;第11式羅漢探捶;第12式童子疊掌;
第13式玉女參彈;第14式金童撫案;第15式烏龍送月;
第16式銀童撫案;第17式烏龍送月;第18式金剛俯撐;
第19式羅漢栽捶;第20式行者抱拳;第21式童子看門;
第22式羅漢崩捶;第23式玉女舒袖;第24式烏龍出水;
第25式羅漢橫捶;第26式仙姑指路;第27式紫燕出巢;
第28式鳳凰展翅;第29式野馬分鬃;第30式雷公運球;
第31式老僧封門;第32式迎門推掌;第33式老僧封門;
第34式迎門推掌;第35式指地禪捶;第36式烏龍送月;
第37式童子看門;第38式烏龍送月;第39式野馬分鬃;
第40式羅漢栽捶;第41式玉女參禪;第42式金童撫案;
第43式烏龍送月;第44式烏龍送月;第45式定魂禪捶;
第46式古木盤根;第47式迎門合掌;第48式紫燕出巢;
第49式鳳凰展翅;第50式古木盤根;第51式飛魂禪捶;
第52式玉女獻果;第53式老僧封門;第54式迎門推掌;
第55式執印翻天;第56式鎮心禪捶;第57式夜叉出海;
第58式金童撫案;第59式踩花起腳;第60式拔雲見月;
第61式玉女捧茶;第62式童子拜佛;第63式收勢還原;
(二)、28式禪門太極拳
第一式 起勢合掌. 第二式 仙姑指路. 第三式 雷公抱球
第四式 隨風擺柳. 第五式 紫燕出巢. 第六式 鳳凰展翅
第七式 野馬分鬃. 第八式 羅漢栽捶. 第九式 行者抱拳
第十式 童子看門. 第十一式 羅漢崩捶. 第十二式 烏龍出水
第十三式 羅漢橫捶. 第十四式 迎門合掌. 第十五式 白蛇弄風
第十六式 羅漢探捶. 第十七式 童子疊掌. 第十八式 玉女參禪
第十九式 金童撫案. 第二十式 烏龍送月. 第二十一式 老僧封門
第二十二式 執印翻天. 第二十三式 鎮心禪捶. 第二十四式 夜叉探海
第二十五式 迎門推掌. 第二十六式 童子拜佛. 第二十七式 指地禪捶
第二十八式 收勢還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