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貢縣教育局

鎖定
福貢縣教育局位於福貢縣上帕鎮八一小區軍民路3號,是縣人民政府管理教育行政事務的職能機構,其工作任務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及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實施教育管理、教育發展和教育改革;結合縣域經濟發展目標,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滿足人民羣眾對教育的需求,發展學前教育、普通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為提高民族素質促進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中文名
福貢縣教育局
地    址
福貢縣上帕鎮八一小區軍民路3號
機構性質
縣人民政府管理教育行政事務
教育局局長
李義根

福貢縣教育局領導組成

教育局設黨組書記1人、局長1人,副局長2人。
李義根:福貢縣教育局局長主管縣教育局全面工作,分管辦公室、人事股、計財股。
和碧華:福貢縣教育局副局長分管基教股、師訓辦、成職教股、招生辦、德育股。
趙輝:福貢縣教育局副局長分管教研室、電教館、教育工會、教育團委。 [1] 

福貢縣教育局下設機構

下設局辦公室、人事股、計財股、普教股、師訓辦、教育團委、工會、招生辦、教研室、電教室等股室,有教職工36人;所轄各級各類學校2331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教中心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初級中學2所,小學224 所,有教職工 1230人;2007年中小學在校學生15985 人,其中高中生437 人,職高生208 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學 10978人,初中 4091人;縣級機關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 271人。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制定了明確的局機關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工作紀律,保證了局機關工作的正常運作。在普六和“兩基”攻堅、發展高中教育、加強教育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項目實施中取得較好成績。基本形成了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學前教育互相銜接的民族教育管理體系。
面對新世紀的面向新世紀偉大時代的機遇與挑戰,福貢縣教育局全體員工正以飽滿的激情,緊密團結、上下一心、開拓進取、務實創新,向着教育工作的新目標奮力拼搏。

福貢縣教育局民族教育發展

福貢地處世界著名自然遺產—“三江並流”怒江大峽谷景區中段,北接貢山,南連瀘水,東臨維西,西與緬甸聯邦接壤,全縣國土面積為2724.64平方公里,轄六鄉一鎮,57個村委會,1個社區,92666人,這裏自然風光奇異獨特,民風純樸,有著名風景名勝石月亮、飛來石、高山湖等景觀,享有“三江聖地、人間天堂”的美譽。始創於1916年的福貢教育事業,至今已走過90餘年的發展歷程。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解放前的福貢教育,以1936年發展最為迅速。當時,全縣僅有13所小學,19名教職工,723名學生。解放後,黨和政府舉全縣之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大力發展民族教育事業,在全縣範圍內普遍興辦小學教育,教育之花開遍福貢的各個角落。1958年,上帕完小附設初中一班開始招生,開創了福貢中等教育的先河。改革開放以後,陸續興辦了教師進修學校、職業技術中學。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全縣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幼兒教育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截止2007年9月,全縣共辦有各級各類學校231所 ,其中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職教中心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省定民族完小1所,鄉鎮完小26所,村小196所(含一師一校88 所),縣幼兒園1所。全縣共有15985名在校學生。
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全縣共有教職工1279人,其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1.13%,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7.33%,幼兒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
全縣 “兩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截止2007年9月,全縣在校小學生1097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7。02%;初中生4091人,初中毛入學率為87.2%。目前,全縣 “普九”攻堅正強勢推進。
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逐漸提高。一是小學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從2004年起,我縣實現了小學畢業生100%升入初中的目標。二是初中辦學效益不斷提高,七年來,初中在校生淨增2465人,適齡少年毛入學率上升51.2個百分點;有2271人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升學率達64.1%,初中畢業生中考高分率不斷提高。三是高中教育逐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高中在校學生由2000年的82人增加到2007年的437人,淨增355人,教育規模迅速擴大。2002至2007年累計有277人被大專院校錄取(本科89人,專科188人),結束了我縣2002年以前高中教育長期處於低迷狀態的歷史,正在向羣眾滿意的辦學方向發展。
全縣教育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辦學條件日益改善。僅“十五”期間,全縣共有10所中小學校實施了國家第二期“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2006年全縣在5箇中學、3所小學實施了農村寄宿制工程項目,新建校舍面積16230平方米,完成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 4個,改造校舍面積2146.6平方米。
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全縣教育發展存在着“普九”攻堅任務艱鉅;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素質有待提高;教師宿舍異常緊張,僅改、擴建舍一項尚有2500萬的資金缺口;教育基礎薄弱等諸多方面的困難。
面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將堅定不移地完成“普九”目標;辦好小學、辦實初中、辦活高中,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積極開展勤工助學,生產自救工作。適當調整中小學佈局,走相對集中辦學之路;整合教育資源,特別是整合教師資源,走教育可持續發展之路;進行辦學模式改革的積極嘗試,走多元化辦學之路。
福貢民族教育至今走過了90多個春秋,我們相信在黨的光輝政策的普照下,福貢民族教育事業將會迎來新的春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