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鎖定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英文:Forrestal class aircraft carriers),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造的第一級航空母艦,也是首批為配合裝備噴氣式飛機而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 [1]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首次採用蒸汽彈射器,斜角、直通混合佈置的飛行甲板,是美國第一個從建造時就設有斜角飛行甲板的航母,從而形成了美國當今航母的基本模式,美國海軍還以該級航母為基礎,改進建造了後來的小鷹級航空母艦。 [1-3]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共建造服役4艘,首艦“福萊斯特”號於1952年7月14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工,1954年12月下水,1955年10月1日服役,後續3艘依次為“薩拉託加”號、“遊騎兵”號和“獨立”號,已全部退役。 [1-2] 
中文名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外文名
Forrestal class aircraft carriers
前型/級
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次型/級
小鷹級航空母艦
研製時間
1949年-1952年 [1] 
服役時間
1955年10月1日
國    家
美國
下水時間
1954年12月11日
續航力
8000海里/20節
建造單位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 [4] 
建造數量
4艘
服役情況
4艘退役並解體
造    價
1.73-2.25億美元 [1] 
艦    型
航空母艦 [4]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發展沿革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研製背景

設計原型
“美國”號最初計劃圖 “美國”號最初計劃圖
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美國的航母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二戰末期原子彈的出現成為壓垮日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核武器在當時被視為決定兩國整體戰略態勢優劣的新寵。1947年,美國空軍成立並開始大力宣傳建立陸基重型戰略轟炸機隊,以使遠程戰略轟炸機與核武器組合。而作為主要在境外進行戰略投射的美國海軍,不願失去原有的地位,因此對應空軍的遊説則提出構想建造名為“美國”號(USS United States CVA-58)的超級航母,其將主要搭載艦載核武轟炸機,作戰半徑2000海里,能攜帶一枚5噸重核武器,取消傳統的艦島結構,將飛行甲板的可用寬度增到最大。海軍計劃建造八艘美國級,在當時每艘造價粗估需要1.9億美元,再加上預定搭配的艦隊規模,整支戰略打擊艦隊總價會是12.65億美元。 [5]  [6] 
“美國”號安放龍骨儀式當天的照片 “美國”號安放龍骨儀式當天的照片
1948年7月29日,時任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批准了美國級的建造計劃,經費來源則是1949海軍行動專款,初期先建造首批四艘。對此美國空軍極力反對,認為這是“侵犯”了他的主要功能。此時,時任美國第一任國防部長,曾任海軍部長,支持超級航母計劃的詹姆斯·福萊斯特(James Forrestal)因個人健康惡化而在1949年3月28日辭職,繼任者路易斯·強森則站在空軍的立場。加上二戰後美國軍費規模大幅緊縮,各軍種的爭奪排擠十分激烈,因此美國陸軍同空軍站在同一陣線,也強烈反對超級航母。 [5]  [6] 
1949年4月18日,“美國”號在紐波特紐斯船廠安放龍骨,然而4月23日,路易斯·強森在沒有通知海軍首長與國會的前提下,下令取消建造。為此數位美國海軍高階將領,包括海軍部長約翰·蘇利文憤怒地辭職以示抗議,詹姆斯·福萊斯特則在5月22日自殺。美國三軍出現嚴重的裂痕,腰斬“美國”號成為美國其他軍種猛烈攻擊美國海軍預算的開始,最終1949年到1951年,美國海軍的各項預算遭到大砍,8艘在役的埃塞克斯級航母被縮減到4艘,10艘賽班級護航航母被大減為2艘,艦載機聯隊、海軍陸戰隊航空中隊、反潛機中隊和巡邏機中隊也大幅縮減。 [5]  [6] 
轉折節點
重新服役的“埃塞克斯”號 重新服役的“埃塞克斯”號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初期美國空軍在韓國境內可運用的機場多數被地面部隊佔領,而如從日本的基地起飛,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又無法滿足作戰需求。此時,只有航母能載運艦載機兵力抵達目標區附近的海域,遂行作戰任務,因此航母馬上重獲肯定 。此時,美國僅有15艘航母在役,還分散佈置在各大防區,美國海軍一方面停止削減海軍航空力量,另一方面開始從預備役中抽調先前封存的航母,先後有17艘埃塞克斯級重新服役,以支援朝鮮半島的地面戰事,同時開始規劃建造新型航母。
1950年8月31日,海軍擬定的新年度財政預算草案中主要是航母改裝計劃,整個年度的造艦計劃中,新型大型航母的優先順序被排在第23位,之後1950年10月28日提出的修訂版1952財年計劃中,代號SCB-80的新型大型航母計劃被提高到第8順位,最終10月30日,時任海軍部長弗朗西斯·馬修斯批准了計劃,新型航母的設計工作隨即展開。從1952財年開始,計劃每年建造一艘,為紀念詹姆斯·福萊斯特,而美國海軍將首艦命名為“Forrsetal (福萊斯特)”號。 [5]  [7]  [6]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建造沿革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是多用途航母,原先定級為大型航母,1952年又定級為攻擊型航母,從這一年起,CVA這個代字用來表示攻擊航母,所有經過現代化改裝的埃塞克斯級和中途島級也使用這個代字。在洲際彈道導彈出現之後,海上核威懾力量顯得尤為重要。攻擊航母在海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洲際彈道導彈不能準確地進行攻擊,而陸上洲際彈道導彈卻遲早會成為攻擊航母準確打擊的目標。 [2]  [5]  [8-9] 
1952年7月14日,福萊斯特級首艦CVA-59“福萊斯特”號動工建造。1954年12月11日下水,1955年10月1日服役,造價1.89億美元,建造這艘超級航母動用了超過1.6萬名工程師、繪圖員和工匠。
1952年12月16日,2號艦“薩拉託加”號動工建造,1955年10月8日在紐約布魯克林下水,1956年4月14日服役,造價2.14億美元;3號艦“遊騎兵/突擊者”號1954年8月2日動工建造,1956年9月2日下水,1957年8月10日服役,造價1.73億美元;4號艦“獨立”號1955年7月1日動工建造,1958年6月6日下水,1959年1月10日服役,造價2.25億美元。1956年和1957年,福萊斯特級的改進型小鷹級航空母艦又建造了4艘。 [2]  [8-11]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服役歷程

“福萊斯特”號艦徽 “福萊斯特”號艦徽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全部於20世紀50年代服役,並採用漸改方式延長服役期限。“福萊斯特”號航母服役30多年,共執行過21次任務部署。1992年2月,“福萊斯特”號成為美國海軍飛行員和後勤人員的訓練航母。同年9月,它開進費城海軍造船廠,進行原定為期14個月的合面檢查和維修。1993年3月,美國海軍宣佈中止對“福萊斯特”號的檢查和維修。1993年9月10日 [1]  ,“福萊斯特”號宣告退役。之後停泊在羅德島,海軍曾嘗試捐獻“福萊斯特”號,作為紀念物或博物館,但是沒有任何一方接受。“福萊斯特”號聯合會歷史學家,1967年事故的倖存者肯·基爾邁爾解釋説,儘管這艘航母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具,但維護的費用實在太高。 [4] 
“薩拉託加”號艦徽 “薩拉託加”號艦徽
2010年,“福萊斯特”號來到費城,與其他閒置艦船一起等待被出售、捐獻或沉入海底作為人工礁。2013年10月23日,美國全明星金屬公司10月22日以1美分買下了“福萊斯特”號,當作廢料回收處理。2013年年底前,“福萊斯特”號從位於費城的海軍船廠被拖到全明星金屬公司在得克薩斯州的廠區。 [12-13]  由於美國嚴苛的環保法律體系,拆解含有大量有毒物質的航母需要高昂的費用,其成本甚至高過出售拆解的廢鋼所得。加之美國國會禁止未經許可出口航母,退役後的“福萊斯特”號無法賣給外國拆船廠。因此,美軍才以象徵性的1美分賣出。 [13] 
福萊斯特級其他三艦,“薩拉託加”號在服役的38年中,共參加過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22次行動部署,1994年8月20日,宣告退役停泊在羅得島新港,2016年拆解。“遊騎兵”號1993年退役,2016年拆解。“獨立”號1988年6月在費城海軍造船廠按美國海軍艦艇延長服役年限計劃完成為期34個月,耗資8億美元的改造;同年9月11日,為實現美國海軍的“前沿部署”戰略,被派往日本橫須賀港,並以此為基地,成為美國海軍第一艘以遠東為基地的航母;1995年6月30日,服役36年的“獨立”號成為當時美國海軍在役軍艦中最老的一艘 [14-15]  ;1998年7月15日,小鷹號航空母艦接替“獨立”號的位置,1998年9月30日,“獨立”號退役,現保留在布雷默頓港。 [2]  [8-11]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技術特點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設計特點

美國級航母遭取消後,美國海軍艦船局深信新航母最終會得到授權,因此在不調整基本特性的情況下,繼續以美國級為基礎進行研究以待新航母計劃的批准。然而到1950年時,美國海軍對未來航母作戰的概念發生了轉變,在國際形勢和國內預算的共同影響下,新型航母的任務從原先的戰略打擊逐漸轉移到兼顧戰略與戰術打擊,從美國級設定的以少量大型艦載轟炸機為核心,改為由多種不同艦載機組成的大規模混合聯隊,即向多用途化發展。 [5]  [6]  與此同時,核武器也有了新的發展,核彈小型化技術有了飛躍性進展,這些變化很快反映到海軍艦船局的航母設計中,由於新型航母需要搭載多種不同型的艦載機聯隊,並執行持續性的非核打擊任務以及支援地面部隊,因此設計更動主要在於擴大了航空燃油與彈藥艙的容量,在彈藥艙部分,從原先直接沿用“美國”號的彈艙設計,演變為以中途島級的設計為基礎放大而成。 [5]  [6]  福萊斯特級航母採用了美國早年所有的研究成果,作了許多重大的改進,其中最主要的採用了三項新技術,即斜角飛行甲板、蒸汽彈射器和光學着陸系統,這些創新增加了飛機出動率,顯著提高了作戰安全性。 [16]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艦型結構

艦型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薩拉託加號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薩拉託加號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艦首、飛行甲板和機庫採用封閉式,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最初設計是一個直通的軸向飛行甲板,可摺疊的煙囱和可伸縮的駕駛室,吸取之前航母的改裝經驗,最終左舷採用了斜角飛行甲板,從而形成了直通甲板和斜角甲板混合的外型,飛行甲板四角還設置了幾羣防禦火炮;完全取消了中線升降機,安裝了四部舷側升降機,左舷一部,右舷三部,直通甲板的右舷設有一個大的島式上層建築,煙囱從島式上層建築的中部穿過; [17]  島式建築整體佈局簡潔,後部無其他設施,之後採用核動力的企業號航空母艦也採用了這種設計思路,但其外型與企業號區別較大,不是十分規範的上大下小,而是類似於後來的尼米茲和小鷹級的島式建築。 [3-4] 
福萊斯特級的這些設計方式都是後來所有美國航母一直沿用的設計標準,稍有不同的是福萊斯特級的島式建築靠前,在右舷的升降機是前一後二,而之後的美國航母設計則是前二後一。此外,福萊斯特級左舷的升降機設於彈射器前方,但之後的美國航母作了改進將升降機設置在彈射器後方,以便能在進行起飛的過程中繼續升降作業的操作。 [1]  [7]  [11] 
結構
福萊斯特級甲板俯視圖 福萊斯特級甲板俯視圖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艦體強度高,以優質合金鋼建造,機庫、彈藥庫和飛行甲板均設有裝甲,其中飛行甲板裝甲厚度為150毫米。艦體自底部至飛行甲板形成整體式箱形結構,增強了整體強度,同時增大艦內容積,使載機量增多,同時飛機保障條件和艦員居住性也有了全套改善 [1]  [5]  [7]  [10]  [18]  。全艦有1200多個水密艙,有多層防雷隔艙,有較強的水下防護能力和抗損毀能力。福萊斯特級載有燃料約12000噸,燃油貯量比埃塞克斯級航母多70%,航空汽油貯量是埃塞克斯級的3倍,載彈量比埃塞克斯級多一倍半。 [3-4] 
甲板
“獨立”號 “獨立”號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斜角飛行甲板,斜角為8°,其中前兩艘同級艦“福萊斯特”號和“薩拉託加”號是在建造中途自貫通式設計改為斜角設計,而“遊騎兵”號和“獨立”號則是從開工時就採用了新型設計。全甲板形成降落、起飛、待機三個作業區,可同時進行起飛和着艦,從而形成了美國當今航母的基本模式。 [1]  [5]  [7]  [10]  [18] 
福萊斯特級首次採用了蒸汽彈射器,在艦艏直通甲板與斜角飛行甲板最前段分別設有兩部,共四部C-7/C-11蒸汽彈射器,舷側的四部升降機載重能力4500噸,尺寸為15.9×18.9米,四部彈射器配合四部升降機機能保障每分鐘彈射起八架飛機,四分鐘內起飛32架飛機,這對於噴氣機進行戰鬥巡邏是至關重要的。 [1]  [7]  [11]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動力系統

“遊騎兵”號上的“密集陣”近程防禦火炮 “遊騎兵”號上的“密集陣”近程防禦火炮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同級四艘艦作為美國海軍戰後建造的第一批大型航母,各艦之間大同小異。首艦“福萊斯特”號尺寸和動力裝置功率較小,八台鍋爐為“巴布科克”型,蒸汽壓力為41.7kg/cm²;後兩艦鍋爐為威斯汀豪斯型,過熱蒸汽壓力為84kg /cm²,温度為520°C;四艦安裝的4套減速齒輪箱均為威斯汀豪斯型。“福萊斯特”號和“薩拉託加”號裝備的彈射器為C-7和C-11各兩部,長度為65米;“遊騎兵”號和“獨立”號的飛機彈射器分別為四部C-7和C-13型,長度75米。 [2]  [8-9]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武器系統

防禦
“獨立”號起飛的F-14戰鬥機 “獨立”號起飛的F-14戰鬥機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最初裝有8門單管127毫米火炮,改裝後拆除。改裝後還裝有水面艦艇魚雷防禦系統(SSTDS);2座8聯裝“海麻雀”Mk29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CV-62為3座);4座Mk36 SRBOC6管電子對抗紅外曳光彈和干擾箔條彈發射器,射程2.2海里;1台SLQ-26“女水妖”拖曳式誘餌,後換裝為SLQ-36“水精”(Nixe)拖曳式誘餌;3座“密集陣”Mk15近程防禦火炮 [14-15]  [19] 
艦載機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任務是攻擊和反潛,可搭載最新式的海軍飛機約70架,最多攜載約80架。一般配置為20架F-14“雄貓”戰鬥機,24架F-4U“海盜”式戰鬥機,9架A-6“入侵者”攻擊機,10架S-3A/B“北歐海盜”反潛機,6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4架E-2C“鷹眼”預警機,4架KA-6D“入侵者”加油機,2架“商船”運輸機,8架SH-3G/H“海王”直升機或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服役後,替換了F-4U戰鬥機和A-6攻擊機,一般搭載36架。 [2]  [5]  [8-9]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改裝升級

“遊騎兵”號的艦島雷達 “遊騎兵”號的艦島雷達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所有該級艦的四艘建造時都有重炮火力,改進服役後火炮數量很快減少,在1977年拆除了所有的火炮,後來還改進了電子系統。1980年該級艦按“服役期延長計劃”(SLEP,ServiceLife Extension Program)改裝,旨在延長服役期15年,將服役期從30年延長到40-50年,改裝需時28個月,時間安排為“薩拉託加”號1981-1983年,“福萊斯特”號1983-1985年,“遊騎兵”號1985-1987年,“獨立”號1988-1989年。
福萊斯特級主要改進內容包括改建所有艙室,拆除了原C-7/C-11彈射器,換裝為C-13彈射器;裝備2或3座8聯裝北約“海麻雀”艦對空導彈發射系統,3座6管20毫米“密集陣”近程防禦火炮;用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取代F-4U“海盜”式戰鬥機,最大載機80架;採用更先進的雷達系統,海軍戰術數據系統NTDS,反潛識別分析中心 “ASCAC(Anti Submarine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Center)”。完成改裝後滿載排水量接近81500噸。 [1-2]  [9]  [20]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性能數據

艦體參數
艦長
331米(CV-59),317/324米(CV-60),326.4米(CV-61和62)
艦寬
76米(改裝後)
吃水線寬
39.3米/39.6米
吃水深度
10.8米(改前)
11.3米(改後)
排水量
改裝前
標準:59060/59500/60000噸
滿載:79250/79450噸(CV59)
76300/80383/80643噸(CV-60和62) [21] 
81163噸(CV61) [21] 
改裝後
標準:59500噸(CV60,CV62)
滿載:80600噸(CV60,CV62)
飛行甲板
長301.8米,寬76.3米(改裝前)
長319.1米,寬76.3/76.8米(CV59-60),寬82.3米(CV61-62)(改裝後)
機庫面積
主尺度:301.75×39.3×10.8米
最大尺度:317×76×10.8米
機庫長234-240米,高7.6米 [2]  [7-8]  [18]  [21-24] 
航速
30-33/34節
續航力
8000海里/節
4000海里/30節
艦員編制
2720-2900名(軍官154),航空2035-2279名(軍官329),旗艦人員70名(軍官25)
艦員2860名,航空3100名,海軍陸戰隊72名(CV60)
艦員2790名,航空3100名,海軍陸戰隊72名(CV62)
傳動
3舵,4軸4槳,外面的2槳為5葉,裏邊的2槳為4葉 [2]  [7-8]  [18]  [21-24] 
動力系統
4台減速齒輪式蒸氣輪機,8台鍋爐,功率280000馬力(205800千瓦) [3]  [6] 
艦電武裝
雷達
ITT SPS48C對空3D搜索雷達,E/F波段,220海里
雷聲(Raytheon)SPS-49(V)5對空搜索雷達,C/D波段,250海里
休斯(Hughes)Mk23TAS對空搜索雷達,D波段
諾登(Norden)SPS-67水面搜索雷達,G波段
飛行進場控制(CCA)雷達,包括SPN41,SPN42,SPN43A,SPN44,J/K/E/F波段
雷聲SPN-64(V)9導航雷達,I波段(CV-62為SPS-64)
6部Mk-95火控雷達,I/J波段(用於對空導彈)
URN-25戰術空中導航(Tacan)雷達 [14-15] 
綜合系統
電子支援(ESM)
電子對抗(ECM)SLQ32(V)3
雷達告警、干擾和欺騙系統
海軍戰術數據系統(NTDS),4A、11、14、16號數據鏈 [2]  [7-8]  [18]  [21-24] 
3部MK-91導彈發射控制系統(MFCS)3型,作為“海麻雀”(NSSMS)Mk-57導彈系統的一部分 [17]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服役動態

“福萊斯特”號 “福萊斯特”號
1955-1975年,越南戰爭期間,“薩拉託加”在東京灣參戰。“薩拉託加”號是第一艘夜間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航空母艦。
1960年代,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薩拉託加”號部署在關塔那摩灣。
1960年代,在越南戰場為了彌補兵力火力的不足,美國人決定將一些原屬於大西洋艦隊的航空母艦臨時派到西太平洋執行任務。1967年6月6日,“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離開了弗吉尼亞的諾福克市,開始了它的第一次戰鬥巡航。
1967年6月,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爆發“六天戰爭”,“薩拉託加”號開到黎巴嫩海岸附近停泊。
1967年7月25日,“福萊斯特”號抵達了越南附近預定海域,並迅速對越南北方的橋樑、倉庫、薩姆防空導彈發射陣地和機場進行了狂轟爛炸。在此後的4天時間裏,其艦載機出動了150架次而無一損失。
1982年“薩拉託加”號 1982年“薩拉託加”號
1967年7月29日上午11點,“福萊斯特”號航母準備第二次彈射飛機時,一枚“阻尼”空地火箭意外地從停在艦艉飛行甲板末端的F-4飛機機翼下點火,擊中了一架A-4攻擊機的油箱。油箱隨即爆炸大火迅速燃遍了整個飛行甲板,並且引起了軍械庫的爆炸。大火被風吹到甲板上吞沒了整個艦艉甲板下的住艙,即刻造成了50人的死亡,有一些艦員甚至被爆炸的氣浪掀到了大海里。在其附近的船隻馬上趕過來進行支援,提供醫療救護,噴水滅火。在經過了近一個小時的緊張撲救後,飛行甲板上的大火控制住了,可是由於撲救設備的影響,甲板下層的火勢則用了12個小時才勉強控制住。這場意外的事故給“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帶來了致命的損失。甲板上佈滿了飛機殘骸,未爆炸的炸彈在甲板上到處都是。一名海軍軍士長髮現一枚炸彈已經被火焰包圍,便趕緊拿着一個小滅火器衝上前去。誰知炸彈突然在他面前爆炸了,他和附近的幾個消防隊員被炸死。所幸的是在全體船員的努力下,炸彈總算全被拉走扔在了一邊脱離了飛機。在這場災難中,共有134人死亡,64人受傷,21架飛機被毀,另有43架嚴重受損,重修這艘航空母艦估計要花費7200萬美元。無奈之下,“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結束了自己在越南的行動,從菲律賓回國 [25]  [12-13] 
“獨立”號艦徽 “獨立”號艦徽
1983年,福萊斯特級參加了對尼加拉瓜的封鎖 ,同年10月參加入侵格林納達作戰;1986年3月還參與過美利衝突。
1990年8月,福萊斯特級四艘航母全部出動,先後部署至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及波斯灣。其中,“獨立”號於8月2日駛離印度洋 ,8月8日抵達阿曼灣; “薩拉託加”號航母 8 月部署在紅海,9月下旬調往地中海,1991年1月6日又被重新部署到紅海;“遊騎兵”號和剛剛完成維修的“福萊斯特”號也於12月初出動,1991年1月抵達波斯灣。在海灣戰爭中,福萊斯特級航母戰鬥羣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實施多方向、多批次的對地攻擊。艦載的 F/A-18 、 A-6E和A-7E等約300架 , 可使用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和集束炸彈等,從東南、西南和西北3個方向 , 對伊科境內的地面重要軍事目標實施攻擊。二是為攻擊機、轟炸機提供護航保護,福萊斯特級上均配有2箇中隊共20架F-14戰鬥機 ,在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同時, 還可為攻擊兵力護航。 [2]  [8]  [12]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該級各艦

序號
舷號
英文艦名
中文艦名
造價
開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退役情況
1
CVA-59
USS Forrsetal
福萊斯特
1.89億美元
1952 .7.14
1954.12.11
1955.10.1
1993.9,2015報廢 [28-29] 
2
CVA-60
USS Saratoga
薩拉託加
2.14億美元
1952.12.16
1955.10.8
1956.4.14
1994.8.20,2016拆解
3
CVA-61
USS Ranger
遊騎兵
1.73億美元
1954.8.2
1956.9.2
1957.8.10
1993,2016拆解 [26] 
4
CVA-62
USS Independence
獨立
2.25億美元
1955.7.1
1958.6.6
1959.1.10
1998.9.30 [14]  [22]  [24]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總體評價

“遊騎兵”號編隊 “遊騎兵”號編隊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福萊斯特”號是第一艘專門為供噴氣式飛機使用而設計的航母,裝有斜角甲板,可以供飛機同時起飛和降落。 [4]  這些重大改革,為以後的美國航母設計奠定了基礎,福萊斯特級採用了美國早年研究成果,體現了航母建造技術的又一個飛躍。(中國網) [17]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設計的標準排水量是60000噸 [4]  ,滿載排水量超過75000噸,較前一代的中途島級航母增加了25%,因此被視為是跨越了一個嶄新的船艦尺碼門檻,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付諸生產的超級航空母艦級別。隨着核武器和飛機的改進,核攻擊飛機的尺寸已經減小,因此與之前“夭折”的美國級相比,除了尺寸稍小外,能執行和美國級相同的任務。福萊斯特級還兼有戰術(非核)角色,這在後來的朝鮮戰爭中得到了證明。(新浪網) [1-2]  [10]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是美國二戰後三代常規動力航母中承上啓下的一型,在其基礎上改進的小鷹級航空母艦成為美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也是最大的一級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人民網)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