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特主義

鎖定
福特主義(Fordism)是美國總統G.R.福特提出的對亞太地區的政策綱領。
中文名
福特主義
外文名
Fordism
提出者
美國總統G.R.福特
術語簡介
美國總統G.R.福特提出的對亞太地區的政策綱領。又稱“新太平洋主義”。1975年12月7日,福特結束對中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訪問後,在檀香山夏威夷大學東西方中心發表演講,提出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六點政策綱領,被稱為“福特主義”或“新太平洋主義”。福特在演講中強調,美國將從遠東收縮但不會退回到孤立主義立場,美國在亞太地區具有重大利益,將繼續承擔對亞太地區的義務,“在緩和緊張、防止衝突、維持和平方面發揮領導作用”。主要內容包括:①美國的實力是太平洋地區均勢的基礎,美國將繼續維持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以促進該地區的和平與進步,維護盟友的主權和獨立。②美日“夥伴關係”是美亞太戰略的“支柱”。③中美關係正常化具有重要意義,美國將以《中美上海公報》為基礎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使中美關係不僅有益於中美兩國,而且有益於亞太地區和全世界。④東南亞的安全與穩定對美國利害攸關,美國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東南亞國家聯盟及其成員,保持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西南太平洋盟國的友好關係。⑤亞洲和平取決於持久政治衝突的解決,美國將致力於緩解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並在印度支那地區推行“面向未來”的政策。⑥亞洲和平還取決於該地區各國及人民之間的經濟合作努力,鑑於美國與亞太地區的貿易不斷增加,美國將繼續促進與亞太國家的相互依賴和經濟合作。福特主義的提出表明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實力已遭到削弱,美國不得不在亞太地區採取較為現實的對外政策。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