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永醒獅

鎖定
福永醒獅主要分佈於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的橋頭、福永、白石廈、懷德、塘尾等社區,以橋頭、塘尾為主要代表,相傳起於清嘉慶年間,由漁民以竹、木、布或紙紮成獅子起舞,以慶祝豐收或祈禱出海平安,此後便逐漸興盛,歷經100多年而傳承不斷。 [1] 
中文名
福永醒獅
地理位置
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

福永醒獅文化特徵

福永醒獅的表演程序為“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及“入洞”,“採青”、“舞柱”是獅舞的高潮。有獅子過三山、美女梳頭,少女仿花,獅子過長橋,獅子落平陽,七星伴月,蜘蛛陣,鬥蟹陣等套路,還有獅子上樓台、獅子戲球,獅子花燈等技藝。
福永醒獅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樁、柱、鋼線作為表演道具,用以象徵崇山峻嶺及鐵索橋,再以伏、卧、騰、躍、跳等敏捷動作,去演繹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在表演中,善於以眼睛的閉合和口型的張合,去表現獅子喜、怒、哀、樂的情緒神態,充分發揮了獅具細小部分的功能,也是福永醒獅的一個特色。

福永醒獅社會影響

福永醒獅是當地民間信仰的重要體現,對研究福永地區的民風民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隨着老藝人的年齡增大或逐漸離世,許多精湛的技藝正面臨着失傳,有待積極進行搶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