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林村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尚卿鄉下轄村)

鎖定
古稱苦竹林,後雅化為福竹林。民國後簡稱為福林,沿用。明清屬金田鄉興一里,民國三十五年屬尚卿鄉俊新保,1952年屬第十區俊新鄉,1958年屬西坪公社福林大隊,1965年屬尚卿公社,從西坪公社析出,1984年改為尚卿鄉福林村委會。位於鄉政府駐地西南3.8公里處,大頂尾山南坡。村委會設在中堀,轄6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吳姓。人口2742人,面積2100畝。境內有高嶺土礦,有宋代冶銀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福林村
外文名
Fulin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尚卿鄉
地理位置
福建省泉州
面    積
2100 畝
電話區號
0595
郵政區碼
362400
人口數量
2742人
車牌代碼
閩C
方    言
閩南話

福林村簡介

福林村:在尚卿鄉政府駐地西南3.8公里處,大頂尾山南坡。古稱苦竹林,後雅化為福竹林。民國後簡稱為福林,沿用。村委會設在中堀,轄6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吳姓。境內有高嶺土礦,有宋代冶銀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林村行政

福林村 福林村
福林村有六個自然村,地貌形成兩個生態條件差異較大的區域,並因此有外段與內段之分。
外段有:美份、土樓、福安。內段有;銀場、中板、中崛。全村人口2742人。
福林村 福林村

福林村氣候

福林村屬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温宜人。年平均氣温19℃左右,平均年降水1700毫米,全年無霜期320天,氣候宜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對農作物生長極為有利,是農業生產較為發達的地區。

福林村地形

福林村屬尚卿鄉南部低山與丘陵相間地帶,地勢南高北低,由東南向西南北斜,如階梯狀。東北部山嶺逶迤成天然屏障,境內羣峯疊翠,四季常青。山中霧海流光溢彩,林木葱翠欲滴。高聳入雲,風光可攬。清末著名教育家、詩人戴希朱(南安人,光緒間入直中書、誥受奉政大夫)曾經登臨此山並作七絕《登接天山》,詩云:誰是山高可接天?此間霄漢宛相連。我來欲向蒼穹問,何日乾坤獲轉旋。佛教聖地玉寶殿與風光旖旎的筆架山遙相呼應,殿貌修建一新,晨鐘暮鼓,香火鼎盛,親臨此地,目睹此景,勝似世外桃源,別有一番情趣。

福林村農業

農業是福林村的傳統經濟。全鄉耕地總面積1803.1畝,其中水田1738.1畝,旱地72畝,農作物一年三熟,以水稻、甘薯為主,馬鈴薯、雜糧次之。

福林村吳氏歷史來源

據史料記載,吳氏遷入安溪,始於宋初。豐州刺史吳惠覺之子吳伯謙(諱元)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嶺後分居南安縣瀨水頭,伯謙生子信(字孔祿),信又生二子,長清華,次源榮。北宋開寶年間(968~975年),吳源榮從南安縣瀨水頭,遷至清溪鳳麓之西吳埔(今鳳城鎮吾都村)居住,以“厚德堂”為堂號(另一説吳伯謙是從晉江象畔遷清源山朋山嶺後,經南安縣瀨水頭遷入)。這是最早遷入安溪的一支吳姓支脈,也是安溪吳氏人口最多的一支。其子孫一支遷長坑三村,後分支祥華、龍涓、西坪、魁鬥、尚卿等地;另一支遷往德化,後裔又遷入劍鬥,不久又移居感德石門、潘田、福德等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浙江温州平陽吳氏十一世吳府豆遷入安溪東青(今城廂鎮雅興村)定居。
洪武四年(1371年),吳繼梁自漳州府龍巖縣黃石鄉遷入安溪縣來蘇裏之山門,居深垵(今金谷鎮山嶺村),為金谷山門吳氏開山始祖。
洪武十七年(1384年),吳圖元的二十世孫吳福仁之子仲選、仲淛兩兄弟由漳平溪南遷入,開基華地(今祥華村)。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吳祭的十七世孫吳純童(字乾瑞,號鈍庵)由莆田遷入安溪,肇基在坊裏(縣城)北門外“魁田堂”,現為安溪城關吳氏支派中人口最多的一支。
永樂八年(1410年)前後,吳子原遷入劍鬥,子孫繁衍播遷後井、圳下等地,是內安溪吳姓主要支派之一。
成化年間(1465~1487年),南安蒼山吳氏始祖吳啓衷的五世孫吳欽明、吳欽玉兄弟從南安侖蒼遷居長泰裏墩頂(今城廂鎮墩坂村),開基頂墩(含美田)、下墩。至清初,吳啓衷的十一世孫(東房)吳世美后裔及西房吳祖降、吳藕才、吳祖廣、吳祖謙和十四世吳武聘先後又從侖蒼遷入墩坂村坂頂。因此,安溪墩坂吳氏分為頂墩(含美田)、下墩與坂頂三支派。
萬曆十三年(1585年),龍巖伯二七郎之裔吳伯清、吳伯陽兄弟從龍巖移居感德里仙聚新田坪(今感德鎮尾厝村)。
崇禎年間(1628~1644年),吳會修(諱復進)從石獅龜湖後垵遷入安溪縣在坊裏東門外(今鳳城鎮先聲居委會)定居。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泉州延陵黃龍族吳禮孫(號致政)的十六世孫吳生從(號榮致)從浮橋東邊村遷入安溪在坊裏南市境南門內(今鳳城南街南門巷)定居。
吳姓遷入安溪後,隨着歷史進展,人口增長,後裔也不斷從肇基地分支移居縣內外繁衍,定居於安溪的族繫有:
(一)吳源榮--吳喜支系
吳源榮於宋開寶年間(968~975年)遷入安溪吳埔(今鳳城吾都)後,生五子,長居養、次居聚、三居道、四居益、五居方。次子居聚生兩子,長子喜,次子盾。宋乾興元年(1022年),吳喜遷德化九蔡(今有濟)。喜生子名聰,聰生子慧,慧生三子:長名理、次名道、三名明。理生子鼎茂(諱仁),鼎茂於元末分居安溪常樂裏劍斗大溪洋尾,傳三子:長順齋,字子元,居劍鬥五羚;次敬齋,字子和,移居磐山(今感德鎮潘田);三子敏齋,字子惠,移居感德鎮石門。
1. 感德磐山吳氏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吳喜的六世孫吳敬齋,因避水患,從劍鬥移居磐山(今感德潘田),成為磐山吳氏始祖。現有祖祠“蘭谷堂”與“磐谷堂”。磐山吳氏後裔繁多,並衍播到感德鎮洪佑、爐地、福德、大坂、大格、華地及桃舟鄉下格等村。
2. 感德石門吳氏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吳喜的六世孫吳敏齋因避洪水,從劍鬥移居石門,興建中興祖祠,迄今繁衍二十六世。
3. 感德福德吳氏
明嘉靖二年(1523年),感德磐山吳敬齋的次子吳國睿(號居竹,吳喜的七世孫)從潘田移居福德。
4. 感德龍通吳氏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吳敏齋之裔吳伯異,由石門遷入定居。
(二)吳源榮--吳盾支系
吳盾乃吳源榮之孫,吳喜之弟。北宋乾興元年(1022年)與吳喜同時離開吳埔(今鳳城鎮吾都村)。吳盾遷還集裏嶺後(今長坑鄉三村)。子孫先後播遷到祥華鄉祥地、西坪鎮陽星、尚卿鄉銀場、魁鬥鎮半侖、龍涓鄉厚田、石塔、湖陵、聖草池及桃舟鄉桃舟、蓮地等地。稱為嶺後吳氏(“嶺後”之名源自其先祖居住地泉州清源山麓朋山之嶺後)。
1. 長坑三村吳氏
吳盾的四世孫吳隱(字淑雲)仍居長坑鄉三村村嶺後,其十六世孫吳孝本、吳孝親、吳孝君分派長坑鄉三村村的後墘、石皆頭、密洋、庵邊自然村和長坑鄉文坪村文德垵的長科坪,感德鎮石階頭。長坑鄉三村村吳氏後裔還先後移居沙縣、順昌、浦城,江西上饒、玉山、廣豐、鉛山及浙江開化、常山、温州等地。
2. 祥華祥地吳氏
吳盾的四世孫吳哲(字伯明,吳隱胞弟)入住多卿(今祥華鄉美西)坑內美倉厝。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吳哲的十六世孫吳綬(字宦達,號傳三)從多卿遷入金田鄉還一里上第坊洋中堡(今祥華鄉祥地村)肇基。祥華鄉祥地村吳氏從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以來有族人移居台灣及江西永豐、興國、大餘等縣,省內的順昌、南平、永安、漳平、沙縣、漳州薌城、龍海角尾、廈門、同安馬巷、泉州城內、永春、南安、惠安等地。
3. 西坪陽星吳氏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吳哲的十七世孫吳鏜(號遜謙)由多卿山紫厚移基西坪鎮陽星村。
4. 尚卿福林銀場吳氏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吳哲的十七世孫吳璉(又名吳輦,與吳鏜兄弟)由多卿山紫厚遷入尚卿福林銀場。
5. 魁鬥半侖吳氏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吳哲的十五世孫吳時琛從多卿遷入龐州(即蓬州)赤鳥瀨(今魁鬥溪東村半侖)。
6. 龍涓厚田吳氏
元末,吳哲的十三世孫吳惟和(諱詹),從同安垵柄返故土,至龍涓圭產。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立籍龍涓湄上垵柄。吳惟和的九世孫吳朱錡(字尊奉,號兆萬)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開基厚田,為厚田吳氏一世祖。
7. 龍涓石塔吳氏
元末,吳哲的十三世孫吳功仲(又名公重)從祥華多卿山紫厚遷入肇基。
8. 龍涓湖陵吳氏
明代,吳功仲的四世孫吳佛生(1404年生,居次)從龍涓石塔遷入湖陵肇基。
9. 龍涓新嶺聖草池吳氏
明代,吳功仲的四世孫吳秉良(1414年生,居五),從龍涓石塔遷居新嶺聖草池肇基。
(三)吳福仁支系
1. 祥華華地吳氏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吳圖元二十世孫吳福仁之子吳仲選、吳仲淛由漳平溪南棗橋移居安溪華地(今祥華鄉祥華村)。
2. 蓬萊福山吳氏
元末明初,吳福仁的六世孫吳坤盛自華地移居藍田後葛。其長子吳祖發(諱福,號温泉)又自藍田移居善壇郭山(又稱谷山,今蓬萊鎮福山村)肇基。
3. 蓬萊延壽院吳氏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福山吳氏分支遷入蓬萊鎮蓬星村延壽院。
4. 金谷金東吳氏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蓬萊福山吳祖發的長子吳毅齋(諱生仔),自福山遷入溪東谷口鄉(今金谷鎮金東村),擇卧牛福地建厝定居,為金谷金東吳氏始祖。民國19年(1930年),後裔一支遷入蓬萊鎮美濱村洋中。金谷鎮吳氏從五世起就有人移居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金門。
(四)吳純童支系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吳祭的十七世孫吳純童(字乾瑞,號鈍庵)由莆田被聘入安溪當塾師,後定居在坊裏(今縣城)北門外,肇基魁田堂,後裔稱“魁田吳氏”。
1. 鳳城魁田吳氏
吳純童定居安溪縣城後,生三子,長子寶,字昺哲,號靜學;次子敦,字榮禮,號靜默;三子孳,字敏學;分為大宗長房、大宗二房、大宗三房。子孫繁盛,主要聚居在縣城大東街、后北街、小東街、南街、南門等地。並逐漸形成十大房派,即巷尾派、鳳坂派、霞仕派、宮邊派、對面園派、錢江派、百美派、近祠派、錢溪派和東皋派。後裔在清雍正至咸豐年間(1723~1861年)先後遷往台灣淡水等地,共35批,計100多人;也有遷往福鼎、永春及浙江省。
2. 龍門光孝吳氏
約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吳純童的第三子吳孳(字敏學)由縣城魁田堂移居依仁裏光孝鄉(今龍門鎮光孝村)肇基。
3. 尚卿福林魁田吳氏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吳純童的長子吳寶的長孫吳賓(字昭倫,號勤齋)、次孫吳機(字昭侃)由縣城魁田堂移居興一里福竹林鄉(今尚卿鄉福林村)。福林村另有一支吳姓,系與西坪陽星同時由祥華多卿遷入。
此外,鳳城鎮上山村小嶺、魁鬥鎮佛仔格村、湖頭鎮下東居委會、金谷鎮尚芸村、參內鄉洋烏內村、蓬萊鎮美濱村、蘆田鎮石盤村等地均有魁田吳氏後裔遷入繁衍。
(五)其他支系
1. 城廂東青吳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吳府豆由浙江温州平陽縣遷入安溪,後裔世居城廂東青(今城廂雅興村),現東青吳氏人口逾千人,均為二世吳忠仁、吳淵壽後裔。
2. 劍鬥厚安吳氏
劍鬥厚安吳氏始祖吳子原,約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前後,偕弟吳子珍避倭寇或當軍務外出,吳子原先在劍鬥東洋村山美崎落户邱仁甫為婿,後遷入劍鬥村溪仔坂,肇基厚安祠。吳子原連續三代單傳,至第四代有裔孫四人,長房吳祖隆,號順齋,居劍鬥,後裔主要聚居於今後井村、圳下村及劍鬥村部分;二房吳祖瑛,號素庵,遷浙江;三房吳祖應,遷江西;四房吳祖居,號樸軒,居劍鬥,後裔主要聚居在劍鬥村、圳下村的湯內坂。吳子原後裔子孫興盛,其中劍鬥村吳氏分佈於溪仔坂、洋尾、小庵、大畲、溪坂頭;後井村分佈後井、蔡坑、石古庵、湖丘、坂後洋;圳下村分佈於湯內坂、圳下。總人口逾萬人。
劍鬥除了厚安子原吳氏支系外,現還有“朱厝吳”、“後厝吳”兩個支系(來源失考),人口共100餘人。
3. 城廂墩坂吳氏
安溪墩坂吳氏分為頂墩(含美田)、下墩派與坂頂派。頂墩、下墩派始祖系南安蒼山吳啓衷的五世孫吳欽明、吳欽玉兄弟,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遷入。坂頂派系吳啓衷的十一世孫吳世美后裔(東房)及西房吳祖降、吳藕才、吳祖廣、吳祖謙與十四孫吳武聘等遷入。
後裔遷居城廂鎮石古村、南英村、玉田村等地,歷史上不乏到台灣及南洋羣島謀生的先人。
4. 感德尾厝吳氏
尾厝村的吳氏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由龍巖遷入安溪感德里仙聚坊新田坪肇基。吳伯清、吳伯陽兄弟被尊為尾厝吳氏一世祖。
5. 鳳城東門外吳氏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吳會修(諱復進,號奠容)由石獅龜湖後垵遷入安溪長泰裏田底鄉(今參內鄉田底村),後擇居在坊裏東門外(今鳳城鎮先聲居委會),被尊為一世祖,迄今已傳十六世。溯其先祖五處士為石獅龜湖後垵始祖,從莆田平海遷入。鳳城鎮東門外金山吳氏還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自第六世繩字輩起,就有族人陸續遷往馬來西亞檳榔嶼與台灣等地。其中,雍正、乾隆年間遷往台灣漳化、金門謀生的有吳繩五、吳皇錦、吳皇吉、吳皇孟、吳皇雅、吳皇承、吳皇旺、吳武舉;往檳榔嶼經商的有吳繩居、吳皇鬱、吳皇成、吳皇鼎、吳祖提、吳祖嶽、吳祖為、吳祖昔等人。省內遷居同安等地。
6. 金谷山嶺吳氏
明洪武四年(1371年),吳繼梁自龍巖黃石遷入,已傳十七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