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農林大學動科學院

鎖定
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前身為創辦於1958年的畜牧獸醫系。學院現設有5個系(動物基礎科學系、動物基礎醫學系、動物生產科學系、動物預防與臨牀醫學系 、水產養殖學系);4個研究所、1個研究室(奶牛研究所、動物保健研究所、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研究所、動物科技研究所和牧草研究室);3個實驗室(動物科學基礎實驗室、動物科學實驗室、動物醫學實驗室),涵蓋23個功能實驗室;1所獸醫院以及30多個校內外科教基地。
中文名
福建農林大學動科學院
地    區
福建
時    間
1958年
類    型
公立

福建農林大學動科學院學院簡介

已立項建設的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動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動物藥物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特色專業(動物醫學);2門省級精品課程(動物生物化學、家畜繁殖學);1箇中職(畜牧獸醫類)骨幹教師培訓基地。
學院現有: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臨牀獸醫學、基礎獸醫學 、預防獸醫學等5個碩士點;獸醫碩士和農業推廣(養殖領域)碩士等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等3個本科專業;畜牧獸醫專科和動物醫學本科函授專業各1個。學院已形成多學科、多層次的動物科技高等教育體系,擁有一支較雄厚的師資隊伍和教學管理隊伍。
學院現有教授(研究員)1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9人,1位省優秀專家,5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7位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位博士生導師,15位碩士生導師,4位省高校新世紀人才。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一千多人。
學院始終堅持教學、科研、開發推廣相結合,牢牢把握畜牧業迅速發展的歷史機遇,積極探索學科建設和社會需要的辦學途徑,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新路,取得了顯著成果。在畜禽良種選育及繁殖飼養配套新技術、動物營養、草業工程、動物藥物研究和開發、畜禽疾病與保健、魚類疾病與保健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近十多年來,承擔國家攻關和省(部)級科研課題以及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餘項,多次參加福建省農業區域經濟開發協作項目。研究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項,國家發明獎、聯合國科技之星獎、省科技星火獎各1項。研發產品獲國家新獸藥證書2項,國家新飼料添加劑1項,授權發明專利2項。教學成果"畜牧獸醫實踐教學基地的創建和發展"獲省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主、參編及撰寫專著、教材38部,發表論文500多篇。

福建農林大學動科學院專業介紹

動物醫學專業
培養從事動物疾病診斷與防治、動物檢疫和動物衞生檢驗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要求學生掌握動物醫學的基礎理論和現代實驗、檢測技能。能勝任動物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動物檢疫、獸醫衞生檢驗以及畜牧獸醫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幹課程:動物解剖及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病理生理及病理解剖學、藥理學、診斷學、傳染病學、寄生蟲病學、內科學、外科學、產科學、中獸醫學、動物食品衞生學、動物檢疫與獸醫法規等。
動物科學專業
培養從事動物生產、動物科學研究以及動物科學相關領域和部門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要求學生掌握動物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勝任與動物科學相關的技術、設計、推廣、開發、經營、管理、教學、科研等企業事業部門的工作。
主要課程:動物解剖及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遺傳育種學、動物營養及飼料學、生物統計及試驗設計、計算機原理及應用、飼料生產及利用、動物繁殖學、獸醫學、畜牧業經濟管理學、水產養殖學、畜產品加工等。
水產養殖學專業
培養從事水產動、植物增養殖、水產業經營管理和科學研究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要求學生掌握水產養殖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勝任與水產養殖與水生動物疾病防治的相關技術、農業教育及科研機構、水產部門、水產動植物增養殖場、飼料公司、食品加工等行政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
主要課程:動物生物化學、動物學、植物學、魚類學、水生生物學、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遺傳育種學、獸醫微生物、藻類栽培學、魚類增養殖學、蝦蟹增養殖學、貝類增養殖學、水產動物疾病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