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芳華越劇團

鎖定
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原為上海市芳華越劇團,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於1946年在上海創建的。劇團成立後,尹桂芳率領芳華人勇於開拓創新,全方位進行藝術改革,上演了《沙漠王子》等數十個劇目,其陣容之大,聲威之大,一時風靡劇壇,令廣大觀眾為之轟動。通過這段時間的藝術實踐,逐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尹派"藝術,推動了"新越劇"的發展和繁榮。而以"尹派"藝術為代表的芳華越劇團則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劇團之一。
2019年10月,福建芳華越劇團更名為福建芳華越劇院。 [3] 
中文名
福建芳華越劇團
創始人
尹桂芳
建    於
1946年
類    型
越劇團

福建芳華越劇團劇團發展

中國成立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芳華人創作熱情空前高漲,先後排演新戲100多出,湧現了一大批優秀劇目,其中新編歷史劇<屈原> ,參加1954年舉行的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榮獲優秀演出獎及音樂演奏獎。扮演屈原的尹桂芳同志榮獲演員一等獎。文藝界老前輩田漢等曾給予很高的評價。
1959年1月支援到福建。先改名為福州市越劇團,尹桂芳任團長,徐天紅任副團長(1960年調往上海越劇院)。主要演員有小生尹桂芳、邢桂芬,老生徐天紅、袁少珊,花旦許金彩、戴忠桂、李金鳳,小丑高菊英、趙雪芳,大面茅勝奎,老旦謝小仙等。創作人員有編劇陳曼、導演王豔霞、作曲連波(特邀兼職)、舞美設計張堅安等。
該團在福州市安家落户後,即參加福州市文藝界前線慰問團,不畏艱辛地跋山涉水,跑遍了前沿島嶼,對英勇的福建前線三軍進行長達半年的慰問演出。演出的劇目有《屈原》《秦樓月》《風雪擺渡》《慰問籃》等。1962年,劇團回上海,分兩隊向上海人民作彙報演出。演出的劇目有尹派名劇《盤妻索妻》《紅樓夢》及根據閩劇移植的《梅玉配》。在上海演出10個月,盛況不衰。回福州後歸屬福建省文化局領導,改名為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先後排演了許多現代戲及古代劇,如《爭兒記》《楊立貝》《南方怒火》《搶傘》《碧水贊》《金山戰鼓》《江姐》《武則天》等。其中《江姐》(據同名歌劇移植)是首次實行男女合演的一次大膽嘗試。尹桂芳在劇中扮演江姐,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革命女英雄的光輝形象。《武則天》也由她反串主演。
1969年劇團被強行撤銷,演職員下放農村。1979年8月重新恢復建制,由尹桂芳重任團長。1980年11月,劇團再次赴上海演出《盤妻索妻》《何文秀》。此後,又排演了<沙漠王子> 《真假太子》《蘇小妹》《情侶劫》等劇目。1982年,為了培養新生力量,劇團從浙江招收18名學員。全團有演職員100多人。80年代後期,招收了王君安(小生)、李敏(花旦)等一批青年演員接班。由她們主演的《紅樓夢》《滕玉公主》《玉蜻蜓》等尹派劇目,獲得福建省第十六、十七屆戲劇會演及首屆藝術節的優秀演出獎,王君安、李敏獲優秀演員獎。王君安在’90霞飛杯江、浙、滬、閩越劇演員電視大賽中獲“越劇新星”稱號。1993年,《玉蜻蜓》參加第三屆中國戲劇節獲優秀演出獎、優秀音樂設計獎,王君安、李敏獲優秀演員獎。1994年《玉蜻蜓》又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新劇目獎、文華舞美設計獎,王君安獲文華演員獎。在1994年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中,王君安、李敏獲金獎,張羣力與樓麗華分獲銀獎與銅獎。1996年團內一批剛畢業的青年演員,在’96“日發杯”全國越劇青年演員大獎賽中,獲得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和兩個三等獎。1990年12月和1992年10月,該團兩次赴香港演出,獲得廣泛讚譽。
2019年10月更名為福建芳華越劇院。劇院先後排演過《沙漠王子》《盤妻索妻》《紅樓夢》《何文秀》《玉蜻蜓》等數百個劇目。數十年來,“芳華”獲得眾多獎項。2008年“越劇(尹派)”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3] 

福建芳華越劇團所獲榮譽

2019年4月24日,第七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審出爐,福建省芳華越劇團陳麗宇演出的越劇《團圓之後》獲戲曲類獎。 [1] 
2019年11月12日,福建芳華越劇團(項目:越劇(尹派))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