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

鎖定
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創建於1956年,隸屬於省林業廳,是生產性的事業單位,副處級建制。現有職工198人,離退休132人;經營總面積4133公頃,現有森林總蓄積量59萬立方米;下設六個生產工區,五個職能科室,一個森林派出所。建場46年來,始終堅持“以林業科技為先導,以科學管理為基礎,以培育速生豐產優質用材林為目標”的經營方針,經過創業、會戰、改革和發展四個階段,生產建設各項事業取得豐碩成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林場堅持開展林業科學研究,十分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努力提高營林的科技含量,實行集約經營和科學管理。
中文名
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
建立時間
1956
經營方針
以林業科技為先導
森林總蓄積量
59萬立方米
主管單位
福建省林業廳

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林場簡介

近年來,通過加強科學管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發展速度,堅持資源開發利用與後備資源培育管護並舉,各項生產和經濟指標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已建成初具規模的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和全國重點林木良種繁育基地。成為全國集生產、科研、教學相結合的示範林場。目前林場每年可產優質商品材近2萬立方米,經濟收入超 1 千萬元,並保持森林資源淨增長,做到青山常在、永續利用。林場長期堅持林業生產與科學試驗相結合,以科研促進生產。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與南京林業大學等教學科研單位合作,開展林木栽培、遺傳改良等研究,共開展了50多項科學研究試驗,獲得國家、林業部和福建省科技進步獎19項,其中《杉木第一代種子園研究成果及推廣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科技論文86篇。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建有我國第一個杉木嫁接種子園,1981~1990年林業部和福建省林業廳在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聯合投資建設林木良種基地。經多年建設良種基地面積己達4297畝,其中種質資源收集區440畝,收集12個樹種的優良種質資源2976個;各類種子園1529畝;各種試驗林2328畝。累計向全國提供杉木良種2.5萬多公斤,杉木優良無性系穗條36萬根,被國家林業部授予“全國先進林場”和“全國林木良種基地十大標兵單位”稱號。1990年開始建設林木良種繁育中心,“良繁中心”現已擁有3000平方米人工智能氣候室、土壤分析室、種子檢驗室、杉木無性繁殖原種圃、全光霧扦插圃、人工室內育種園和功能完善的優良種苗繁殖區。

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未來展望

跨入新世紀,洋口林場面臨着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林場將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力爭把洋口林場建設成為科技領先、管理科學、結構合理、資源消長良性循環、環境優美、隊伍穩定、職工安居樂業的新型林場,為實現林業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洋林精神

洋口國有林場六十年如一日,致力杉木科研育種與示範推廣應用,創造了“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洋口”的驕人業績,形成了“久久為功守初心、一棵杉木做到底”的“洋林精神”。“洋林精神”事蹟感人,難能可貴,歷久彌新,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洋林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詮釋,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是堅持綠色發展、加快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生動案例。我們要按照省委于偉國書記的批示要求,認真抓好“洋林精神”的學習宣傳和挖掘弘揚,為全方位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超越凝聚強大正能量,加快把綠色南平建設成為綠色金庫。要突出弘揚獻身使命的擔當精神,學習洋林人甘於大山深處寫人生、無怨無悔作奉獻的使命擔當,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無私無我、一心為公中踐行初心使命,為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四個高質量”而實幹拼創、矢志奮鬥。要突出弘揚久久為功的堅守精神,學習洋林人幾十年如一日,滴水穿石、持續攻堅,團結奮鬥、代代堅守的實勁韌勁,在推動綠色發展的新徵程中保持定力、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幹,以綠色發展實現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要突出弘揚創新突破的鬥爭精神,學習洋林人堅持科技興林、創新求進,深化產學研用、強化成果轉化的拼勁創勁,與深化“三大創新”、加快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探索相結合,在創新突破中促進“三生共融”、實現優勢轉化,推進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 [1] 

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所獲榮譽

2021年5月14日,榮獲“福建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2] 
2021年6月,洋口國有林場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3-4] 
2022年5月,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杉木育種科研團隊入選“2022年福建省工人(五一)先鋒號”表彰集體名單。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