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

鎖定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前身系陳嘉庚先生1944年倡辦的第一僑民師範附屬小學,1949年11月改為現名。
學校地處思明區同安裏,毗鄰中山公園,隸屬廈門市教育局。校園原佔地面積16165平方米,2014年起進行校園改擴建工程,總用地面積2764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5702平方米。現有40個教學班,學生1875人,教職工112人,擁有省特級教師4人,正高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17人,省學科帶頭人12人,市專家型教師9人,市學科帶頭人23人。 [1] 
中文名
廈門市實驗小學
創辦時間
1944年
辦學性質
公立小學
主管部門
廈門市教育局
校    訓
誠、勤、毅、創
地    址
廈門市思明區同安裏5號(近公園南路)
主要獎項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發展歷史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的前身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倡辦的國立第一僑民師範學校附屬小學。1944年創辦於長汀,1946年2月遷回廈門,1949年11月12日由廈門市人民政府接管,命名為廈門實驗小學,校址先後設在釋仔街、中山公園內。1952年,廈門市人民政府梁靈光市長親自選址於廈門市同安裏5號建新校舍。“文革”前17年,廈門實驗小學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努力進行各項教育教學改革,建設了一支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形成了“尊師學好,愛生教好”的優良校風,成為福建省著名的重點小學。1960年被評為“福建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紅旗單位”。1967年,更名為廈門市衞東小學,1973年廈門市育紅小學併入,1978年命名為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並被確定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小學之一。
1997年,學校完成了新校舍首期改擴建工程。2004年,學校進行教學樓二期工程改擴建,現校園佔地面積16165平方米,建築面積12064平方米。
2002年6月,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教育報》、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文化教育委員會聘為“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單位”,新疆阜康市第二小學成為我校的西部地區教育對口支援學校。2004年6月,阜康市人民政府決定,將阜康市第二小學改名為阜康市廈門實驗小學。為了教育的均衡發展,2006年8月31日,廈門市原集美區灌口中心小學更名為“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集美分校在不改變現有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學校由廈門實驗小學實行一體化管理。 [2]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學校簡介

廈門市實驗小學 廈門市實驗小學
學校前身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1944年倡辦的第一僑民師範附屬小學,1949年11月改為現名。 學校佔地面積16165平方米,建築面積12064平方米,現有32個教學班,學生1565人。教學設施齊全,校園注重文化建設,綠意葱蘢,育人環境高雅。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師資力量

學校目前在編教師90人,平均年齡38歲,特級教師3人,省學科帶頭人2人,市學科帶頭人6人,具有中學高級教師職稱的9人,具有小學高級教師職稱的52人。大學本科學歷教師45人。現在,學校校長為何寶羣。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辦學理念

學校把素質教育作為辦學第一要義,勇立課程改革潮頭,在漸行漸思中,學校對自身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管理方式、隊伍建設等均有了明晰的認識,確立了“創造一切條件,為了教師的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校的發展”的辦學理念,努力錘鍊一支“特別愛學生、特別守紀律、特別講奉獻、特別會教書育人”的教師隊伍,謹遵“誠、勤、毅、創”的校訓,繼承和弘揚“嚴、實、精、活”的教風,以人為本,立人立德,堅持“小、近、實”的德育工作原則,着力培養“文明、勤奮、自主、活潑”的優良學風,傾心培育廈門實驗小學學生的“遵守紀律、文明有禮、勤於學習、活潑勇敢、富於創新、品學兼優”的特質。
學校堅持“師生和諧發展,素質全面提高”的辦學目標,以師生的和諧促進學校的發展。學校以教育教學科研盤活教育質量,在學習策略、創造性思維訓練、英語口語實驗、任務型教學、多媒體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教學管理改革等方面創造了許多新鮮的經驗,教師們在工作狀態下研究,在研究狀態下工作,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教育實踐不斷取得新的收穫。
辦學65年來,學校秉承改革、實驗、示範、輻射的辦學宗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2003年起,廈門實小與新疆阜康市第二小學建立“手拉手”關係,因成效顯著,阜康市政府於2004年將該校更名為“阜康市廈門實驗小學”。2006年8月起,原集美區灌口中心小學成為實小分校,在學校的帶動下逐漸成為集美區一所頗有影響力的學校。2006年7月,廈門實小首開與台灣小學名校建立校際合作交流關係的先河,兩地互派教師、學生、家長參觀、考察,同時還與新加坡友諾小學、香港協和小學等校結成姐妹學校,探討教育融合共進的新路子。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現任領導

湯吟瑩:黨委副書記、校長 [3] 

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榮譽

學校三次獲得 “全國文明單位”,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還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示範校”、省示範小學,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集體”、省“崗位練兵先進單位”、省“師德先進集體”、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語言文字示範校”、省“義務教育教改示範性建設學校”、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省“三八紅旗集體”、省“教育科研基地”等多項榮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