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公办高校
收藏
0有用+1
0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简称福师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基础上设置、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本科高校,坐落于福清市区,主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师资,是福建省唯一一所定位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入选福建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培育高校。 [3] [25]
学校创办于1977年,最初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学校福清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福建省莆田师范专科学校。1980年,更名为福清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学校挂靠到福建师范大学。1984年,学校定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10]2022年5月,自2022年起,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高校将首次试点,依据台湾科技院校四年制及专科学校二年制联合统一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攻读本专科。 [16]2023年9月27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揭牌成立。 [29]2024年11月,中国侨乡研究中心成立。 [40]2018年获得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59]。2022年获得第二届福建省高校文明校园 [60]
截至2025年5月,学院有五马山校区和石竹山校区,校园占地近1200亩。设13个二级学院,42个本科专业,2个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学科,6个培育建设硕士学位点,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有专任教师700余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5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 [3]
中文名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外文名
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简    称
福师院 [44]
所在地
福州市
创办时间
1977年6月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师范类
主管部门
福建省 [26]
现任领导
涂荣(党委书记)吴克寿(院长)
本科专业
42个 [3](截至2025年5月)
硕士点
6个培育建设硕士学位点。(截至2024年9月)
院系设置
13个二级学院(截至2025年5月)
校    训
明德笃行 弘毅求真
校    歌
携手远航
校庆日
11月3日
地    址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五马山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石竹街道石竹路123号(石竹山校区)
院校代码
14683
主要奖项
文明校园
入选福建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知名校友
郭继光陈禹
占地面积
约 1200 亩(截至2025年5月)
教师人数
700余人(截至2025年5月)
学生人数
12000余人(截至2025年5月)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1977年6月,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学校福清分校创办,后更名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大专班。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福建省莆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成为福建省首批恢复和增设的4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建校初期,为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中学师资,还曾在福清、莆田、仙游、长乐、永泰、闽清等地开设分班。
1980年7月,因校址设在福清,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更名为福清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8月,因省内行政区划的调整,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挂靠到福建师范大学,成为福建师大二部。
1984年6月,福浆颂兆只再骗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定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2015年4月,福建省政府决定由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整海辣合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办学资源,申报想懂鸦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
2腿笑019剃体寻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10] [31]
2022年5月,自2022年起,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高校将首次试点,依据台湾科技院校四年制及专科学校二年制联合统一测试(简称“统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攻读本专科。 [16]8月2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附属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 [17]9月15酷姜赠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附属福建工贸学校签约揭牌仪式在福建工贸学校举行。 [19]9月22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附属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 [20]9月28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附属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签约揭牌仪式举行。 [21]12月7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海洋学院辨陵希境正式揭牌。 [24]
2023年3月1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临家餐饮现代产业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27]9月27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揭牌成立。 [29]12月24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华商法律风控现代产业学院成立。 [33]
2024年11月,中国侨乡(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研究中心成立。 [40]同月,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印尼研究院揭牌成立。 [42]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42个本科专业。 [3]
院系专业
院系
专业
侨兴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专升本)、经济与金融(专升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市场营销(专升本) [46]
艺术与传媒学院
广告学(师范)、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工艺美术(艺术) [47]
教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家政学 [48]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商务英语、印尼语 [49]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50]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计算及应用、人工智能 [51]
电子与机械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机械电子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52]
材料与包装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师范)、包装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53]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烹饪与营养教育(师范)、食品营养与健康 [54]
海洋学院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环境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 [55]
文化与法律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 [62]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66]
继续教育学院(福建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 [56]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院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30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40%,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以及福建省A类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43]
优秀教师
类别
名称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陈礼忠
省级教学名师
陈盛、黄清贵
资料来源: [9] [11]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6个培育建设硕士学位点。 [3]
学科建设
类别
名称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食品生物化学工程
硕士学位培育学科
教育、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
省级应用型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资料来源: [4-5] [18] [23]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2个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学科,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5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 [3]
质量工程
类别
名称
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
服务食品产业专业群、服务电子信息产业专业群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包装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
资料来源: [6-7] [13-14] [22]
  • 学生成绩
据2021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学生获得全国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竞赛、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三等奖以上奖项30多项。 [3]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先后与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尼、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46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生互访等方面的合作。学校已招收来自印尼、越南、老挝、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学生。设立全省首个印度尼西亚语本科专业,与印尼高校共建的福建省—印尼海洋食品联合研发中心入选福建省“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 [3]
  • 校企合作
据2021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工业园区、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了9个产业学院。 [3]
校领导率团赴日本交流访问校领导率团赴日本交流访问校领导率团赴日本交流访问校领导率团赴日本交流访问校领导率团赴日本交流访问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应邀来校讲学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应邀来校讲学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应邀来校讲学中印尼青年互访游学交流团来校交流访问中印尼青年互访游学交流团来校交流访问中印尼青年互访游学交流团来校交流访问
对外交流
资料来源: [70]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印尼研究院、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院、华侨华人与融通中外文化研究中心等特色研究机构。建有食品软塑包装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20多个省市科研创新平台,获批中国侨乡(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研究中心。 [3]
福建省“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平台
序号
名称
负责人
审批单位
获批时间
1
福建省-印尼海洋食品联合研发中心
项雷文
福建省科技厅
2021年 [32]
福建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一览表
序号
学科名称
负责人
审批单位
获批时间
1
近海流域环境测控治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林茂兹
福建省教育厅
2015年
2
食品软塑包装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林渊智
福建省教育厅
2015年
3
现代设施农业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汤鸣强
福建省教育厅
2016年
4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黄檗文化研究中心
廖深基
福建省教育厅
2017年
5
无损检测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张宏
福建省教育厅
2017年
6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曾繁相
福建省教育厅
2017年
7
非遗数字化与多源信息融合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李立耀
福建省教育厅
2018年
8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政法舆情治理研究中心
魏宏斌
福建省教育厅
2019年 [32]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2021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0余项;获教育部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 [3]
据2021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厅市级等纵向科研立项400多项,省市各级科学技术奖和社科成果奖9项,承担政府企事业委托项目300多项。制订福建省地方标准1项,获得授权专利130多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100多篇。 [3]
截至2019年底,学校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部委级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1项、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补助资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2项、省教育厅项目23项,福州科技计划项目1项,福州市社科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项;新增发表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49篇,其中SSCI、SSCI、EI等收录22篇;教师出版专著7部、编著1部;4件发明专利、32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0件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授权,37项软件著作权获得登记;新增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8]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5年4月学校官网消息,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由五马山校区图书馆(含主楼与昌檀楼)和石竹山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面积为8535.52平方米,其中五马山校区馆舍6016.29平方米,石竹山校区馆舍2519.23平方米。两校区图书馆共有阅览座位约1100个。拥有纸质藏书95万多册,电子图书160多万册 [57]
截至2020年8月,学校图书馆目前拥有纸质藏书85万多册,电子图书160多万册。入藏的大型丛书类书有:据清文渊阁本影印的《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万有文库》《丛书集成》《民国丛书》等;大型科技工具书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英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入藏的还有民国时期资料《申报》(影印本),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资料汇编》《近代乡村建设史料汇编》。图书馆还致力于福清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主要收藏有福清、莆田等地的家谱族谱、福清黄檗文化、福清地方志等地方特色文献。此外,还订购了超星“读秀”数据库和知网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在校师生可通过校园网或图书馆无线网络直接在网络终端上查找并下载数据库资源,且可安装“全球学术快报”在手机端阅读学校已购的CNKI文献。2016年图书馆成功加入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平台),成为FULink成员馆。 [8] [34]
  • 学术期刊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学报由福建省教育厅主管,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主办,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学报每年出版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四期,自然科学类两期。 [15]

校园文化

播报
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新校标整体构图为内方外圆的图章造型,运用传统的象形意趣来诠释大学的使命与担当、学校的文化积淀与办学特色。构图来源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科学楼的建筑外观,设计元素包含了建校时间1977、庄重典雅的学士帽、向上向善的阶梯、顶天立地的柱子和蕴藏丰富的宝盒等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寓意传承使命、立德树人、面向未来、砥砺奋进。新校标的色彩使用宝石蓝设计,兼有海洋和科技元素,体现开放融合、拼搏争先的精气神,具有清新自然、现代时尚的美感。 [1]
校标

精神文化

  • 校训
明德笃行 弘毅求真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在于修身,以修身为本,即培养、彰显和践行美好的品德,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立德为立校之本,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笃行”,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朱熹《诸子语类》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知行相须,不可偏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大学教育,应该知行合一,重视实践创新,体现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
“弘毅”,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有远大的志向,坚定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实现崇高的理想,体现了学校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坚持拼搏奋斗的精神。
“求真”,语出(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即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
“明德笃行 弘毅求真”八字校训,弘扬经典文化,紧扣时代脉搏,蕴含学校精神,既体现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体现了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引导全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科学求真的奋斗精神,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1]
校训
  • 校歌 [58]
校歌

社团文化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艺术团是由校团委具体负责指导管理并开展艺术实践和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学生艺术团体,致力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64]
2021年,大学生艺术团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 [65]

校区情况

播报
编辑

五马山校区

石竹山校区

行政管理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涂荣
党委副书记、校长
吴克寿
党委副书记
林海峰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张翼
党委委员、副校长
截至2025年4月,参考资料: [2] [12] [28] [30] [41] [45] [63]

校园环境

播报
编辑
图书馆
该馆创建于1977年。由五马山校区图书馆(含主楼与昌檀楼)和石竹山校区图书馆组成,设有综合科、读者服务部、资源建设部、技术部、石竹山校区工作部等。 [36]
资料来源: [67-69]

校友情况

播报
编辑
杰出校友
姓名
备注
郭继光
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城厢区商会会长 [37]
陈禹
郑晓
中骏集团董事局副主席 [37]
朱少雄
福建港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万和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37]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学校荣誉
时间
荣誉
2018年
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59]
2020年
第二届福建省高校文明校园 [60]
2022年
入选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