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

鎖定
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活動可以追述到1915年成立私立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時的生物教學實驗室。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鄭作新院士、唐仲璋院士、唐崇惕院士、丁漢波教授、周貞英教授等都曾在該系任教並擔任實驗教學工作。歷經近百年的發展,生物學實驗室的建設和實驗教學工作得到不斷加強,其前身生物學基礎實驗室於1999年經省教育廳評估批准為合格實驗室。2002年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在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基礎實驗室的基礎上,由原來分散的實驗室進行整合,正式由學校批准建立。2005年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整體搬遷新區,為了配合學院的發展,學校及政府加大對中心的投入,建成總面積達5450多平方米的實驗中心。
中文名
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
所    屬
福建師範大學
規    模
專職人員32人,實驗技術人員10人
成立時間
1915年
建成總面積
5450多平方米

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教學中心

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活動可以追述到1915年成立私立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時的生物教學實驗室。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鄭作新院士、唐仲璋院士、唐崇惕院士、丁漢波教授、周貞英教授等都曾在該系任教並擔任實驗教學工作。歷經近百年的發展,生物學實驗室的建設和實驗教學工作得到不斷加強,其前身生物學基礎實驗室於1999年經省教育廳評估批准為合格實驗室。2002年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在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基礎實驗室的基礎上,由原來分散的實驗室進行整合,正式由學校批准建立。2005年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整體搬遷新區,為了配合學院的發展,學校及政府加大對中心的投入,建成總面積達5450多平方米的實驗中心。2006年由省教育廳正式批准成立福建省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目前,中心承擔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等3個本科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同時中心在功能性層面上建設一個以生物科學學院本科生為主,同時面向全校包括化學與材料學院、地理科學學院、體育科學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以及和福建中醫學院、閩南科技學院等相關專業本科生開放的、高度集成化的生物學基礎開放實驗室。中心實驗室建立了融顯微和亞顯微觀察技術、大分子分離純化技術、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生物化工技術、宏觀生物學技術、細胞與遺傳學為一體的開放性基礎實驗室。目前年實驗人時數達到20萬多。經過多年的建設和實踐,中心在實驗教學改革、實驗隊伍建設、實驗條件環境建設、管理運行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進展。

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發展歷史

1、2003-2004年,根據實驗室的發展要求學校共投入75萬元用於建設實驗室新建了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添置了大量顯微鏡從而極大地改善了實驗室的條件。
2、2005年為了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學校投入710萬元,建設宏觀生物學,遺傳、發育和細胞,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等實驗技術平台;我校與財政部共建生物學基礎實驗室,經過財政部門、學校和學院的共同努力,根據本科實驗教學改革的需要與實際情況,在原規劃的五個平台中,建設數碼顯微互動實驗室和生物化工實驗技術平台。重點學科投入380萬元,建設中心實驗室平台。同年,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整體搬遷新區,建成總面積達5450多平方米擁有15個本科基礎實驗室的實驗教學中心。購進了一批先進的實驗配套設備,如體視熒光顯微鏡、高速冷凍離心機、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梯度PCR儀、三目相差熒光顯微鏡、凝膠成像系統、生理信號採集處理系統、超低温冰箱等,極大改善了中心的實驗條件。
3、2006年,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投入100萬元,用於生物學創新實
驗室建設,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心以學生為本
以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制定了“厚基礎、三層次培養、一方面保障”的實驗教學體系,最大限度的整合實驗教學資源。同年,中心被批准為“福建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實驗教學依託學院的學科學位點及重點實驗室的優勢已建成實驗用房使用面積5450平方米,設備台件數2938,設備總值1830元,設備完好率達到95%。
目前中心有專職人員32人,實驗技術人員10人,平均年齡42歲。其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高級實驗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人,碩士學位12人,是一支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梯隊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