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州路

(上海市黃浦區境內東西向城市次幹路)

鎖定
福州路(Fuzhou Road),是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境內東西向城市次幹路 [1] 
福州路原名勞勃三渥克路、佈道路、教會路,是上海開埠前通達黃浦江邊的四條土路之一,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後在河南中路以東的路段鋪設砂石路面,於咸豐六年(1856年)向西延伸至今湖北路,於同治三年(1864年)向西延伸至西藏中路,於同治四年(1865年)更名為福州路 [1-6] 
福州路西起西藏中路,東至中山東一路;全長1544米,四川中路以東為單向兩車道,山東中路以東、四川中路以西為單向三車道,山東中路以西為單向四車道 [6] 
中文名
福州路
外文名
Fuzhou Road
別    名
四馬路
原    名
勞勃三渥克路、佈道路、教會路
所屬地區
上海市黃浦區
始建日期
1850年前後
等    級
城市次幹路
長    度
1544 m
寬    度
11.6 至 21.7 m
車道設置
單向二~四車道
限    速
30千米/時
起止位置
西藏中路、中山東一路
管理機構
上海市路政局

福州路歷史沿革

上海開埠前,福州路原是通向黃浦江的四條土路之一 [2] 
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後,福州路外灘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築成泥砂石子馬路,早期稱勞勃三渥克路,因附近設有基督教倫敦會傳教機構,故稱佈道路,又稱教會路 [3] 
咸豐六年(1856年),佈道路向西延伸至今湖北路 [3] 
同治三年(1864年),佈道路向西延伸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 [2] 
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佈道路更名為福州路 [2] 
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福州路逐段鋪築碎石路面,河南中路以東並予拓寬,部分路段鋪設人行道 [1] 
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外灘至浙江路段路幅逐段拓寬至40英尺(12.20米),全線先後鋪瀝青混凝土路面 [1] 
20世紀30年代後期,福州路路幅分段拓寬為50~10英尺(15.25米~21.35米),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 [1] 
20世紀70年代,因車流量增加,福州路不堪重荷,江西中路至西藏中路段翻挖後鋪三渣基層、瀝青混凝土面層 [1] 
福州路路牌 福州路路牌

福州路線路設計

福州路線路走向

福州路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境內,西起西藏中路,東至中山南一路,為東西向城市次幹路 [1] 

福州路線路互通

路口名稱
所屬區域
對接線路
福州路與西藏中路路口
上海市黃浦區
福州路與雲南中路路口
雲南中路
福州路與廣西北路路口
廣西北路
福州路與平望街路口
平望街
福州路與浙江中路路口
浙江中路
福州路與湖北路路口
湖北路
福州路與福建中路路口
福建中路
福州路與山西南路路口
山西南路
福州路與山東中路路口
山東中路
福州路與河南中路路口
河南中路
福州路與江西中路路口
江西中路
福州路與四川中路路口
四川中路
福州路與中山東一路路口
中山東一路
參考資料 [2] 

福州路線路參數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
城市次幹路
車道設置
四川中路以東為單向兩車道,山東中路以東、四川中路以西為單向三車道,
山東中路以西為單向四車道
道路長度
1544米
道路寬度
11.65至21.66米(車行道寬7.5至14.21米)
道路面積
30215平方米
路面結構
瀝青
限速
30千米/時
參考資料 [1]  [6] 

福州路運營情況

福州路票制票價

截至2023年8月,福州路為市政道路,免費通行 [1] 

福州路通行事項

截至2023年8月,福州路為單行道,只允許東向西通行。

福州路文化特色

福州路歷史文化

19世紀40年代起,英、美、日等帝國主義列強開始在上海強闢租界,福州路東段已有外商建屋設洋行。
咸豐三年(1853年),小刀會起義,大批華人擁向租界,原在縣城的富豪商賈紛紛北移,福州路、廣東路、河南路棋盤街一帶,報刊書肆、筆墨箋扇、儀器文具行業相繼創設,戲園,茶樓競相崢嶸,中西菜館、服務行業隨之興起。
至19世紀末,福州路及其附近,報館、書局、筆墨文具店集中;戲園、電影、茶園書場、遊樂場、舞廳等文化娛樂場所密佈,專業戲班演出頻繁,文化街已初露端倪;酒肆、旅館等服務業聚集;洋行、藥鋪、百貨、照相、鐘錶行、拍賣行、煙號、茶食等商業粗具規模,商市繁榮,形成申城最早的現代熱鬧大街之一。20世紀初,因南京路興盛後,福州路才屈居於後。望平街(今山東中路、福州路北側)附近,報館雲集20餘家,《上海洋場竹枝詞》述“集中消息望平街,報館東西櫛比排。近有幾家營別業,遷從他處另懸牌”。成為上海的新聞發佈中心,人稱“報館街”。《申報》、《新聞報》、《時報》三大報館,在申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爭奪上海報業盟主。中華、大東、世界、傳薪、開明等大型書局(店)先後開設;全國最大的商務印書館發行所遷入福州路河南路口,民國元年(1912年)落成新館,以出版教科書聞名於市。中國首創唯一的科學儀器館開業,傳統的文房四寶行業老周虎臣、周兆昌、曹素功、胡開文等筆墨莊遷入福州路附近營業。大小古舊書店林立,文具用品業毗鄰相連,經營日趨興旺。丹桂第一台,是上海四大戲園之一,頗有名氣,周信芳、梅蘭芳等京戲名角在此登台掛牌。
20世紀20年代後,福州路東段,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租界行政機構、巡捕房、洋行、銀行、大飯店、大藥房等集中於此。兩端有大鴻運、大西洋、老聚興、老正興、會賓樓、王寶和等一批中西菜館。一批老式戲院相繼拆除,新型劇場、舞台陸續興建。民國十五年(1926年)2月,天蟾舞台(初名大新舞台)在福州路701號建成開幕,其規模是滬上四大京劇舞台之最。與此同時,民國十四年(1925年)租界對妓院開禁,福州路西段妓院雲集,成為藏污納垢之地。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後,山東中路的申報館,首先由解放日報社所接收而停刊,福州路經整頓改造,取締妓院姻館,盪滌了舊社會的污泥濁水。河南中路以東,為行政機關、專業局、企業公司等辦公機構所在地。河南中路至福建中路,圖書業、儀器文具業經撤、並、遷、轉重新組合,新建一批專業特色書店和文化用品名特專業商店,仍顯文化街色彩。福建中路至西藏中路,仍保持原有特色,飲食、酒家、菜場、劇場、旅行社、服裝、土雜等商店一應俱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發揮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智力支柱作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文化街又現轉機,改變滯後狀況,刻不容緩,發展福州路勢在必行。20世紀90年代,隨改革深入,改造福州路列入黃浦區政府重點建設項目。挖掘歷史底藴,結合現代新型城市特徵,以“大文化”範疇為着眼點,建設具有上海文化藝術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街,於1994年2月正式啓動。面對15幅地塊124户商業網點,作出全面規劃和改造方案,保留原有名特商店,探索老店新特色,結合街坊改造,拾遺補缺,增設網點,至1999年12月,福州路商業網點149户,其中文化類佔51.7%。河南中路以東,仍保持市級機關、主管局和企業公司辦公機構為主,有市公安局、中、高級人民法院和檢察機關等,靠外灘有浦東發展銀行、江西中路口的新城飯店等。河南中路至湖北路,以圖書、儀器文具用品業為主,保留原中國科技圖書公司、上海圖書城(上海書店)、外文書店、古籍書店、上海博古齋、長征測繪儀器商店、楊振華筆莊、匯豐紙行、美麗華(百新)文化用品商店、上文精品彙總等一批名特優老字號外,又增設省版、工具、醫藥保健等10餘家專業書店;1995年10月18日,在福州路355號新建的上海文化商廈開業,是一座專業性、多功能的大型文化購物商廈;1998年12月30日,福州路465號又矗立起一幢中西合璧、典雅宏偉的書店——上海書城,為繁榮文化街奠定了堅實基礎。湖北路至西藏中路,以文化娛樂和商業設施為主,有東方藝術中心、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浙江電影院、黃浦區少年宮(即青少年活動中心)、黃浦區圖書館和檔案館等 [2] 

福州路景點景觀

  •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位於雲南中路171-173號,是一幢二層鋼筋混凝土建築,緊鄰天蟾逸夫舞台。民國十七年(1928年)春,在上海擔任黨中央會計工作的熊瑾玎以商人身份租得雲南路447號生黎醫院樓上的三間房間,並掛出“福興”商號的招牌作為掩護,設立黨中央政治局機關。民國十七年(1928年)4月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4月,這個城市中心的紅色中樞見證了中國革命風雲變幻的三年,周恩來、鄧小平、李維漢、瞿秋白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在這裏工作,中央政治局很多重要會議在這裏召開,堅守上海的黨中央,領導了最為艱苦的革命鬥爭:恢復發展黨的組織、加強情報保衞工作、指導根據地建設、確立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領導左翼文化運動,指導全國革命的開展。這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期間,使用時間最長的機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中十分重要的歷史階段,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砥礪前行,歷經曲折,犧牲奉獻的革命鬥爭精神。在這裏,中國共產黨人用他們的膽識與智慧書寫了中國革命重要的一頁 [8]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
  • 申達大樓
申達大樓位於福州路89號,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原名中興銀行,位於福州路與四川路轉角,是出自上海高級公寓的建造者—趙茂勳之手。大樓由前樓、後樓和連接體三部分組成,前樓六層,房屋平面形式呈L型,建築立面簡潔,街道拐角處為弧形牆面,總體具有現代建築風格,屋檐、腰檐、門窗等處為古典主義裝飾風格。申達大樓還曾是《文萃》雜誌社舊址 [5] 
  • 都城飯店
都城飯店位於福州路106號,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建成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佔地面積1331平方米,建築面積10540.2平方米,鋼框架結構體系,地下一層、地上十四層,建築高度49.98米。大樓八層以上台階式退台形成高聳感;底層沿街外牆採用花崗石飾面,主入口及建築頂層、塔樓檐部等處有典型的裝飾藝術圖案,是帶有裝飾藝術元素的早期現代建築風格的高層旅館建築 [5] 
  • 天蟾逸夫舞台
天蟾逸夫舞台位於福州路701號,為黃浦區文物保護點,其前身為大新舞台,始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座西南朝東北,建築為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門樓外立面為米白色水刷石及仿石劃格,造型簡潔,具有裝飾藝術風格。天蟾逸夫舞台是上海歷史最為長久、最具規模的戲劇演出場所,前身為天蟾舞台 [5] 
  • 外文書店
外文書店位於福州路390號,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外文書店為一幢建於1930年代的紅磚大樓,曾是世界書局的舊址。1950年4月12日,國際書店上海分店在此成立,1958年更名為上海外文書店 [5] 
  • 百新書局
百新書局位於福州路366號,誕生於民國元年(1912年),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 [5] 

福州路價值意義

福州路,從開埠至解放前,經歷百餘年的淪桑與發展,集行政機構、報館書局、文具儀器、茶樓戲院、中西菜館、旅館百貨及妓院姻館於一路,還冠以“藥房街”美稱。在其兩側還有古玩,化工顏料、衣莊、繡花鞋等特色市場,是一條與其他商業街不同的奇特大街。文明與野蠻交織、進步與墮落並存、新舊思想之搏鬥、光明與黑暗之選擇,藴含和散發的文化之光,吸引無數文人墨客,為推翻封建王朝,抗擊外來侵略,傳播進步思想和革命文化,有着令人難忘的輝煌 [2]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 評)
福州路被譽為“文化街”,百年來,海派文化的縮影在福州路上不停匯聚、發展 [7] (澎湃新聞 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