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地洞天

鎖定
福地洞天,漢語成語,拼音:fú dì dòng tiān,釋義: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後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出自《洞天福地記》。
中文名
福地洞天
外文名
paradise
拼    音
fú dì dòng tiān
出    處
洞天福地記
注    音
ㄈㄨˊ ㄉㄧˋ ㄉㄨㄙˋ ㄊㄧㄢ

福地洞天釋義

本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名山勝境。

福地洞天出處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記》:“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稱。” [1] 

福地洞天例句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大王在這福地洞天之處為王,多少尊重快樂,怎麼肯去與他做馬伕。
明 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齣》:這般樣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清·曾樸《孽海花》第七回:一到南邊,果然山明川麗,如登福地洞天。 [2]  [1] 

福地洞天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福地洞天成語辨析

【近義詞】:洞天福地、名山大川
【反義詞】:窮鄉僻壤
[1] 

福地洞天歷史及內涵

福地洞天理論是道教宇宙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內涵用現代語言可以解釋如下:此即在我們人類棲居的以地球為中心的居留空間中(即所謂的“大天世界”)還並存着三十六所相對隔絕、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處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這些洞天福地大多位於中國境內的大小名山之中或之間,它們通連貫通,構成一個特殊的地下世界。其中棲息着等級較低的仙靈或避世人羣。 [3] 
按照道教的解釋,洞天福地世界與我們所處的大天世界相似也具有各自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自然組成因素。由於洞天福地位於大天世界的空間中,因而它們與我們的世界就有着各種各樣的聯繫(例如世人有時誤入洞天,洞天居民有時也造訪人間)。同時又由於它們存在的相對隔絕性,洞天福地世界又具有自身獨特的時空構造。一般而言,洞天世界對世人是不敞開的,它們的存在具有很大的隱秘性。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