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健一夫

鎖定
福健一夫,又稱福間一夫,東北抗日武裝鬥爭史上參加抗聯的唯一一名日本人,反法西斯戰士。考慮到抗聯戰士的文化水平並不高,而且福健一夫到犧牲都是一名普通的班兵,所以弄不清楚他的名字是正常的。
中文名
福健一夫
別    名
福間一夫
國    籍
日本
參與戰爭
東北抗日武裝鬥爭

福健一夫人物簡介

福間是在抗聯第一軍攻打吐口子鐵路隧道工地的時候被俘的,當時他是東亞土木株式會社的一個小工頭,1936年才來到中國。被俘之後,工人説他人好,對工人和氣,工人磨洋工他也不管,上司對他頗為不滿,還罰他和中國工人一起幹挑土等重體力勞動。楊靖宇查明情況,決定釋放他。但是他卻表示原意留下來加入抗聯。楊靖宇沉思了一會兒,問他: “你為什麼要參加抗聯部隊?”他説:“日本侵略中國是不好的,我反對這種做法,我們的平民百姓也反對這麼做。眼下,只有制止這場戰爭,才能挽救中國人和日本人。”楊靖宇聽後,覺得他説得很有道理。但想到游擊戰爭的殘酷,又拒絕了他的要求。福間猜到了這一點,表示説:“我明白當紅軍在山上,生活艱苦,拿一般武器和裝備精良的日軍作戰很危險,另外,兩個民族風俗習慣不同也有困難。可是,你們不怕流血犧牲,我為什麼不能做到呢?為了制止戰爭,我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請將軍閣下只管放心好了。”

福健一夫老八號

福間年齡比普通的抗聯戰士大好十幾歲,當時他已經是中年人了。起初大家對他的稱呼是“老日本子”,而這個稱呼有一定的貶義。但是福間戰鬥非常英勇,平常也很賣力,他身體壯,扛機槍總是他,扛糧食也比別人扛的多,連裏專門給所有人説,不許叫他老日本子,因為抗聯戰士為了家屬的安全互相都用編號稱呼,福間總是排在最後一號,即八號,因為他年齡大,後來就都管他叫老八號。
福間不僅能打仗,能扛東西,其他方面作用很大。他編在楊靖宇的警衞旅,這個警衞旅不過幾百人,總是隨着楊靖宇活動。有一次楊靖宇帶着幾十人夜間行軍,在路上遇到了鬼子的隊伍。鬼子和這邊喊話聯絡,偏偏這會楊靖宇身邊沒有日語流利的朝鮮族戰士,危急時刻福間站了出來,把鬼子糊弄了過去。
戰士們問過他:“你是日本人,怎麼還和我們一起打你們的人?”他笑着説:“我們日本國侵略你們中國是不對的,不對的戰爭,誰都應該制止。”我又問他:“假如我們中國打贏了,你怎麼辦?”他説:“那好辦,將來你們革命成功了,給我寫封證明信,證明我在中國沒幹壞事,我就回我的祖國去。”

福健一夫歷史事件

1939年秋天,根據楊靖宇的指示,福間所在的警衞旅機槍連一部,與少年鐵血連的第一、二班合計約80人,組成冬糧籌備隊,由警衞旅政委韓仁和率領,到蒙江縣送道花園、二道花園、四道河子等地方籌集給養。他們把籌到的糧食背到幾處隱蔽的亂石窯中藏好,然後再返回籌糧地,兩地相距很遠,一般情況下.都在夜間負重行走,一夜要往返六、七十里路程,翻山越嶺,還在迴避敵人的伏擊,這是一項艱險的任務,但福間健壯、吃苦耐勞,背糧時總是興沖沖地走在前頭。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努力,他們勝利地完成了籌冬糧任務。
後來戰鬥緊張,警衞旅的戰士們多日沒見過他,到了1941年夏天,在抗聯二軍的警衞旅裏面,他和老朋友們又重逢了。這時候的福間已經沒有當年那麼健壯,但是樂觀依舊。
到了1942年夏天,和他們一起行動的一軍三團趙政委要去蘇聯,並計劃把福間也帶過去,但是福間拒絕了,選擇了留在東北繼續作戰。
當年冬天,在向密營行軍的過程中,留下來的這支小分隊指揮官連長全某行軍時故意掉隊,並帶了一名女戰士投敵而去。連長投敵後,有一位李排長帶人去搶運糧食,但是遭遇了日本兵,帶去所有人全部遇難。此時,這支小分隊就剩下十幾人了。
由於全連長叛變,這支小分隊的密營全被搗毀。戰士們只得吃日本人扔在地上的稻子,用火炒熟了,把外皮搓掉吃。福間這一次多吃了一些沒搓淨皮的稻子,給自己的身體埋下了隱患。
為了解決吃飯問題,抗聯打了鬼子的一個林場,在打掉了偽警察後,工人們捐給了他們衣服、鞋子和食物。以前抗聯的糧食很多都是向老鄉們買的,前面提到的密營裏的糧食就是這樣買的,價格要比正常價高十倍。這一次福間又吃飽了一頓大餅子。
第二天,出問題了。因為吃了沒搓淨皮的稻子,福間大便下不來,他自己用手摳,把直腸摳感染了,吃了大餅子,大便困難,直腸的感染更厲害。他本來就有痔瘡,這一下脱肛了。為了能行軍,戰士們把膠鞋底子烤軟和了,慢慢給他託進去,才能行軍。
第三天,因為體力消耗殆盡,大家休息了一天。
第四天,敵人發現了他們。福間和另外一位負傷的戰士三號(小萬順,朝鮮族)要求留下來掩護,並命令其他戰友把手榴彈留給他們。戰鬥結束後,晚上撤走的抗聯戰士們回來探望他們,發現他們的屍體已經被日本人割成多塊,頭顱也被扔在一邊,對面的山坡上,有二十多條人體被拖曳後形成的血痕。
戰友們火葬了他們,隨後過境到了蘇聯。這一支小分隊到最後都沒有進入抗聯的88旅,一直被蘇聯人和大部隊隔離,但是他們始終堅持自己是中國人,可以為蘇聯人工作,但決不加入蘇聯國籍。抗戰勝利後,他們也回到了東北,有的當起了工人農民,有的加入了東北民主聯軍,繼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