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倫達

鎖定
福倫達:其創始人名字。 早在照相機被髮明前的18世紀福倫達即是一家充滿活力的光學儀器廠商。廠址設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隨後遷移到德國。1839年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在法國出售。翌年,研製成功獨立照相機,1841年開始銷售。之後,受到世人青睞。可謂是伴隨攝影歷史同步發展的、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照相機廠商。
中文名
福倫達
外文名
VOIGTLANDER
福倫達
全稱為VOIGTLANDER
是德國
老牌光學廠家
繼續開發
相機攝影鏡頭

福倫達品牌介紹

自迄今240年前的1756年,在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心地區 ,福倫達便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手工匠約翰·克利斯托夫·福倫達,試圖製作採礦用的羅盤等各種製品,他的兒子約翰·夫利托利比·福倫達,開始學習光學,並從1800年開始製造眼鏡及測量儀器等,並獲得巨大成功。尤其是用於觀賞戲劇的小型望遠鏡的研製成功,令其聞名遐邇。該產品獨佔了歐洲的廣大市場。當時,福倫達就是小型望遠鏡的代名詞。

福倫達品牌歷史

1841年第一架照相機問世
1840年,福倫達的孫輩成功開發出名為“肖像撮影用新式銀板設備”的第一架照相機 ,翌年開始銷售。該產品裝置了世界上首片基於數學計算開發出的攝影鏡頭,其口徑比為3.7,清晰度在當時有了質的飛躍。順便提一下,1839年世界上首次出售的吉耳·塔克萊奧型相機的鏡頭既大又暗,當時的感光材料在白天的野外攝影曝光需要大約20分鐘。而福倫達新式相機將曝光時間縮短到1分鐘,贏得了廣大讚譽。研製該鏡頭的是維也納大學教授帕茲巴勒,後來,這種“帕茲巴勒鏡頭”一直長期生產。另外,該相機和肖塔因哈特相機並列,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用合金製造的相機。由於形狀似炮彈,所以今天通常被俗稱為「炮彈型相機」、「合金造相機」。福倫達相機的特長是具有獨創的機械裝置和優質鏡頭,其功效可以 説從第一架照相機就已體現出來了吧。
Korinea、Heliar鏡頭的開發
後來,福倫達相繼出售了相機及攝影鏡頭新產品。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及顯微鏡等產品也一直不斷銷售,生產基地也從維也納遷往布勞恩蕭依克。1893年,去像散攝影鏡頭研製成功,並冠名“korinea”出售。2組2片對稱型korinea鏡頭成為福倫達的主打鏡頭,隨後,又出產了廣角型及製版用高度消色差等多種類型的korinea鏡頭。
走向綜合相機廠商往之路
1900左右,徳國的相機行業迅速實現近代化。福倫達也陸續推出裝置korinea和Heliar鏡頭的手提式攝影機和快拍照相機、箱式單鏡頭反射照相機、立體攝影機等新產品,並出口到歐洲、美國及世界各國。“魯賓”、“布魯克哈依魯”等著名相機,就誕生在這個時期。
可是、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戰爭結束、徳國遭遇到戰爭賠償的浪潮。在這混亂時期、徳國的相機業界陷入困境,為了度過新的時代,掀起了重建運動,許多廠商加強了與其它廠商的聯營,並由此帶來針對世界最大照相機廠商蔡司·伊克的大聯合。然而,福倫達並沒有選擇與其他公司協作、聯營的道路。為了擺脱財政危機,1925年藉助化學工業公司巨頭營謝林克的資本,福倫達藉此加強經營機制, 邁出了嶄新的一步。那時、不用説雙筒望遠鏡和顯微鏡,為了度過戰後的艱難時日,福倫達還製造各式各樣的精密零件或金屬製品等。不過,這時期,福倫達開始邁向重點開發生產攝影鏡頭的綜合照相機廠商之路(但後來重又生產雙筒望遠鏡)。可以説從這時起福倫達迎來了其相機廠商的黃金時期。
Bessa的誕生與戰前的名機
這樣,從1920年代後半期開始福倫達陸續推出新的產品。1926年推出新鏡頭Skopar。該鏡頭後來進行了改進,成為福倫達的主要鏡頭之一,一直長期生產。在相機方面,1929年Bessa彈折式皮腔相機(用蛇腹自動伸出式相機)問世。該相機和同年誕生的蔡司·依考的依考特起開創了使用卷式膠片的時代,受到戰後許多用户的擁護。在二戰前,福倫達最暢銷的相機使是Bessa彈折式皮腔相機。之後,推出了多種帶測距儀的相機。二戰後還推出了改良型BessaI、BessaII相機。再後推出的35mm單鏡頭反射照相機Bessaサマ ティック和Bessa撓性フレックス(只有樣機)等,作為福倫達具有代表性相機名稱,也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30年新推出了新式高級彈折式皮腔照相機、雙鏡頭反射照相機、簡易彈折式皮腔照相機Bessa66、35mm相機のヴィト等。這些相機機械裝置精密、實拍性能高,從而確保了福倫達的良好聲譽。此外,還繼續生產手提式攝影機、立體攝影機,這些得到了美國及海外市場的廣大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福倫達的生產重心轉向軍用物資,產業幾乎末受戰爭的衝擊,戰後作為西德的照相機廠商,福倫達重又東山再起。
戰後的新產品
福倫達 Bessa旁軸相機
福倫達 Bessa旁軸相機(2張)
戰後不久、福倫達在繼續推出以往產品的同時,不斷推進新型相機和鏡頭的開發研製,其成果在1950年全面展現於世人,威特II、威特III、BessaI、BessaII等新一代相機的面世,奠定了戰後福倫達的新基礎。在鏡頭方面,託尼博士開發的Ultron、Nokton、Color·Skopar、Color·Heliar、Apolanthar等鏡頭同時推出,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倫達實現了快速增長。從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威特相機、內置連動曝光儀、內置閃光燈相機、單鏡頭反射照相機等多個系列的鏡頭相繼推出。這些鏡頭 和被稱為“因為鏡頭好才用”的著名キャッチフ鏡頭一同得到宣傳,因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蔡司·集團企業之路
擁有福倫達有限公司的謝林克於戰後徳國分裂時期開始經營,1956年,轉讓給卡倫·蔡司。這之後,福倫達成為蔡司·集團下屬的一家企業,加強了與該集團中的照相機廠商蔡司·依空同步發展。1965年,成立“蔡司·依考·福倫達”銷售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用同一個商標銷售照相機。此舉旨在針對日本照相機興起帶來的日益嚴峻的德國照相機產業,能夠繼續生存下去,這進一步促進了兩家公司朝合併發展,1969年,福倫達與蔡司·依考實現合併。
從羅蘭到布魯斯福特
可是,這些的努力並未湊效、合併的第二年蔡司·依考宣佈退出照相機行業。由此導致福倫達的商標及生產設備等全部轉讓給了佛蘭克&海德克(羅蘭)公司。自1974年,推出了新福倫達商標的相機。這個時期製造的產品有VSL系列單鏡頭反射照相機以及VF101、VF135等相機。 1981年,羅蘭也倒閉了。福倫達再一次踏上振興之路。此時,福倫達的經營轉給徳國的流通企業家布魯斯福特。之後,靠布魯斯福特銷售多種福倫達商標產品至今。歷經風雨之後,BessaL相機的誕生,為福倫達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