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禋,漢語三級字 [2]  ,讀作禋(yīn),1.古祭祀名,指祭天。2.泛指祭祀。 [3] 
基本信息欄基本參考 [1] 
中文名
拼    音
yīn
部    首
五    筆
PYSF
倉    頡
IFMWG
鄭    碼
WSFB ,GBK:B59A
筆    順
4524125221121
詞    性
<動>
釋    義
祭名
注    音
ㄧㄣˉ
筆畫數
13
統一碼
U+798B(基本區 )
四角號碼
31214
部外筆畫
9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禋yīn
⒈ 古代燒柴升煙以祭天:“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⒉ 誠心祭祀:“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禍之。”
⒊ 姓。 [4] 
基本詞義
◎ 禋 yīn
〈動〉
(1) 祭名。升煙祭天以求福 [sacrifice to Heaven]
禋,浩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為禋。——《説文》
精意以享禋也。——《國語·周語》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詩·大雅·先民》
(2) 又如:禋天(祀天);禋祀(古代祭天的一種禮儀。先燔柴升煙,再加牲體或玉帛於柴上焚燒);禋柴(燔柴升煙以祭天);禋禮(升煙祭天之禮儀)
(3) 泛指祭祀 [sacrifice]。如:禋宗(祀六宗);禋樽(供禋祀用的酒杯);禋祠(祭祀) [4]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𥛡𠖦《唐韻》於眞切《集韻》伊眞切,𠀤音因。《説文》潔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為禋。《書·舜典》禋於六宗。《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注》禋之言煙,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
《集韻》《韻會》𠀤因蓮切,音燕。《詩·周頌》肇禋,徐邈讀若煙。○按:禋,又作煙。見魏受禪表。
𡫻,與𠖦重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