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祿祿仔

鎖定
祿祿仔(2019年8月10日-2020年4月9日),雌性大熊貓,2019年8月10日出生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神樹坪基地,母親是大熊貓祿祿 [3] 
2020年4月9日因丰容吊球繩纏繞頸部窒息死亡。 [1] 
中文名
祿祿仔
出生日期
2019年8月10日
逝世日期
2020年4月9日

祿祿仔死亡原因

祿祿仔
祿祿仔(2張)
2020年4月9日凌晨兩點左右,“祿祿仔”在神樹坪基地幼兒園室外運動場獨自爬到有吊球玩具的木架上玩耍,隨後幼仔將系吊球的繩子纏繞在自己身體上,開始出現掙扎行為,數分鐘後幼仔停止掙扎,不幸死亡。
由於事發深夜,且“祿祿仔”纏繞體位與木架休息體位不易分辨,夜班巡邏人員未能發現異常。當天清晨,神樹坪基地管理處幼兒園飼養員到幼兒園飼養點後,在參觀通道先對運動場內幼仔進行了遠距離查看,看到多數熊貓寶寶在休息,也未發現異常(死亡幼仔背對參觀區,無法看清楚面部,遠看就像掛在木架上休息)。飼養員約9:00進入貓舍運動場後才發現“祿祿仔”頸部和前肢纏繞系吊球玩具的繩子,通過接觸和觀察,初步判斷已死亡,隨即通知獸醫;經獸醫查驗確定幼仔已死亡一段時間,採集了樣品送檢。 [1] 

祿祿仔人民日報評論

窒息畫面 窒息畫面
4月10日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熊貓中心神樹坪基地大熊貓“祿祿仔”(2019年8月10日出生,雌性),於9日凌晨因丰容吊球繩纏繞頸部窒息死亡,7小時後被飼養員發現。當噩耗被確認後,網友們除了心痛惋惜,還紛紛表達了質疑。
比如,該基地兩三名工作人員需照看40多隻大熊貓,其中不乏生存能力欠缺的幼崽,在人員配置和工作分配上,是否不到位。再如,祿祿仔是在24小時直播中去世,多位網友發現異樣並截圖留言,甚至給研究中心打電話,但工作人員既沒有注意到留言,也沒有接通電話。此外,長繩索懸掛的吊球,本是為了豐富大熊貓生活環境,提升其對多樣環境適應能力的裝置,但祿祿仔的死亡,證明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對於這些普通公眾都能看出的問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稱,將進一步加強對幼齡大熊貓投放環境富集物品的安全性檢查與評估,徹底排查園區安全隱患;同時,加強夜間值班巡邏,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可以説,無論是管理上的漏洞,還是丰容裝置的缺陷,都是顯而易見的。
略顯諷刺的是,在祿祿仔出事前,2020年3月,該中心曾發文要求各熊貓基地全面巡查,構建聯防聯動防控監測體系進行管理。所以,表態只是正確認識問題的第一步;接下來,如何具體地將表態內容紮實貫徹到工作中,才是關鍵。 [1] 
大熊貓作為一種智商極高的哺乳動物,也有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吃母乳和跟着媽媽學習本領對幼崽來説,是最好的成長需要,再出色的飼養員也代替不了媽媽。大多數熊貓媽媽是很緊張自己的孩子,熊貓媽媽甚至都不讓幼崽爬過高的樹,也離開自己的視線太久的。
一般母貓帶崽需要1年甚至2年,才能斷奶。但為了儘快讓母熊貓進入下一年的繁殖計劃,基本上會在幼崽不到一歲的時候強制斷奶,很難不讓人懷疑是機構為了多生熊貓才造成這種悲劇。 [4] 
祿祿仔意外死亡事件暴露出的問題,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必要把祿祿仔的死亡當做一次全面的教訓,分析總結存在的各種問題,形成調查分析報告,從而作用於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改良。唯有如此,祿祿仔才不會白白丟了生命。
其實,在祿祿仔之前,也曾發生過大熊貓意外死亡事件。
2010年,我國租借給日本的大熊貓興興,在麻醉取精恢復過程中發生嘔吐,嘔吐物誤入胃內導致窒息死亡;事後,日本神户市按照合約向中國賠償50萬美元。2007年,中國贈予德國的大熊貓嫣嫣,則因腸梗阻死亡。事後有德媒指責柏林動物園管理不善,甚至有遊客喂嫣嫣烈性酒。嫣嫣死後,德國方面一直希望再租借大熊貓,但遭遇了異常艱難的談判。
國寶在國外意外而亡,令人痛心,我們指責管理者並索賠,都是應該的。那麼在我們自己國內,類似的教訓就更應該充分吸取了。更何況,祿祿仔是非因病死亡,離奇地“吊死”顯得更憋屈,也更應該被避免。連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教授黃炎都説,工作30多年,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情況,在大熊貓安全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疏漏。
祿祿仔的死亡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們不能過分苛責工作人員,更不能因噎廢食,取消一切丰容裝置。但個案雖是個案,瀕危的熊貓卻容不下這種偶然。無論如何,那些顯見的漏洞必須及時補上,存在隱患必須及時排除。否則,誰也不敢保證,類似的事情不會再次發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