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祿勸假杜鵑

鎖定
莖圓柱形,被微柔毛,多分枝。葉紙質,具短柄,葉片橢圓形,兩端急尖,基部下延,全緣,長枝葉柄長7—8毫米,葉片長2—3釐米,寬1—1.7釐米,短枝葉長3—6毫米,寬2—3毫米,兩面被柔毛,背面較密,側脈4對。
拉丁學名
Barleria luquanensis Tsu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禾本目Graminales
爵牀科 Acanthaceae
假杜鵑屬Barleria
祿勸假杜鵑
亞    科
爵牀亞科
蘆莉花族
亞    種
Barleria luquanensis Tsui
分佈區域
雲南,四川
中文學名
祿勸假杜鵑
是否人工栽培
海拔區間
400-1700(2000-2400)
中國植物誌
:70:065
[1] 
形態描述:莖圓柱形,被微柔毛,多分枝。葉紙質,具短柄,葉片橢圓形,兩端急尖,基部下延,全緣,長枝葉柄長7—8毫米,葉片長2—3釐米,寬1—1.7釐米,短枝葉長3—6毫米,寬2—3毫米,兩面被柔毛,背面較密,側脈4對。花苞片近圓形,葉狀,長寬1.5毫米,短柄約1毫水,無脈;2小苞片尖刺狀,叉開,背面被柔毛,上面凹下,被短柔毛;前萼裂片橢圓形,長13毫米,寬7毫米,先端急尖,具刺尖,邊緣有小齒,齒端具刺尖,後萼裂片長橢圓形,長19毫米,寬7毫米,先端漸尖,具刺尖,邊緣全緣,具糙伏毛,2大萼片外面被柔毛,內面無毛,兩側萼片線形,長7毫米,寬2毫米,先端鈍,外面被柔毛,內面無毛;花冠紫色,長2.4釐米,花冠管短,長約5毫米,兩面無毛,喉部擴大,長約10毫米,冠檐2唇形,下唇中裂稍寬,扁圓形,長9毫米,寬10毫米,餘4裂片近相等,廣橢圓形,上唇裂片稍狹,冠檐內面被稀疏柔毛,外面及喉外面被較密柔毛。能育雄蕊4,2大2小,2大雄蕊花葯並列,花絲長16毫米,基部被稀疏柔毛,着生於花冠管上部,2小雄蕊花葯頂端相連,下部叉開或成直線排列,花絲長3.2毫米,基部被稀疏柔毛,着生於喉基部,不育雄蕊長1.5毫米;子房長圓形,長3.5毫米,無毛,花盤杯狀,包被子房下部,花柱線狀,長22毫米,無毛,柱頭扁圓形,寬約0.5毫米,稍不等2裂。果未見。 [2] 
種中文名:
祿勸假杜鵑(變種)
種拉丁名:
Barleria cristata L. var. mairei Lévl.
海撥低限:
400
海撥高限:
17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內分佈:
雲南;四川
所在卷冊:
70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