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祭龍節

鎖定
祭龍節:因地域等原因,各地舉行日期不盡相同,但多半在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舉行。祭龍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殺豬宰雞,大祭則宰牛,祭禮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稱為“龍頭”的老人主持,祭壇設在“龍樹下”。各家各户自己置辦齊豬、雞、鴨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獻祭。祭時停產三日,祭後的第一個午日,各户派一個男性自帶酒肉去“龍頭”家聚餐,以示謝意。
中文名
祭龍節
節日時間
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
流行地區
藏族
分    類
大祭和小祭

祭龍節簡介

藏族先民和世界其它地區的先民一樣,經過了自己的童年時代,有過天真爛漫的幻想,獨特的思維方式,宇宙構想。其中他們的神靈體系就是建立在對宇宙構想之上的。他們認為整個宇宙分為三層:天上,地上,地下,也即是天界,地界,水界,相應地各個階層都有神靈統轄,掌管。天界為“贊”神,地界是年神,水界卻是龍神,他們共同執掌人世間福祿兇災,人們對這三類神靈既敬畏,又感激。在這種心理驅使下,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民俗事項,節日文化就是突出一例,在“贊”神,年神文化中的節日我們已作了介紹,那麼在龍神信仰基礎上產生的節日又是什麼?無疑祭龍節是最典型的實例。

祭龍節歷史傳説

據老人們講,很早很早以前,拉薩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湖泊。那時,每年的藏曆四月十五日,都會有一個屬虎的小孩被扔到湖中央——如今的龍王潭作為龍王爺的祭品。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個名叫果卡的國王統治了拉薩(如今拉薩北郊娘熱鄉的山上仍留有當時果卡國王宮殿的廢墟)。有一年,果卡國王對手下的大巨下令道:“今年的四月十五日祭龍日就要來臨,你們分頭去找一個給龍王做敬供屬虎的小男孩”。大臣們遵照果卡國王的旨意四處察訪。不久大臣們得知大喇嘛勒巴羅珠身邊有一個名叫布窮頓珠的小弟子是屬虎的,大臣們按照果卡國王的命令把布窮頓珠帶到了王宮。藏曆四月十五日那天,果卡國王遵循以往風俗把布窮頓珠扔到了湖中做了龍王的供品。過了很長一個時期,布窮頓珠卻突然來到果卡國王的王座面前,並請求果卡國王把心愛的公主嫁給他做妻子。果卡國王看到眼前的一切,既驚奇又不知所措,以為布窮頓珠是神,答應把公主嫁給布窮頓珠做妻子。從此以後,果卡國王頒佈新的法令:不再用屬虎的孩子扔進湖中做龍王的供品,而用上等食物做為供品扔進湖中。
祭龍王節的傳説還有一種説法,那即是如今的龍王潭,過去曾對修建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立了功,為了紀念這一舉業,人們對在龍王潭中修建了一座寺廟,稱之為“魯康”。寺廟裏供有龍王像,釋迦牟尼像,並且每年的藏曆四月十五日將上等的供品扔進潭內感謝龍王,祭奠龍王,年長月久,相沿成習。在一九三九年以前,原西藏地方的嘎倫們每年藏曆四月十五都要來到龍王潭舉行扔供品的祭祀。祭祀完畢,他們乘上牛皮船遊玩,拉薩及附近的百姓也在這天,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龍王潭,參加一年一度的向湖裏扔供品的祭禮。

祭龍節納西祭龍

納西祭龍的祭禮,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被稱為“龍頭”)主持,祭壇設在“龍樹下”,各家各户自己置辦豬、雞、鴨等祭物,由家中的男性前往獻祭。祭時停產三日,祭後的第一個午日,各户派一個男性自帶酒肉去“龍頭”家聚餐,以示謝意。
農曆二月初八,是納西族傳統祭龍節,分大祭、小祭。小祭年年舉行,大祭則在天災人禍,或久旱、洪澇、人畜瘟疫時舉行。祭龍節也稱“二月八”,現已成為納西族最熱鬧的節日,尤以三壩白地鄉最為熱鬧,當地納西族稱祭龍節為“朝白水”。節日期間,人們相約來到風景秀麗的白水台,首先殺雞祭天,祭祀各種神靈,然後進行歌舞表演和賽馬。近年來還舉行各種形式的東巴舞表演,豐富了節日內容。

祭龍節西藏拉薩

節日時間: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
盛行地區:西藏拉薩
節日來源:
龍專指布達拉宮北面龍王潭中的龍王。據説很早以前,拉薩是一個很大的湖泊。那時,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有一個屬虎的小孩被扔到湖中央祭龍。有一年,高僧勒巴羅珠身邊一個名叫布窮頓珠的屬虎小弟子被果卡國王投入湖中當了祭品,過了很長時間,布窮頓珠突然來到果卡國王面前,請求國王把公主嫁給他,國王以為布窮頓珠是神,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從此,禁止把屬虎的孩子扔進湖中作龍王的祭品,而改用上等食物作為供品擁進湖中。
慶祝方式:
這一天,拉薩市民都傳經傾城而出去龍王潭,往湖中拋撒佳餚供養龍王,並以劃舟、野餐、歌舞來娛悦龍王。

祭龍節哈尼民族

哈尼民族祭龍節:“祭龍日”是居住在雲南紅河南岸哀牢山一帶的哈尼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二月二日過節這天,以村寨為單位舉行祭龍游寨儀式。走在遊行隊伍最前的是彩紙糊的龍頭,接着是由男女青年簇擁着的由小夥子裝扮的姑娘,跟在後面的是哈尼羣眾。他們敲着鋩鑼、皮鼓,吹着巴烏,彈着四絃琴在村寨周遊。
舉行莊重的祭龍儀式 舉行莊重的祭龍儀式
節日來源有個傳説:很久以前,哈尼人從遠方遷徙到哀牢山定居時,這裏住着個叫奢得阿窩的山魔,它還豐一夥由虎、豹、豺狗修煉成的妖怪陪伴。山魔經常帶着一羣妖怪化裝成人竄到哈尼村寨,毀壞莊稼房屋,咬死人畜,還常常搶去小孩當食物,鬧得滿寨雞犬不寧。夭長日久,哈尼人的小孩被山魔害得所剩無幾,
眼看就要後繼無人。這時,人們委託和山魔有來往的咪谷給奢得阿窩説情,求他不要再來搶小孩。山魔提出每年二月一日送他一個姑娘作媳婦的要求。哈尼人委曲求全,被迫答應了條件,年復一年,哈尼人失去了許多天真活潑的姑娘。有個叫碑孃的寡婦,她有三個孩子,老大日則,老二努戈都是男孩,老三梅霜是個才滿16歲的姑娘。
這年輪到她家送姑娘,全家都很傷心,媽媽和兩個哥哥怎樣都不同意妹妹去送死。隨着限期來臨,碑孃的幾個孩子要求去殺死山魔,為姑娘們報仇。碑娘找鄉親們仔細商量後,於羊日這天,由日則和努嘎裝扮成兩個漂亮的姑娘,鄉親們抬着酒菜等貢品送往山魔踞的山洞。山魔瞧見人們這年仍然按時執行諾言,並多送來一個姑娘,顯得格外高興,馬上打發送貢羣眾回寨。接着,兩個姑娘假裝出逗山魔喜歡的樣子,擺宴勸他喝酒作樂,故意將其灌醉。待山魔大醉時,他們施展巧計,及時探得山魔致命的秘密。晚上,兩個姑娘趁山魔酒醉熟睡之時,迅速拔下它心窩上的白毛。山魔一聲驚叫,忽地坐起,可是因它的筋骨已經酥軟又馬上倒下。姑娘立即拔出隨身尖衞,殺死山魔,為哈尼人除掉了禍根。這時,躲在洞口外的鄉親們也裏應外合,一舉消滅了其它小妖。二旦二日(龍日)早晨,鄉親們聽到這個喜訊工敲着牛皮鼓,吹着巴烏,彈起四絃琴,唱起哈尼歌走出寨子,動烈地迎接日則和努嘎兩位英雄的勝利歸來。以後,為了永遠慶祝兩個英雄為民除害的重大勝利,哈尼人便在龍日這天,選兩個小夥子裝扮成姑娘,在鄉親們的簇擁下,敲鑼打鼓,遊村串寨,後演變為節日,一直流傳到如今。

祭龍節壯族祭龍

壯族祭龍節 壯族祭龍節
壯族“祭龍節”是馬關壯族人民的重要節日之一,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一至初三舉行。農曆二月初一,各個壯族村寨都要祭“龍神”,壯族通稱“弄遮”、“弄處”。
二月初一這天清早,每户出一男長者,先到村外龍山舉行祭祀,求龍神保護農事,風調雨順,萬物豐登。其法為在龍山內選定一棵樹幹高直、樹葉茂盛的大樹為祭祀對象,並在草叢中挑選未被踐踏過的新鮮茅草搓成繩索,將大樹圍攏打結,在樹腳搭一新台,把豬宰了切成塊,攤開芭蕉葉,盛上五碗紅糯米飯,放上五堆生豬肉、五雙筷、五杯酒、一隻銀鐲,擺設齊備後,主祭者唸誦經文,化錢三拜九叩。集體祭祀結束,各户分回一份豬肉,在門外搭好的新台再敬祭一番,但老者在門外祭祀時,其餘家人關門在屋裏靜候,待長者祭祀完畢,方許回屋備餐。
初二、初三兩天主要是祭本村的“農神”和“社穆神”。在“老人廳”或“土地廟”內主要是敬奉本村古代第一個開發者、為本村帶來第一顆五穀的王和保佑本村的“土地神”。“祭龍”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殺豬宰雞,大祭則宰牛。一般是以自然村為單位,每村2户輪流組織,負擔祭日所需要的費用和食物。有的村寨在祭龍期間還舞龍,舉家備清水一盆,當“龍”從門前經過,即將水潑龍身,龍身潑濕,才顯見風調雨順。 [1] 

祭龍節彝族祭龍

彝族祭龍節面具 彝族祭龍節面具
石屏花腰彝祭龍節,石屏縣大山深處,生活着一支人口極少的彝族支系:尼蘇。千百年來,他們穿着手工刺繡的衣服,喝着自家釀造的麥子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歡快的歌舞,他們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説,故事充滿對英雄的崇拜。每年春節後的第一個馬日,就是尼蘇人為紀念英雄阿龍而舉行的祭龍節,
山坡上的“小布達拉宮”。石屏,哨衝,水瓜衝。田野裏金黃的油菜花開得正豔,砍來的青松樹立在村口,各色彩旗在松樹上飄揚。村民們身着盛裝忙碌着手上的活計,孩子歡快地在土場上玩耍,小夥彈起了四弦,一身豔裝的花腰彝姑娘,站在村口。她們手抬竹筒酒,熱情的祝酒歌唱了一遍又一遍:遠方的客人,喝上一杯自家釀的麥子酒吧。
祭龍舞蹈 祭龍舞蹈
這裏是一個典型的花腰彝聚居地。村子裏居住的村民大部分是花腰彝。花腰彝的民居,是彝族地區特有的土掌房。村裏的土掌房依山而建,遠遠看去,彷彿一個縮小的布達拉宮。許多到這裏參觀考察花腰彝文化的人,形象地把它叫做“小布達拉宮”。小村周圍綠樹環繞,村內還保留有光緒年間建蓋的寨門。村裏人告訴我們,很多年前,水瓜衝整個村寨是用圍牆圍起來的,前後有兩個寨門,天一黑,便要關寨門。村裏所有的路,都用不規則的沙石鋪就,各家各户的豬雞牛等家禽家畜,悠閒地散着步。陽光灑在凸凹的石塊上,讓人頓時有了親切感。抬頭看土掌房,牆壁是用土砌起來的,而屋頂則用土夯築而成,泥土中再摻雜一些松毛或者蕨菜乾,以增加泥土的黏度。土掌房的屋頂很結實,上面可以晾曬穀物等,而整個村子的土掌房的屋頂幾乎家家相連,隨便上到哪一家的屋頂上,可以直接或順着梯子走上其他人家的屋頂,走遍全村。除了採光弱外,冬暖夏涼是土掌房的一大優點。

祭龍節漢族祭龍

端午節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這一天,主要有賽龍舟、祭龍、吃粽子、掛艾草、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活動 [2] 

祭龍節祭龍隊伍

舉行莊重的祭龍儀式 舉行莊重的祭龍儀式
2月10日,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馬日,張羅了一個月的花腰彝人,迎來了第一個“祭龍日”(彝語稱“咪嘎好”)。午飯後,一切早已就緒的花腰彝人,準備出發了。鞭炮聲一響,由水瓜衝、
莫測甸、水瓜衝上寨、坡龍山腳四個村的祭祀隊伍,從水瓜衝村口順着田間土路出發了。在他們的祭龍隊伍裏,走在最前面的,是彩旗隊,隨後跟着一羣手舉龍頭、斧頭、鐮刀等木雕的小男孩。幾個身着戲服、頭戴面具的男孩子,扮成孫悟空豬八戒和一些動物,他們在村裏老人的示意下,邊走邊追逐嬉鬧。大人也有扮相,不過他們扮演的角色,有一部分似乎來自漢文化。比如“老叟釣魚”、“蚌殼精舞”。
老人們用彩紙裱糊的龍轎、香案,在這支色彩斑斕的隊伍中格外顯眼。每副龍轎由兩個人抬,抬轎人叫做“龍子”,是從當年立春之前結婚的成年男子中挑選出來的。龍轎後,幾位穿着長袍馬褂的老人,神色嚴肅地行走着。他們是村中選出的“長老”,長老每個人手裏都提一個提籃,籃中裝滿香煙茶酒和糖果。一隊臉上塗滿油彩的小夥子,頭上紮了一朵大紅花,身穿彝家小褂,背上還插着羽毛、小旗。奇怪的是,他們的小旗上竟然寫着關羽。虎虎生威的小夥們,被稱為武士和將軍,他們一路走,一路舞槍弄棒,表演武藝。身着豔裝的婦女,謙和地走在隊伍後面。她們用彝語唱着古老的歌曲,調子聽起來不比平常,有一種嚴肅的意味。

祭龍節祭龍儀式

鎮遠縣舉行祭龍儀式 鎮遠縣舉行祭龍儀式
鞭炮聲中,數百人組成的迎龍隊伍,浩浩蕩蕩地沿着進村的公路向前走,每行一段,就要停下來表演。山坡上、田野間,站滿了觀看的人羣。龍樹就在水瓜衝村尾,但“迎龍”必須順着村子對面的鄉間公路,繞村子半圈。“迎龍”的過程大約用了兩三個小時,在這一段路途中,凌晨就外出“偷取”清泉水、到龍潭清洗神石的“龍若”們,回到了隊伍中,並把“龍福”(兩顆常年供奉在龍宮中的大鵝卵石)捧入“龍轎”中。離龍樹還有兩三百米的地方,熱鬧的隊伍停了下來。在一座小橋上,男子們圍成一圈,女性被隔在外圍,畢摩主持選出了最先進入祭龍場地的村寨。
喧天的鼓樂聲和鞭炮聲中,記者和所有的女性被攔了下來,安排從路旁的一條田間小道上返回村寨。驚異中,女記者被告知,這是祖先留下的規矩,女性不能進入祭龍現場,就算村中的女性也一輩子都不能走到“龍樹”下。夕陽下,田野裏的油菜花絢爛無比,行走其間的花腰彝婦女更加妖嬈嫵媚。而不遠處的那片樹林,在炊煙中顯得無比的神秘村旁茂密的樹林裏,一棵被稱為“龍神樹”的柏樹,就掩映在樹林間。這棵龍神樹有臉盆那麼大,枝幹筆直,樹葉繁茂。聽老人講,祖先最先供奉的龍神樹,非常粗大,要兩三個人手拉手才能環抱過來。可惜在1958年被砍掉了。如今這棵,是後來尋找到的,除了一些神秘的占卜外,還要看它長得好不好,乾不乾淨,有沒有鳥雀在上面做窩。林間還有一座供奉着“龍福”的小小碑亭,這座碑亭和土地廟一般大小,碑亭裏畫有一條龍和一隻虎,栩栩如生。祭龍儀式就設在碑亭前,碑亭前有一小塊空地,鋪着碧綠的松針。
祭龍開始時,老人們先把兩顆“龍福”從龍轎中取出,放入碑亭。在這個過程中,老人們對這兩顆“龍福”非常敬畏。接下來就是祭拜了,老人們把帶來的食品從籃子裏拿出來,供在碑亭前的松針上,然後點上香燭,整個林間縈繞着香氣。老人們依次向碑亭裏供奉着的“龍福”祭酒,然後跪拜。在“龍福”前,老人們神情莊重,每個人都顯得很虔誠。後來,村長告訴我們,在祭龍前,要殺一頭豬作為祭品,祭龍儀式結束後,豬肉按村子裏的户數平均分配,每一份配上用豬血染紅的飯糰和一把用花腰彝人的圖騰崇拜物馬纓花樹削制而成的木刀(意為驅魔避邪的武器),送到每一户人家,稱之為分龍肉。分到各家的“龍肉”會被留到撒秧苗時,祭獻秧田。

祭龍節神話傳説

丘北壯族祭龍節 丘北壯族祭龍節
英雄阿龍的神話傳説,在彝語中,祭龍稱“咪嘎好”,事實上,祭龍就是紀念傳説中彝族一位名叫阿龍的英雄。傳説中的阿龍,是一位武功出眾的英雄。他有六件寶物:鐵錘、銅鏡、鐵掃帚、鐵馬鞭、飛馬、彝書,十分了得。他以自己的武功高強,保護山村,保護人民。那時有七個妖魔變成美女,到處殘害彝民,鬧得彝家山村雞犬不寧。阿龍決心為民除害,他帶着六件寶物,告別鄉親,來到妖魔住的洞口,與羣妖血戰,終於把七個妖魔一一殺死。這七個妖魔到地府告狀,説阿龍平白無故害了他們。閻王聽信一面之詞,盜走寶物,把阿龍宰割,還把他的頭、手、腳、腰、心臟各丟朝一方。阿龍的頭髮變成了森林,心變成石頭,腰身變成土地,腳、手變成飛禽走獸,這樣使彝家有了森林、石頭、土地,人們墾殖為業,漸漸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為紀念犧牲自己、為民造福的阿龍,人們每年都要舉行祭祀活動,沿襲成俗。
崇拜老虎的花腰彝,彝族是一個古老、優秀的民族,有上百個支系。其中古羌後裔彝族尼蘇支系,因婦女的服飾以紅色和黑色為主色調,色彩豔麗、紋飾精美,腰帶上的繡飾格外精美而被人們美譽為“花腰彝”。全世界花腰彝人口僅有3萬多,在石屏的北部山區,世代生活着2萬多人,那裏的花腰彝,還保留着古樸傳統的生活方式。他們聚居的地方,離縣城有80公里,一路上,羣峯浩蕩,深谷騰霧,遠遠近近的山腰上,坐落着一個個小小的村莊。但我們要去的水瓜衝,卻是在大山深處的一個小壩子裏。在整個祭龍過程中,我們一直在隊伍裏問來問去,那些稀奇古怪的祭祀用品,武士臉上奇特的油彩等等,在這個古老的民族眼中,都有着深刻的含義。他們虔誠地祭拜着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阿龍,希望這位化身山川河流的祖先,能給他們帶來一年的好運,讓莊稼豐碩,人畜健康。我仔細觀察過祭龍隊伍中的各種扮相和油彩,花腰彝在祭龍的同時,沒有忘記他們的圖騰:老虎。武士的臉譜雖然看起來花裏胡哨,但幾乎每一個人的額頭上,都畫了一個“王”字。事實上,“祭龍”是彝族人民道德自律的一個標準,參加祭祀活動的男子為數不多,幾乎都是世代“清白”、道德品行俱佳的人。那些犯了錯誤的,離過婚的男子,是沒有資格去觀看的。在那片杜絕女性造訪的“神林”裏,供奉着什麼?它神秘而神聖。不止女性,村寨裏還有四十多歲的男子,從沒有踏進過“神林”一步。就連年幼的孩子,也沒有誰會到村邊的“神林”去玩。在整個採訪中,人們對祖先阿龍的崇拜,溢於言表,對神樹、神石的敬畏,更是畢恭畢敬。村裏的畢摩帶着一支隊伍,一家一户去誦經、唱花燈。鞭炮聲裏,人們唱着數百年的歌曲,重複着上千年的動作。

祭龍節祭龍體驗

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是滇東南壯家的祭龍節。二月三十這天,應壯族朋友李祥的邀請,來到距縣城 30 公里的壯鄉普者黑景區革雷瀑布景點革雷村過節。踏進友人的家,便有一股濃烈的香撲鼻而來,尋香而去,只見友妻站在灶前煎祭龍粑,見習期我進來,友妻笑眯眯地遞給我一個木凳,我未落座面前就落下了一把篩子,還沒有等我反應過來,啪一塊薄如紙,圓如月,黑如墨的龍粑被扔進了篩子裏。吃粑,嚐嚐壯家的祭龍粑。友妻滿臉掛着笑。面對這黑不溜秋的粑,我不知如何是好友妻看着我笑。李祥告訴我,這黑色的粑,是祭龍粑中味道貌岸然最好的粑,吃過的人,首先就要撿它吃呢。經朋介紹,我才知道,祭龍的前一天,壯家人都要煎一大瓦缸祭龍粑,其粑採用黃姜、火草、狗屁滕、茨菇、綠豆等十多訓植物葉、根、果汁配以上好的糯米麪煎制而成,所以有白、綠、紫等多種顏色,這黑得不堪入目的就是用狗屁滕汁配製的,它非旦沒有狗屁味,反而酥軟香甜,味居各色粑之上。朋友這樣説,我才放膽去吃,果真好吃。
龍舟爭霸賽祭龍儀式 龍舟爭霸賽祭龍儀式
第二天,天才麻麻亮,就聽村裏管事的喊:拉豬羅,拉豬羅。起牀後,見八九個人挑着一頭 400 斤重的大肥豬往村頭去。友人説:這是去祭龍山了,旦凡壯族村寨祭龍節一到,都城要在村頭的大龍樹下殺一大肥豬祭奠。因為好奇,我來到龍山上,只見習這些人,在一棵碩大的樹前點了香,一老者口中唸唸有詞。接着人們把豬殺了,取下頭,連同三摞祭龍粑置放在樹前,然後燒了香紙,紛紛磕了頭。接着把豬肉解小,
分成無數份堆,每堆都有豬頭肉,並且每堆都有一小枝那龍樹葉。每户人家取了一小堆肉,拿了那小樹枝回了家,把樹葉放置在供桌上,早晚磕頭祭奠。見習期了這些情景,我很納悶,李祥於是給我説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個壯族村了裏有個叫布駱駝的人,生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依天,二兒子依地,三兒子依龍。大兒子懶做活,二兒子漂游浪蕩,只有三兒子勤勞樸實。父親早逝,阿咪領着依龍強布打魚。一天,依龍在河裏捉到一條紅鯉魚,拿手回家後放進水缸裏養着。阿咪依舊織布,依舊打魚,不知過了多少日子。有一天,阿咪發現她織的布多了起來,有時娘兩面三刀都上山了,回家來飯菜被煮了,屋子收拾得乾乾淨淨。大兒子二兒子早出外不在家,大門鎖着,孃兒兩非常奇怪。一天晚上,依躲在樓上想看個究竟。試行深人靜的時候,只見水缸裏走出來一個貌若天仙的姑娘。姑娘在堂屋心裏舒展了一下腰身,就坐到織布機前強起了布。依龍趕忙去拉着姑娘問:你是誰?姑娘一驚,已知不能走脱,便説:我是龍王的女兒,因為貪玩誤入河道被你捉來,為感激你母子……依龍立及叫醒了媽咪。阿咪聽了兒子的述説,拉着姑娘的手要她做兒媳婦。龍女答應了。成婚後,天旱無雨,一年、兩年滴雨不下,河水乾了,大地裂開了。龍女説:要得雨只有去求龍王父親了。村民一致懇求依龍跟龍女去求雨。依龍和龍女不到龍宮,龍王見習期失蹤的龍女回來了,又帶來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女婿,龍王很高興,聽説人間大旱,龍王即命布雨神布雨,龍女和依龍告別龍王龍母回到村裏。這時候傾盆大雨下個不停,山河咆哮了。龍女又跑回龍宮責問龍王,龍王查問,知是布雨龍戀着龍女,龍女又嫁了依龍,便從中搗了鬼。龍王一怒之下斬了布雨龍另派了行雨龍。停了,可依龍被套大水沖走了,水落時屍體掛在村腳一棵大樹上,這一天正是農曆三月初一第一個屬龍日。為紀念依龍,也為祭龍求雨,後人就確定這一天為祭龍節,有的提前一天祭,即屬龍日祭龍。祭龍這一天,壯家男男女女,不準做活,不準打傘戴帽子,然而,少男少女們卻無拘無束地唱姑娘。滿田野裏,滿山坡上,一對一對,坐着的站着的,行走着的,有的細語輕歌,有的攜手慢步,實可謂一道壯鄉獨特亮麗的風景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