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祭虞部張員外文

鎖定
《祭虞部張員外文》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祭虞部張員外文
作    者
韓愈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祭虞部張員外文作品原文

祭虞部張員外文
維年月日,愈等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於亡友張十三員外之靈。嗚呼!往在貞元,俱從賓薦。司我明試,時維邦彥。各以文售,幸皆少年。羣遊旅宿,其歡甚焉。出言無尤,有獲同喜。他年諸人,莫有能比。倏忽逮今,二十餘歲。存皆衰白,半亦辭世。外纏公事,內迫傢俬。中宵興嘆,無復昔時。如何今者,又失夫子。懿德柔聲,永絕心耳。廬親之墓,終喪乃歸。陽暗避職,妻子不知。分司憲台,風紀由振。遂遷司虞,以播華問。不能老壽,孰究其因。託嗣於宗,天維不仁、酒食備設,靈其降止。論德敍情,以視諸誄。尚饗。 [1] 

祭虞部張員外文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卒後諡“文”,世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韓孟”。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3955頁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