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祭日

鎖定
祭日,拼音jì rì,古代重要祭禮之一。天子於每年春分設大壇祭祀日神。
中文名
祭日
拼    音
jì rì
釋    義
古代重要祭禮之一
來    源
華夏先民對日神的崇拜

祭日詞語釋義

古代重要祭禮之一。天子於每年春分設大壇祭祀日神。
管子·輕重己》:“冬盡而春始,天子東出其國四十六里而壇,服青而絻青,搢玉揔,帶玉監,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日。”
《禮記·祭法》:“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 鄭玄 注:“王宮,日壇也。日稱君,宮壇,營域也。” 孔穎達 疏:“王,君也。宮,亦壇也。營域如宮也。日神尊,故其壇曰君宮也。”
《史記·封禪書》:“祭日以牛。”
《史記·孝武本紀》:“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則衣紫及繡。” [1] 

祭日祭日簡介

祭日活動由來已久,源於華夏先民日神的崇拜。夏商周三代都有祭日的傳統。夏尚黑,祭日在日落之後;殷尚白,選在紅日當頂時舉行;周尚赤,習慣於早晨和黃昏時祭日,此時太陽皆呈紅色但周代以“天”為最高神,日神品位下降,只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時節進行祭祀。特別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祭日於郊外,儀式隆重。遇有日食,瞽人樂官進鼓擊之嗇夫馳騁取幣以禮天神,庶人奔走供救日食之百役,上下一致奔走救日。這種儀式,在解放前某些地區依然留存。
祭日的另一個解釋是“祭祀或祭奠的日子”,譬如人們習慣把清明節稱作“祭日”。 [2]  而人們通常説到的紀念某人去世的日子應為“忌日”,也叫“忌辰”。

祭日英文翻譯

festa; fete-day; gala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