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祭天

(古代的祭祀儀式)

鎖定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儀式。起源於上古時期。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過祭天來表達人們對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祭天禮複雜而完整,主要過程包括迎神、行禮、進俎、初獻、亞獻、終獻等。冬至祭天盛於唐宋,明清間更為隆重尊崇,並且逐漸流傳至民間,演變為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稱為“祭冬”或“拜冬”。無論是官方祭天還是民間祭祖都表達了向上天祈求風調雨順、豐衣足食的樸素願望。 [1-2] 
中文名
祭天
節日時間
冬至
節日起源
上古時期,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
節日意義
表達人們對於至高神上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
釋    義
祭祀上天
主持者
天子

祭天儀式

北京天壇圜丘 北京天壇圜丘
儀式的第一項是迎神,燔柴爐內升煙火,表達了將人間敬天之意傳於上天的寓意。皇帝至昊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禮,後至祖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後,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迎神後為奠玉帛,即向天神、祖宗進獻玉、帛。行禮時由太常卿導引皇帝盥洗後至神位前行三上香禮,執事官向皇帝呈進玉帛。皇帝至上帝及祖宗牌位前行敬獻禮儀,鞠躬拜興後回拜位。第三個步驟是進俎,內贊奏升壇後,皇帝在導駕官陪同下到主位、配位前進俎,進俎畢皇帝復位。接下來行初獻禮。皇帝先至爵洗位受爵、滌爵、拭爵、進爵,而後升壇至酒尊所,執爵官以爵進皇帝,皇帝到主位前跪獻爵,行三上香禮,同時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讀畢樂起。 [2] 
初獻之後行亞獻和終獻禮,除了不宣讀祝文外,程序與初獻基本相同。終獻以後,行飲福受胙禮,光祿寺官員奏飲福酒,奏受胙,皇帝行禮後拜興回位。祭天為大祀之首,按祖制一般為皇帝親祭,但王朝後期,天子多怠政,連祭天禮亦遣官代祀。官員行禮時,儀式大為精簡,其中飲福受胙禮擱置不行,寓意只有天子能接受上天所賜之福。飲福受胙後徹撰送神。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掌祭官捧撰,皆送到燎爐焚燒,皇帝至望燎位觀看焚燒祭品,內贊奏禮畢,祭天大典正式結束。 [2] 

祭天歷史背景

文獻《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 魯 郊何以非禮?天子祭天,諸侯祭土。” 何休 注:“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於郊。”《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贊》:“本以 休屠 作金人為祭天主,故賜姓 金氏 雲。”《儀禮·喪服》“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漢 鄭玄 注:“及始祖之所由出,謂祭天也。”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 漢 世祭天於其上,名之為 皇天原 。”漢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古代先民眼中,天地哺育眾生,是最高的神。祭天儀式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歷代王朝都由天子來親自主持祭天儀式,祭天的祭壇一般為圓形(稱為“圜丘”),寓意天圓地方。在儀式上須誦讀祭文、奏雅樂,並焚燒祭品,以表示人們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貢獻給天,作為對天滋潤萬物的一種報答。 [1] 
在漢族傳統社會中,節氣日形成了眾多慶賀禮俗,而其中最高的祈禱儀式則是天子舉行的祭天禮,於每年冬至日舉行,由皇帝代表萬民蒼生向上天祈求天下安泰、萬物豐收。冬至祭天之前,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涉及到封建王朝的各個部門,內容主要包括擇日齋戒、習儀、省牲器、告廟、有司陳設等。《左傳》記載:“禮,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古代祭祀日期的選擇一般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明代則由欽天監選定,並製作成冊,交由太常寺卿於上一年十二月朔日上奏皇帝,再由皇帝遍告有司及天下百姓。《禮記》有言:“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即是指祭祀之前的齋戒活動。 [2]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圜丘祀天”與“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稱為“郊祀”。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圓。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來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內着袞服(飾有日月星辰及山、龍等紋飾圖案的禮服),頭戴前後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間插大圭,手持鎮圭,面向西方立於圜丘東南側。這時鼓樂齊鳴,報知天帝降臨享祭。接着天子牽着獻給天帝的犧牲,把它宰殺。這些犧牲隨同玉璧、玉圭、繒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點燃積柴,讓煙火高高地升騰於天,使天帝嗅到氣味。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隨後在樂聲中迎接“屍”登上圜丘。屍由活人扮飾,作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屍就坐,面前陳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種盛放祭品的禮器 。這時先向屍獻犧牲的鮮血,再依次進獻五種不同質量的酒,稱作五齊。前兩次獻酒後要進獻全牲、大羹(肉汁)、鉶羹(加鹽的菜汁)等。第四次獻酒後,進獻黍稷飲食。薦獻後,屍用三種酒答謝祭獻者,稱為酢。飲畢,天子與舞隊同舞《雲門》之舞,相傳那是黃帝時的樂舞。最後,祭祀者還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屍賜福於天子等,稱為“嘏”,後世也叫“飲福”。天子還把祭祀用的牲肉贈給宗室臣下,稱“賜胙”。後代的祭天禮多依周禮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事。
北京天壇祈年殿 北京天壇祈年殿
周朝之後,特別是漢代起儒家思想佔據統治地位後,歷代王朝皆尊崇周禮,因此祭天儀式也基本按照周代的方式進行。不過隨着社會的發展,在流程、器物等方面仍有增減。
秦代祭天的有關資料甚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禮。秦以冬十月為歲首,郊祀就在十月舉行。
漢高祖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負責。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禮,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輪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前32 年)在長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個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這是漢代南郊祭天之始。後漢在洛陽城南建圜丘,壇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天地之位,下層分設五帝之位,壇外有兩重圍牆,叫做“壝(Wéi)”。漢代時期冬至又稱“冬節”,官府舉行要“賀冬”儀式,社會上流行“拜冬”之禮。《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一天官方例行放假,商旅停業,舉國休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百廢待舉,政務繁冗,規定一年只有三天假期,分別為元旦,皇帝的生日(萬壽節),還有冬至,並稱三大節,冬至日的意義可見一斑。 [2] 
五胡亂華之後,華夏文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郊祀制度也受到一些影響。中國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祭天雖採漢制,但常有民族傳統禮儀摻入。南北朝時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廟,都不用犧牲,而用果蔬。齊代開始,圜丘壇外建造屋宇,作為更衣、憩息之所。舊制全用臨時性的帷帳,南齊武帝永明二年(483 年)始用瓦屋。
唐代祭天禮除了延續前代禮儀之外,皇后也開始參加,顯示了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
皇帝祭天時穿着的禮服--袞冕 皇帝祭天時穿着的禮服--袞冕
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後,要在皇城門樓上舉行特赦儀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靈宮祖宗神像前行“恭謝禮”。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 年),改變圜丘禮制,定每年孟春正月合祀天地於南郊,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蓋祭壇。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在正陽門南按南京規制營建大祀殿,於永樂十八年(1420 年)建成,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改變天地合祀制度,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至此,祭天典禮已發展至最完善時期。
1913年冬至,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北京天壇舉行祭天儀式,這是中國最後一次祭天儀式。此後隨着袁世凱稱帝失敗,祭天被視為“封建帝制”的產物而被終止。

祭天道教祭典

祭天辭歲

台灣地區在小年夜晚上23時過後拜天公,小年夜23時,其實就是除夕的子時,是為“辭歲”。有人則認為向天公辭歲,為了表示尊敬,越早拜越好,甚至提早到早上拜。

祭天賀正

大台北地區通常不辭歲,而是在除夕夜的23時拜天公,意思是在正月初一的子時即向上天慶賀新年的意思,是為“賀正”。現代社會工商繁忙,許多人改為正月初一的一大早去天公廟,或各大奉有玉皇大帝的廟宇祭拜。

祭天玉皇寶誕

正月初八日的的23時拜天公,意思是在正月初九的子時就祭拜,有些人在家中未設有神桌,而不在家中祭祀玉帝。或者因為家族習慣,而改在正月初九早晨到廟堂以鮮花、水果祭拜。

祭天神位

北台灣一般不設神位,只是口頭呼請玉帝降臨,或有人在香爐上貼一紅紙,上書“玉皇上帝”或“昊天上帝”。南台灣則流行一種名為“天公座”的神座,是一種紙紮祭品,為寶塔或祠堂等樣式,內中書有“玉皇上帝”或者“上蒼”,有時還附設有“三官大帝”、“北斗星君”、“南鬥星君”,須在燒紙錢時一併焚化。

祭天祭品

近年提倡環保以及佛教影響下,有主張玉皇上帝乃上天高真,素食不葷,一般僅準備鮮花素果,水果忌釋迦(又稱番荔枝,此水果貌似釋迦牟尼佛頭像,對其不敬)、番茄番石榴(古説番茄、番石榴兩者因常隨人類如廁後而遍生,視為不潔)。
台灣民間信仰多半認為,地位高的神明是素食者:如玉帝、三清、三官等,但隨扈的神將神兵就是肉食者。故祭祀玉帝,可用新年應景之糖果、水果、糕餅,多半是年糕發糕桂圓米果、麻粩、寸棗生仁糖冬瓜糖等敬奉,不同於眾神用清茶奉祀,祭祀玉帝多半會以龍眼乾煮成的桂圓茶;或者蜜餞煮成的四果茶。
較為虔誠的祭典儀式,會架設“天公桌”(天台),即是以一神桌置於數條長凳之上,使之看起來更高,並鋪上桌布,兩側各擺上甘蔗一節,上纏“篙錢”。再以一張一般神桌置於下方,稱為“下桌”。“天公桌”上不得擺設葷食,“下桌”乃供應護衞的神將神兵,故可以擺設牲禮。
供品既設,燒香點燭、並焚燒紙錢,在北台灣,除了壽金、刈金、福金、大百壽金四色金之外,加上天尺金、叩答恩光金、盆金、篙錢等,祈求一家平安,萬事如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