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票補

鎖定
票補是在線下渠道作為唯一售票渠道時,製片方拿出一部分預算來做促銷,目的是在影院上線的前幾天內拉動票房增長 [1-2] 
2018年9月,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於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含影院線下售票 [1] 
中文名
票補
釋    義
在線下渠道作為唯一售票渠道時,製片方拿出一部分預算來做促銷,目的是在影院上線的前幾天內拉動票房增長

票補相關新聞

2018年9月12日,有消息流出,關於電影發行有幾項新政策推出,其中包括不再允許有“票補”,網上售票平台的手續費限價、沒拿到龍標的電影無法預售、售票平台結算週期縮短。
1、 發行方、製片方、院線方不允許進行網絡售票平台補貼投放,銷售價不能高於結算價,也不能低於最低票價。
2、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原來通常是2-5元不等),其中系統服務商收取1元,網絡售票平台收取1元,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3、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無法開展預售。
4、線上售票商對影院的結算週期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時結算 [3] 

票補主要影響

如果上述政策為真,近年來依靠票補帶動的大量9.9元、19.9元的低價票不能出現在所有線上售票渠道。並且線上票補成為歷史,而這最也對預售票房產生一定影響。除此之外,貓眼、淘票票等線上平台以及影院也都受到影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