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祥雲橋

(太原市祥雲橋)

鎖定
祥雲橋,汾河“祥雲橋”西起太原市新晉祠路,東接龍城大街,全長1490米,橋樑標準寬50米,雙向八車道,設計車速為每小時60公里。建成後,將成為省城南部連接汾河兩岸的重要通道。由於開工之日恰逢奧運火炬在太原進行傳遞,因此此橋被命名為“祥雲橋”。該橋在2008年6月26日開工,2010年10月1日竣工通車。 [3] 
中文名
祥雲橋
始建時間
2008年6月26日
投用時間
2010年10月1日
所屬地區
太原市
長    度
1490 m
寬    度
50 m

祥雲橋建設歷程

祥雲橋實拍
祥雲橋實拍(4張)
太原市2008年城建重點工程汾河“祥雲橋”,於2008年6月26日上午開工興建。 [1] 
2023年6月,太原市政建管中心橋樑管理所已經順利完成祥雲橋主橋荷載試驗,後續將繼續對祥雲橋引橋及匝道橋實施荷載試驗。 [2] 

祥雲橋橋樑設計

太原市祥雲橋,位於太原市機場路上,跨越汾河。機場路為城市I級主幹道,設計速度採用60km/h。工程主線橋樑全長:1490 m,主橋跨徑佈置 :36.6+57+155=248.6 m,橋寬50m,南、北兩側各設一座全互通立交,立交佔地630畝。
汾河具有中國北方河流的特點:寬廣平緩,大氣質樸。結合橋位處視野開闊的地理特點,創造性地使用空間三根曲線塔柱組成的索塔結構,塔柱間通過水平連桿使結構受力得到平衡。三塔造型是對“三晉大地”的一種表象性總結,提升了橋樑的地域性特徵。
祥雲橋最主要的特點在於由三根呈空間曲線佈置的鋼塔柱構成的塔型,在塔頂處通過鋼塔帽將三塔柱聯接在一起;各塔柱間由20道水平聯結系聯成整體,其建築造型獨特優美,受力合理。
祥雲橋在施工過程中進行了全過程的施工控制,確保受力和線形滿足要求。成橋後進行了荷載試驗,證明了結構性能符合設計和使用要求。 [4] 
祥雲橋 祥雲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