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祥溪林場

鎖定
創建於1960年1月14日,定名廈門市同安縣國營祥溪林場,1962年6月更名同安縣祥溪林業墾殖場,1969年,改為同安縣祥溪林場,1978年收歸市林業局管轄,定名國營廈門祥溪林場。場址設在蓮花鄉後埔村的水吼。設水吼、上陵、河溪3個工區和5個生產點。場部下屬人秘、生產、計財3個股以及林業公安派出所。
中文名
祥溪林場
外文名
祥溪林場
創建時間
1960年1月14日
經營總面積
8.2萬畝
職工總數
66人

祥溪林場基本信息

建場初期規劃經營總面積8.2萬畝,實際經營面積3.15萬畝。1989年9月,由同安縣人民政府發給山權證面積3012畝、林權證面積29650畝。職工人數80餘人。1961年來自農村的部分職工離場回鄉務農,最後穩定在40人左右。1971年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勞動鍛鍊,從同安城關安插知青50人,1976年又陸續回城20多人,至1995年職工總數66人(幹部16人、工人50人、其中合同制工人5人)、家屬24人,合計總人口90人。
1995年總經營面積3.12萬畝,其中林地面積2.95萬畝、非林地面積0.17萬畝。在林地面積中,有林地2.69萬畝、灌木林地0.12萬畝、未成林地0.11萬畝、苗圃地0.004萬畝、無林地0.026萬畝。在有林地中,杉木林0.41萬畝、馬尾松1.9萬畝,雜木林0.30萬畝、經濟林0.08萬畝。
建場至1995年,國家總投資456.3萬元,其中林業生產131.2萬元、建安工程141萬元、科研經費6.9萬元、多種經營49.5萬元、事業管理費127.7萬元。
人工造林保存面積2.15萬畝,蓄積量7.82萬立方米。1995年底全場活立木總蓄積量10.36萬立方米。1970年開始進行撫育間伐、低產林改造,至1995年共生產木材2.5萬立方米。
辦場35年間,開設防火線65公里,其中生土帶40公里、林帶25公里,平均每千畝有林地2.4公里,全場設7個防護點。1986~1987年連續被福建省政府授予護林防火先進單位稱號,至1995年止,已連續11年無森林火災。

祥溪林場發展近況

現有林區道路23公里,配有小吉普車1部、摩托車3部。建安工程總面積9743平方米(辦公樓1座、職工住宅5座,計2500平方米);現有茶園83畝、果園285畝(其中龍眼90畝、柑橘25畝、蜜柚等170畝)。還種有花竹林150畝、油茶330畝。改革開放以來,聯合興辦松香廠1座,規模年產500噸,實際年產200噸;合資經營石材廠,規模年產2.4萬平方米,實際年產1萬平方米,創建車木廠1座,正籌備投產。1989年在同安城關興建1幢林工商綜合大樓,面積2160平方米。
建場以來,先後與省林科所、南京林業大學、省林木種苗總站等單位合作開展多項林業科學試驗,取得較好成效。其中與省林科所引種140餘品種,現保留90個品種,獲推廣近20個品種。1983年被省林業廳授予杉松混交、火力楠、母生栽培技術推廣三等獎。1987年獲林業科技先進單位稱號。同年,被評為省林業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