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祠官

鎖定
祠官,漢語詞語,拼音是cí guān,釋義是掌管祭祀之官。
中文名
祠官
拼    音
cí guān
注    音
ㄘㄧˊ ㄍㄨㄢ
釋    義
掌管祭祀之官

目錄

祠官解釋

掌管祭祀之官。 [1] 

祠官出處

《史記·孝武本紀》:“有司與太史公、祠官寬舒等議:‘天地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祀后土,后土宜於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太牢具,已祠盡瘞,而從祠衣上黃。’”和“令祠官寬舒等具泰一祠壇,壇放薄忌(指謬忌)泰一罈,壇三垓。”
《史記·孝武本紀》:“乃命祠官進畤犢牢具,五色食所勝,而以木耦馬代駒焉。”
《史記·孝武本紀》:“至東泰山,東泰山卑小,不稱其聲,乃令祠官禮之,而不封禪焉。”
《史記·孝武本紀》:“入壽宮侍祠神語,究觀方士祠官之言,於是退而論次,自古以來用事於鬼神者,具見其表裏。”
《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常以鬼神難徵,淫祀無福,乃詔有司罷諸祠官不合典禮者。”
唐·杜甫《橋陵》詩:“宮女晚知曙,祠官朝見星。”
宋·宋祁《禮局致齋》:枌榆秋報漢家壇,齋誓先朝令不刊。抱蕝一身依禮署,飯蔬三日屬祠官。
王國維《觀堂集林·<齊魯封泥集存>序》:“郡縣屬官如水丞、平丞、陶丞,餘官如司空、祠官、橘監、發弩、兵府、治府皆班《表》、馬《志》所未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