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道碑亭

鎖定
神道碑亭,又稱小碑樓。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頂,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在碑上建造房屋覆蓋以保護碑體,凸顯碑的重要性,成為碑亭。碑亭建築在很多類型的古建築羣中都存在,例如寺觀、陵墓。其主要功能是歌頌捐建寺觀者和墓主人的事蹟功德,或書寫墓主人的廟號、諡號或廟諡。明清時期的帝王陵寢中,除功德碑亭、神道碑亭外,部分明樓也是碑亭形式。 [1]  一般建在宮門前的正中神道上或在三路三孔橋之北,或在之南。
中文名
神道碑亭
別    名
小碑樓
造    型
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頂

神道碑亭建築位置

清代陵寢神道碑亭共十二座,其中帝陵中有九座,後陵中有三座。神道碑亭的經營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到民國四年(1915年),綿延庚續近300年。各陵神道碑亭位置雖均位於隆恩門前廣場一區,但“陵寢與山水相稱,難概同”,結合地勢各陵也有不少的差異,特別是自道光帝的慕陵之後,陵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劉敦楨先生於《清西陵》一文中也曾提出“帝陵建築,依其分佈情況,可以神道碑亭為中心,劃為前後二部。後部自碑亭以北至寶城寶頂,為陵之本體,雖各陵施設,偶有異同,而大端要不可易。惟碑亭以南者,繁簡殊懸,極不一律。”考各陵規制,僅就隆恩門至龍鳳門(或牌樓門)段這一空間而言,中軸線主要建築序列隨着帝陵規制的變化表現為諸多不同。 [2] 
從陵前序列來看,除東西二陵主陵外,自牌樓門至隆恩門的建築序列逐漸縮減,此區間建築間距離也大體呈縮小趨勢,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清代陵寢規制的不斷精簡。尤其在慕陵縮減陵制後,牌樓門(或龍鳳門)至神道碑亭距離大幅縮減,神道碑亭於陵前序列的地位更加凸顯,成為陵寢序列的第一座殿式建築。慕陵、惠陵、崇陵三陵神道碑亭更是位於三路三孔橋與牌樓門中點位置,更加凸顯出神道碑亭的特殊性。 [2] 
神道碑亭在隆恩門前廣場的位置變化主要表現為其與三路三孔橋的位置關係。東陵孝陵神道碑亭前設三路三孔橋,而景陵及其後三陵,三路三孔橋置於神道碑亭之後,隆恩門之前。西陵泰陵、昌陵則採用了孝陵的做法,而慕陵、崇陵則延續了景陵的做法。這兩種做法多結合山水之勢,因地制宜,也反映出清代陵寢“陵寢于山水相稱,概難同”的指導思想。 [2] 

神道碑亭建築形制

清代陵寢神道碑亭的建築形制特點大體相似。均為重檐歇山式建築,三間三進式正方形平面,內置龍幅碑一座。 [3] 

神道碑亭木作

神道碑亭平面方形,每面各顯三間,柱網規整,由十二根檐柱構成,室內無柱,採用童柱升高構架的做法。即於碑亭四角轉角處搭置抹角梁,上置墩鬥承接童柱,柱頂承接上檐角科斗栱,分別有天花梁(枋)、走馬板、承椽枋、圍脊板、上檐大額枋等構件與童柱相交。周圍檐擺安斗栱。下檐重昂五踩斗栱,上檐單翹重昂七踩斗栱。 [3] 
屋面樑架為連下檐七檁式構架。上檐以挑檐檁、正心檁、金檁、脊檁搭接正面檐椽,兩山面於檐檁約一步架處置踩步金,搭接山面檐椽,踩步金上承脊檁,下施同向趴梁扣搭於正心檁之上。山面施草架柱,釘博縫板、山花板封堵,山花板雕刻結帶圖案。下檐以承椽枋承四面椽條。椽條下為圓頭檐椽,上為方頭飛椽。屋面轉角處置角梁,上下檐角梁老角梁頭做霸王拳,仔角梁頭安套獸。 [3] 
室內置井口天花兩處。下檐天花僅一井寬度,天花外側以下檐斗栱承接,內側以天花梁(枋)承接。上檐天花由上檐斗栱承接,由支條、天花板、帽兒梁等構件構成。 [3] 

神道碑亭瓦石作

神道碑亭下置方形須彌座台基,由數層青白石疊砌而成,裝飾十分簡潔,僅於束腰和圭角處雕刻紋飾,束腰飾以椀花結帶紋樣,圭腳轉角處線雕如意雲。須彌座四向正中出青白石垂帶踏跺,垂帶石下三角形部位填以象眼石。
牆身以磚牆包砌四面檐柱,由下鹼和上身兩部分構成。下鹼以青磚疊砌,磨磚對縫,四角及洞口處置角柱石,上施腰線石和壓面石,於柱根處置透風磚。上身糙磚灰砌,外抹麻刀灰,室外側提刷紅漿,室內側飾黃色土漿,綠剪邊,裏外皮均退花鹼。牆體頂部外側做籤尖,內做抹灰八字。四向正中開雙心券門,安直欞木門扇和月光窗。碑亭室內為尺二方磚墁地。 [3] 
屋頂頂覆黃色琉璃瓦,上檐戧脊及下檐角脊檐角處均置仙人及五跑小獸,山面小紅山做排山勾滴。檐口處瓦當及滴水正面飾行龍紋樣。神道碑亭四周向外做散水,南北兩側連接御路,御路中間鋪大塊中心石,兩側做條磚或方磚十字縫甬路,最外側牙子石收邊,並於御路兩側設散水。 [3] 

神道碑亭神道碑

神道碑亭內立碑一統,曰“神道碑”。主要有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下承以水盤。 [3] 
“龍蝠”碑座通體由大件青白石雕刻而成。頭部向上揚起,形象似龍,無角,眉額寬厚,唇下一排整齊的上齒。腹部緊貼地面,四足肌肉發達,脖頸處刻頸下逆鱗,後有三尾。背甲形似龜甲,以六邊形為基本單元,外圍飾以“L”形,龜背的正中施連續圓珠並延伸至尾步。背甲上承以長方形碑擔,與碑座連為一體,各面皆為素面。 [3] 
碑身呈扁立方體。碑身與碑首和碑座相接處均作內收金邊處理手法,使得整個碑身視覺上脱離於碑座和碑首,結構關係十分清晰。碑體四角均抹斜角。碑陽刻字,其餘三面素面。碑文從右至左分別為蒙、滿、漢三體文字,內容為所葬皇帝全稱,即廟號、諡號和廟諡。碑文共六列,漢文居左,共兩列,閲讀順序自右至左,列右側十二字,左側十一字。中間兩列為滿文,右側兩列為蒙文,形式同漢文。碑文左下角刻嗣皇帝尊親之寶。 [3] 
碑首雕刻六條相互攀附纏繞的龍,碑左、右側各有三龍首並列向下,長角於頭頂突起豎直向上,上齒緊銜碑頸上檐。龍身遍佈鱗紋,背鰭突起。正面兩龍龍爪於額題上方捧託寶珠,下託以雲紋。寶珠下方為方形碑額,陽面以滿、漢、蒙三種文字陰刻“大清”二字,陰面留白。碑頸是碑首最下的部分,飾上大下小兩排整齊密集的祥雲,空白處飾水紋。碑頸不僅把碑首與碑身在視覺上分開,又使龍首的立體效果很好的呈現出來。神道碑下置長方形水盤,由四塊青白石板組合而成,“龍蝠”前後左右各一。滿刻海水江崖,四角刻魚、蝦、鱉、蟹水族。 [3] 
參考資料
  • 1.    張宇梁.中國古代帝王陵寢中的碑亭建築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13:3
  • 2.    孟曉靜.清代陵寢神道碑亭建築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8:45-46
  • 3.    孟曉靜.清代陵寢神道碑亭建築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