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

鎖定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常用的有局部腦血流的斷層顯像法或非顯像測定法,腦平面和斷層顯像法,以及腦池顯像等項目。隨着斷層顯像儀器、技術及放射性藥物的發展,近幾年在高技術領域發展了用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儀(PECT)進行的腦代謝顯像及神經受體顯像,使得諸如腦的局部葡萄糖代謝、蛋白質代謝、受體密度等與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密切相關的課題,可採用核醫學的分子生物學顯像法進行活人腦的研究,並具有對多種神經、精神疾患進行早期診斷的價值。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主要包括腦血流灌注(rCBF)顯像、腦代謝顯像、中樞神經遞質和受體顯像、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以及腦脊液顯像。
名    稱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
所屬分類
放射性核素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正常值

(1) 局部腦血流斷層顯像正常所見:正常人大、小腦皮質、基底神經節、丘腦和腦幹等灰質結構的血流量高於白質,呈現為放射性濃集區。白質和腦室部位的放射性明顯低下。左、右腦組織的放射性分佈基本對稱。 (2) 腦池顯像正常所見:正常人於注藥後1h見小腦延髓池像,3-6h後各基底腦池相繼顯像,呈向上的三叉形,其底部為基底腦池和四疊體池,中央為胼胝體池,兩側為外側裂池,其間空白區為側腦室。24h各基底池影消失,放射性向大腦凸面集中,形如傘狀,以上影像兩側基本對稱。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臨牀意義

異常結果: 一、局部腦血流斷層顯像 (1) 缺血性腦血管意外的診斷:① 腦梗塞,病變部位的放射性明顯低於健側相應部位,γCBF的陽性率接近100%。在發病2-3天內,病變區尚未形成明顯的結構變化,故XCT和MRI常不能顯示異常。本法對腦梗塞的早期確診、病情估計和預後判斷有較高的臨牀價值;②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起病突然,症狀消失快,當症狀消失後,XCT和MRI的陽性率僅為25%,而γCBF顯像可發生50%的TIA患者腦內仍有缺血性改變,及時發現和治療這種慢性低灌注狀態,對預防腦梗塞有重要意義。 (2) 癲癇病灶的診斷:癲癇發作時,病灶部位的γCBF有明顯增加,而在發作間期又見減低,陽性率可達60%,遠高於XCT(25%)。本法對癲癇病灶的定位診斷有重要價值,可作為手術治療的依據。 (3) 對腦瘤的診斷價值:本法對腦瘤的診斷陽性率與XCT近似,其獨特價值在於:① 可根據腦瘤濃集放射性的多少,即血流量的多少判斷腦瘤的惡性程度,除血運豐富的腦膜瘤外,腦瘤的血流量隨惡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② 監測腦瘤的復發:腦瘤經手術治療和放療後,若γCBF再次提高,提示腦瘤復發;若γCBF減低可能為癜痕形成或壞死。 二、腦顯像 (1) 腦瘤的診斷:本法對腦瘤的診斷陽性率接近90%。對位於大腦半球的病變的陽性率可高達95%;對中線、顱底及後顱凹的病變的陽性率較低。本法顯像的清晰度不如XCT及MRI,且不能滿足手術治療所需的解剖結構信息的要求,故在擁有XCT和MRI設備的單位已較少應用。 (2) 腦梗塞的診斷:起病1周內,顯像圖無明顯異常,2-8周內陽性率達80%左右,8周之後又漸轉為陰性。典型病變的局部放射性濃集區呈楔形,與受損血管的供血區一致,不超越中線。 (3) 硬膜下血腫的診斷:陽性率可達90%,在前位腦影像上,患側腦外緣呈邊界較為分明的月牙形放射性濃集區。 三、腦池顯像 (1) 交通性腦積水的診斷:本病的典型影像特徵是:①放射性示蹤劑進入側腦室且瀦留24h以上;②示蹤劑消除緩慢,24-48h大腦凸面仍不顯像;但有時只出現上述現象之一。本法是唯一能確診本病的方法,對指導治療和觀察療效有重要意義。 (2) 腦脊液漏的診斷和定位:本法可顯示出腦脊液漏口及漏管部位的異常放射性濃集影像,有助於確診耳漏和鼻漏。 (3) 腦膿腫:本法對診斷和隨訪腦膿腫均較靈敏,若膿腫已形成膿腔則呈現“炸面圖”圖形。 需要檢查的人羣:懷疑有缺血性腦血管意外、癲癇、腦瘤、腦梗塞、硬膜下血腫、腦積水、腦膿腫的患者。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羣: (1) 腦血流顯像:對過氯酸鉀、顯像劑過敏的患者。 (2) 腦代謝顯像:孕婦、情緒不穩定或生持續痙攣者禁用。 (3) 中樞神經遞質和受體顯像和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 ① 有嚴重過敏史者。 ② 對於疑有重度肺血管牀受損和嚴重肺動脈高壓的患者。 ③ 腎臟功能嚴重受損者、嚴重水腫者。 檢查前禁忌: (1) 腦血流顯像 ① 檢查前24小時要停止服用鎮靜劑、興奮劑及其他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藥物,以避免檢查時形成假象,影響檢查結果的判斷。 ② 檢查前30min口服高氯酸鉀400mg,以封閉脈絡叢。 ③ 注射顯像劑前10min,要戴上黑色眼罩和耳塞,直至注射後10min方可摘除,顯像前一直閉目安靜休息。 (2) 腦代謝顯像 ① 飲水:注射18F-FDG後30分鐘,飲水3-4杯,約每10分鐘一杯; ② 顯像前應除掉身上所佩戴的金屬飾物(如腰帶、鑰匙、項鍊、首飾、硬幣等); ③ 顯像前排盡尿液(注意勿使尿液沾染衣褲或皮膚,以免誤診); ④ 受檢者在檢查前日晚九點開始禁食、禁酒、禁飲含糖飲料、禁靜脈滴注葡萄糖、禁做劇烈或長時間運動。可飲少量清水; ⑤ 檢查當日儘量避免與人交談,不咀嚼口香糖等;避免緊張體位; ⑥ 來PET/CT中心檢查時,請攜帶齊全有關資料(病歷、治療記錄、病理結果、影像學檢查資料如CT、X線、MRI、DSA、B超、骨顯像等)。 (3) 中樞神經遞質和受體顯像和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 ① 進行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檢查,必須注射放射性核素標記的藥物,患者檢查前需向首診醫師詳細諮詢相關情況,並簽字確認同意行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檢查。 ② 顯像前去除身體上的金屬物品以防導致偽影。 ③ 近期使用鋇劑者,患者須將鋇劑排出後再預約檢查。 檢查時要求: (1) 腦血流顯像 ① 檢查必須在飯後3小時內進行,如檢查前不能進食者,則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口服50克糖粉液或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以防因低血糖而影響檢查的結果。  ② 檢查過程中頭部不能移動,以保證圖像的真實性。 (2) 腦代謝顯像 ① 在注射顯像藥物前後都須保持安靜,並以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儘量避免走動; ② 檢查時需平靜呼吸,不宜做深呼吸;部分受檢者需要屏氣數秒(遵醫囑); ③ 保持體位不動,全身檢查時最好雙手上舉,檢查約15-20min;腦部檢查不需要雙手上舉,檢查約5-10min。 (3) 中樞神經遞質和受體顯像和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 ① 在顯像過程中讓要放鬆平躺,不得移動軀體。 ② 應由神經科專科醫師實施腰椎穿刺術和小腦延髓穿刺術。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檢查過程

(1) 腦血流顯像 ① 腦血流灌注斷層顯像。患者在進行腦血流灌注顯像前,口服過氯酸鉀400 mg,以阻斷脈絡叢對高鍀酸鹽(99mTcO4)的攝取,30 min後經肘靜脈注入腦血流灌注顯像劑99m鍀雙半胱乙酯(99mTcECD) 740 925 mBq。注藥30 min後開始採集。患者仰卧於斷層牀上,頭部制動。採集矩陣128×128, 放大倍數1.0, 步進採集, 每旋轉6°採集1 幀,共採集60幀,每幀25 30 s。原始資料經計算機工作站(XPert) 處理, 重建用Henning 濾波,衰減校正係數為0.11。得到和外眥與外耳孔連線平行的橫斷面、冠狀面和矢狀面斷層圖像。 ② 乙酰唑胺負荷試驗。腦SPECT 檢查48 h後口服乙酰唑胺(江蘇晨牌藥業有限公司生產)2 g,2 h後再行SPECT檢查。其它步驟同上。 ③ 133Xe腦血流測定及顯像。受檢者仰卧,將頭部置入多探頭探測裝置的頭盔內,吸入133Xe含量為185 MBq/L的133Xe-O2混合氣體1 min,接着吸入空氣15 min。啓動多探頭系統記錄10 - 15 min,通過計算機處理獲得每個探頭相應部位的rCBF和腦灰質血流分佈圖。若行斷層顯像必須使用高速旋轉和高靈敏度的SPECT系統在短時間內完成。 ④ SPECT 圖像分析。由2名醫生採用目測法進行定性分析,2個以上互相垂直的層面上出現肉眼可辨的放射性分佈異常視為病變。採用XPert 工作站計算機專用軟件進行定量分析,以小腦局部腦血流(rCBF)為100%,計算各腦區rCBF及右/左側(R/L) 比值。 (2) 腦代謝顯像 ①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 葡萄糖幾乎是腦組織的唯一能源物質。18F-FDG為葡萄糖類似物,具有與葡萄糖相同的細胞轉運及已糖激酶磷酸化過程,但轉化為18F-FDG-6-P後不再參與葡萄糖的進一步代謝而滯留於腦細胞內。受檢者禁食4 h以上,靜脈注射18F-FDG 185- 370 MBq後45-60 min進行PET或SPECT/PET腦葡萄糖代謝顯像。計算大腦各部位局部腦葡萄糖代謝率(LCMRglu)和全腦葡萄糖代謝率(CMRglu)。 ② 腦氧代謝顯像 正常人腦的重量只佔全身重量的2%,但其耗氧量佔全身的20%,因此腦耗氧量是反映人腦功能代謝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受檢者吸入15O2後即刻進行PET動態顯像,可得到腦氧代謝率(CMRO2),結合CBF測定,可計算氧攝取分數(OEF)。 ③ 腦蛋白質代謝顯像 利用11C-MET(11C-甲基-L-蛋氨酸)、11C-TYR(11C-酪氨酸)、18F-FET(18F-氟代乙基酪氨酸)和123I-IMT(123I-碘代甲基酪氨酸)等作顯像劑可獲得反映腦內氨基酸攝取和蛋白質合成功能的影像。 (3) 中樞神經遞質和受體顯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特定配基,鑑於受體-配體特異性結合性能,在活體人腦水平對特定受體結合位點進行精確定位並獲得受體的分佈、密度與親和力影像;利用放射性標記的合成神經遞質的前體物質尚可觀察特定中樞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與突觸後膜受體結合以及再攝取情況。 (4) 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特定配基,鑑於受體-配體特異性結合性能,在活體人腦水平對特定受體結合位點進行精確定位並獲得受體的分佈、密度與親和力影像;利用放射性標記的合成神經遞質的前體物質尚可觀察特定中樞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與突觸後膜受體結合以及再攝取情況。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相關疾病

神經系統遺傳性病,職業枯竭,澱粉樣變性周圍神經病,多發性神經炎

神經系統核醫學檢查相關症狀

繃急疼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