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經病學

(研究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門臨牀醫學學科)

鎖定
神經病學是研究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骨骼肌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臨牀表現、診斷、治療及預防的一門臨牀醫學學科。
中文名
神經病學
外文名
neurology
類    別
學科
隸    屬
臨牀醫學
診治範圍
神經內科
學科代碼
32054 [5-6] 

神經病學醫學介紹

神經病學與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外科、婦產科及眼科、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密切相關,這些科的疾病均可出現神經病學問題,神經內科疾病也可首先表現為其他系統性疾病症狀。診治範圍包括神經內科各種疾病,如:血管性疾病(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頸動脈狹窄、顱內動脈狹窄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腫瘤、外傷、變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發育異常、營養缺陷、代謝障礙性疾病及各種神經內科疑難雜症。

神經病學研究範圍

神經病學研究範圍包括神經內科各種疾病,如:血管性疾病(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頸動脈狹窄、顱內動脈狹窄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腫瘤、外傷、變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發育異常、營養缺陷、代謝障礙性疾病及各種神經內科疑難雜症。
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運動、感覺、反射和植物神經機能障礙,其原因則包括感染、中毒、外傷、腫瘤、變性、通傳因素、血管改變、代謝障礙、免疫異常、先天畸形等,傳統上還包括神經肌肉接頭疾病(如重症肌無力)和某些肌肉疾病(如多發性肌炎週期性癱瘓等)。另一方面由於治療上的需要或傳統習慣,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又常不隸屬於神經病學範疇之內,如外傷隸屬於神經外科,脊髓前角灰質炎腦膜炎雙球菌腦膜炎等又從屬於傳染病學範圍,等等。

神經病學病種研究

神經病學失語症

失語症是言語(和)文字的表達或感受能力發生障礙的總稱。
神經病學文獻 神經病學文獻
1.運動性失語症:發音與構音功能正常,而言語的表達發生困難或不能,但能聽懂別人的講話。見於優勢半球額下回後部及島蓋區(Broca區)病變。
檢查時可仔細傾聽患者講話,注意是否流利清楚,詞彙是否豐富,要求其複述醫生的講話。
2.命名性(失憶性)失語症:對人名或物名失去記憶,但對其用途和特點仍熟悉,並用描繪其特點的方式加以回答;當告知正確名字或名稱後,可立即同意並叫出,但片刻後又忘掉。見於優勢半球角回損害或腦部彌散性病變,也見於運動性失語的恢復期,或為感覺性失語的早期或其後遺症。檢查時令病人説出所示物品名稱,不能回答時可以正確或錯誤名稱告之,看其反應。
3.感覺性失語症:為接受和分析語言的功能發生障礙。輕者僅能聽懂簡單生活用語,重者對任何言語不能理解。由於患者不能聽懂自己的話並及時糾正其錯誤,因此,雖能説話但多錯亂,無法聽懂。見於優勢半球顳上回後部(Wernick區)的病變。檢查時可讓病人指出被告知的物品或執行簡單的口述動作,如閉眼、張口等,觀察其是否理解。

神經病學失用症

失用症是喪失了正確地使用物件完成一系列有目的性動作的能力的總稱。即在無肢體癱瘓共濟失調運動障礙的情況下,不能或不會按一定順序正確完成上學的有目的的動作。其中樞主要在優勢半球的緣上回,並通過胼胝體和對側運動區聯繫,但指導完成各個動作的要領則為整個大腦皮層的功能,故上述部位的病變和大腦廣泛性病變,均可引起失用症。檢查時可觀察患者的各種自發性動作,或將火柴、牙刷、柱子等置於手中,囑作出用火柴點煙、刷牙、梳頭等動作,觀察能否正確完成,有無反覆而不知所措,或錯把火柴放入口中或去別處擦劃等情況。

神經病學失認症

各種感受通路正常,但不能通過感知認識熟悉的物體,如不能識別觸摸到的物體(體覺失認症,即實體覺喪失);不能辯論看到的熟人,但可領先觸摸或聽音加以識別(視覺失認症)等,分別見於中央後回和枕頂葉交界區的病變。對自己軀體的失認症稱“體象障礙“,常見者有手指失認(不知手指名稱)和左右定向障礙(分不清軀體的左右側),多見於優勢半球頂下小葉病變。也有的表現為病覺(否認一側肢體是自己的),主要見於優勢半球以角回和緣上回為中心的廣泛病變。檢查時可詢問患者手指名稱,囑指出左右側,有偏癱者詢問有無偏癱,並瞭解其是否關心等。

神經病學症狀研究

低顱壓綜合症
神經病學圖譜 神經病學圖譜
側卧位腦脊液壓力在0.58-0.78kPa(60-80mm水柱)以下,較為常見。多因穿刺針過粗,穿刺技術不熟練或術後起牀過早,使腦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斷外流所致患者於坐起後頭痛明顯加劇,嚴重者伴有噁心嘔吐或眩暈、昏厥、平卧或頭低位時頭痛等即可減輕或緩解。少數尚可出現意識障礙、精神症狀腦膜刺激徵等,約持續一至數日。故應使用細針穿刺,術後去枕平卧(最好俯卧)4-6小時,並多飲開水(忌飲濃茶、糖水)常可預防之,如已發生,除囑病員繼續平卧和多飲開水外,還可酌情靜注蒸餾水10-15ml或靜滴5%葡萄鹽水500-1000ml,1-2次/d,數日,常可治癒。也可再次腰穿在椎管內或硬脊膜外注入生理鹽水20-30ml,消除硬脊膜外間隙的負壓以阻止腦脊液繼續漏出。
腦疝形成
顱內壓增高(特別是後顱凹和顳吉佔位性病變)時,當腰穿放液過多過快時,可在穿刺當時或術後數小時內發生腦疝,故應嚴加註意和預防。必要時,可在訂前先快速靜脈輸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脱水劑後,以細針穿刺,緩慢滴出數滴腦脊液化氣進行化驗檢查。如不幸一旦出現,應立即採取相應搶救措施,如靜脈注射20%甘露醇200-400ml和高滲利尿脱水劑等,必要時還可自腦室穿刺放液和自椎管內快速推注生理鹽水40-80ml,但一般較難奏效。
脊髓脊神經根症狀
多見於脊髓壓迫症,生活費因腰穿放液後由於壓力的改變,導致椎管內脊髓神經根腦脊液和病變之間的壓力平衡改變所致。可使根性疼痛、截癱開大小便障礙等症狀加重,在高頸段脊髓壓迫症則可發生呼吸困難與驟停,上述症狀不嚴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鹽水30-50ml:療效不佳時應急請外科考慮手術處理。腦脊液中蛋白量增高時,前白蛋白比例降低,甚至可消失;白蛋白來自血清,分子量較小,容易通過血腦屏障腦脊液蛋白增高時,白蛋白也增高。α1、α2球蛋白增加主要見於中樞神經系統萎縮性與退行性病變。γ球蛋白增高而總蛋白量正常見於多發性硬化神經梅毒,兩者同時增高時則見於慢性炎症和腦實質惡性腫瘤,也與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有關,寡克隆區帶(oligoclone)是指在γ球蛋白區帶中出現的一個不連續的、一般在外周血不能見到的區帶,是神經系統內部能合成IgG的標誌,在95%多發性硬化患者中比IgG的增加發生早,有重要的助診價值,但陽性也可見於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視神經炎、漿液性腦膜炎中。

神經病學檢查研究

磁共振檢查
神經病學文獻 神經病學文獻
又稱核磁共振,是近十年來開展起來的一種生物磁學核自旋成像技術。它是利用高強的外加磁場和附加脈衝磁場,改變體內原子核運動的方向,再用特定頻率的射頻脈衝激發原子核產生磁共振現象,在停止射頻脈衝發射後,被激發的原子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這些能量信號由MRI機的探測儀所接受,經計算機處理後,獲得完整、清晰的共振圖象。
與CT相比,MRI優點在於:
①無放射性、對人體無害,適用於年老體弱或過敏性體質不能做CT增強掃描者,並能在不改變體位的情況下,獲得不同位置的斷層圖象;
②分辨度高,解剖顯示清晰,不僅能清楚地區別腦和脊髓的白質和灰質組織,並能發現直徑1mm的病灶(CT僅辨別5mm以上的病灶),且能診斷CT難於分辨的血管組織、後顱凹腫瘤、腦幹病變、脊髓空洞症蛛網膜腫瘤和多發性硬化等疾患,以及顯示由於等密度而在CT上無法顯示的組織,大大提高了診斷率。
③能清楚顯示肌肉病理結構,為神經源性疾病與肌源性疾病的鑑別提供了依據。
MRI的缺點是對腫瘤內部結構的顯示,有時不及CT增強掃描;對鈣化灶骨密度的辨認,也不如CT敏感;此外對體內有起搏器等金屬異物者,禁忌檢查。
腦超聲波檢查
超聲檢查由於準確率較高,無損傷性,應用日廣。其原理是應用超聲診斷儀向人體發射頻率在2000Hz以上、人耳聽不到的聲波,由於人體各種組織器官密度的不同,引起其反射量也不相同,再經儀器接受顯示,成為不同的圖象,據此進行分析診斷根據回聲顯示的方法不同,超聲診斷儀一般分為M、B、D、A4型,各具特點,在診斷上也各有長處和不足。A型超聲現已淘汰;M型超聲用於觀察心臟動態結構,故又稱為超聲心動圖;B型超聲主要用於腹部臟器和大腦半球佔位性病變腦室擴大等現變的檢查,自CT問世後,腦部檢查已為CT所取代,但有時亦用牀邊觀察腦中線有無移位等;D型超聲亦稱多普勒(Doppler)超聲,是利用多普勒效應的原理,對心臟及血管的血流進行檢查的方法。
所謂多普勒效應,就是當聲源與聲接受器之間有相對運動時,接收器收到的聲波頻率就會改變,根據這一原理可以檢測心臟和大血客內血流方向,血流狀態並可計算血流量,礦可用以測定顱外段頸動脈椎動脈有無阻塞、狹窄以及供血情況,對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病有很大價值。
近年來,經顱多普勒超聲儀(TCD)也開始應用於臨牀,是通過枕大孔、眶上裂顳骨鱗部,直接測定顱內各主要動脈的血流速度,用於判斷血管有無痙攣、狹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

神經病學臨牀分類

神經病學圖譜 神經病學圖譜
由於感覺通路各部位損害後,所產生的感覺障礙有其特定的分佈和表現,故可根據感覺障礙區的分佈特點和改變的性質,判定感覺通路損害的部位。臨牀可分為以下幾型:

神經病學末梢型

表現為四肢末梢對稱性手套式和襪套式分佈的各種感覺減退、消失或過敏,主觀表現為肢端的麻木、疼痛和各種異常感覺,如燒灼感、蟻行感等。由於植物神經纖維也同時受損,還常有肢端發涼、紫紺、多汗以及甲紋增粗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有的則有不同程度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症狀。見於四肢末梢神經炎

神經病學神經幹型

神經幹損害後表現該神經幹支配區出現片狀或條索狀分佈的感覺障礙,伴有該神經支配的肌肉萎縮和無力。如撓神經、尺神經及腓神經損傷等。

神經病學神經根型

脊神經後根、脊神經節、后角或中央灰質損害後出現的感覺障礙,表現為節段性(也稱根性)分佈的各種感覺障礙。
①後根病變:各種感覺均有障礙並常伴有沿神經根分佈的放射性疼痛。見於脊神經根炎脊柱腫瘤、增生性脊椎病等。病變常同時累及前根而出現相應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症狀。
②脊神經節病變:同神經根病變所見,尚伴有受累神經根支配區內的皰疹。見於帶狀皰疹
③后角病變:因痛、温覺纖維進入后角更換神經元而受損,但部分觸覺纖維及深感覺纖維則經後索傳導而倖免,因而出現一側節段性分佈的痛、温覺障礙,而觸覺及深感覺正常的感覺障礙,稱為淺感覺分離。病變累及前角時可出現相應範圍內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症狀,頸8胸1側角受累時出現該節段內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Horner徵等。見於脊髓空洞症、早期髓內腫瘤等。
脊髓中央灰質病變:雙側痛温覺纖維受損而觸覺及深感覺保留,出現雙側節段性分佈的分離性感覺障礙。其特點和常見病因同上。

神經病學脊髓傳導束型

脊髓感覺傳導束損害後產生損害平面以下的感覺障礙。①後索損害:病灶水平以下同側深感覺減退或消失,同時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消失。見於後側索聯合變性、早期脊髓腫瘤神經梅毒等,單側見於脊髓半切綜合徵。②脊髓側索損害:因脊髓丘腦側束受損。產生病灶以下對側的痛、温覺障礙。因側索中的錐體束也難免,故常同時伴有損害水平以下肢體的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病變原因同上。③脊髓橫貫損害:損害水平以下所有深、淺感覺消失。見截癱節。

神經病學神經痛研究

神經病學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圖譜 三叉神經痛圖譜
是指三叉神經支配區域內反覆發作的短暫的陣發性劇痛。有原發性繼發性二種。本節主要指前者。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多數認為其病變在三叉神經的周圍部分,即在三叉神經半月節感覺根內。根據顯微外科和電鏡觀察,可能與小血管畸形巖骨部位的骨質畸形等因素有關,使三叉神經根或半月神經節受到機械性壓迫和牽拉,再在供養三叉神經的滋養動脈硬化所致的缺血、髓鞘營養代謝紊亂等誘因作用下,三叉神經半月節及感覺根發生脱髓鞘性變,導致脱髓鞘的軸突與鄰近無髓鞘纖維之間發生“短路”又轉成傳入衝動,再次傳到中樞,使衝動迅速“總和”起來而引起疼痛發作。
根據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的典型發作性疼痛,“扳機點”的存在,神經系統無侷限體徵等特點診斷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並不困難,但需與下列疾病鑑別。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係指由各種病變侵及三叉神經根,半月神經節及神經幹所致之三叉神經分佈區域的疼痛而言。其特點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不同,疼痛發作時間持續較長,常可達數分至數十分鐘、或呈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重。多伴有三駐神經或鄰近結構受累的症狀和體徵,如病側三叉神經分佈區域感覺障礙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咀嚼肌無力和萎縮等。有時尚可有其他顱神經損害或神經系統局灶症狀。須作顱底攝片、腦脊液檢查、顱腦CT、鼻咽部軟組織活檢等,以明確病因。
牙痛:三叉神經痛常易被誤診為牙痛,牙痛一般呈持續性鈍痛,多侷限於病牙部位的牙齦處,無“扳機點”,可以找到致痛的病牙。

神經病學眶上神經痛

眶上神經痛是指眶上神經分佈範圍內(前額部)持續性或陣發性疼痛。病因與吹風受涼、感冒、外傷等因素有關。因眶上神經是三叉神經第一支的末梢支,較表淺,故易受累。起病多急性。表現為一側或兩側前額部陣發性或持續性針刺樣痛或燒灼感,也可在持續痛時伴陣發性加劇。查體可見眶上神經出口處眶上切跡壓痛、眶上神經分佈區(前額部)呈片狀痛覺過敏或減退。根據上述臨牀表現診斷不難但需注意與鼻竇炎三叉神經痛鑑別。藥物治療性治療三叉神經痛相同,如用維生素B族藥物,疼痛時顯者可用大侖丁或卡馬西平。同時可用封閉治療,如1-2%奴佛卡因2ml加維生素B12100 μg眶上切跡處封閉,隔日一次,3~5次症狀可緩解。另外,也可配合理療如間動電(疏密波)療法或旋磁療法

神經病學枕大神經痛

枕大神經痛是指枕大神經分佈範圍內(後枕部)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也可在持續痛基礎上陣發性加劇。病因與眶上神經痛類似,常因風寒、感冒引起,也可因頸部外傷、增生性頸椎病等頸椎病變所致有的病因不時確。臨牀表現為一側或兩側後枕部或兼含項部的針刺樣、刀割樣或燒灼樣疼痛,痛時病人不敢轉頭,頭頸部有時處於伸直狀態。查體可見大神經出口處(風池穴)有壓痛、枕大神經分佈區(C2-3)即耳頂線以下至髮際處痛覺過敏或減退。根據上述臨牀表現一般診斷不難。可採用藥物、封閉及理療(參見眶上神經痛),如因頸部輕度外傷或增生性頸椎病引起者可加頸椎牽引治療。

神經病學面神經炎

面神經炎又稱Bell麻痹,係指莖孔以上面神經管內段面神經的一種急性非化膿性炎症。面神經炎在腦神經疾患中較為多見,這與面神經管是一狹長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結構有關,當巖骨發育異常,面神經管可能更為狹窄,這可能是面神經炎發病的內在因素面神經炎發病的外在原因尚未明瞭。有人根據其早期病理變化主要為面神經水腫、髓鞘及軸空有不同程度的變性,推測可能因面部受冷風吹襲,面神經的營養微血管痙攣,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但一直未分離出病毒。近年來也有認為可能是一種免疫反應。膝狀神經節綜合徵(Ramsay-Hunt Syndrome)則系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使膝狀神經節及面神經發生炎症所致。

神經病學治療研究

神經病學治療圖譜 神經病學治療圖譜
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面神經的炎症和水腫為主,後期以促進神經機能恢復為其主要治療原則。
(一)激素治療:強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連續7-10天。
(二)改善微循環,減輕水腫:可用706代血漿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靜滴1/d,連續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劑
(三)神經營養代謝藥物的應用:維生素B150-100mg,維生素B12 100μg,胞二磷膽鹼250mg,輔酶Q10 5~10mg等。
(四)理療:莖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直流電碘離子導入,以促進炎症消散。亦可用晶體管脈衝治療機刺激面神經幹,以防止面肌萎縮,減輕癱瘓側肌受健側肌的過度牽引。
(五)針刺治療:取翳風、聽會、太陽、地倉下關、頰車、並配曲池合谷等穴。
(六)血管擴張劑及頸交感神經節阻滯:可選用妥拉蘇林25mg或煙酸100mg,口服,3/d或患側頸星狀神經節阻滯,1/d,連續7-10日。恢復期除上述治療外,可口服vitB1、vitB8各10-20mg,3/d;地巴唑10-20mg,3/d。亦可用加蘭他敏2.5-5mg,肌注,1/d,以促進神經機能恢復。此外,保護暴露的角膜,防止發生結、角膜炎,可採用眼罩,滴眼藥水,塗眼藥膏等方法。對長期不恢復者可考慮行神經移植治療。一般取腓腸神經或鄰近的耳大神經,連帶血管肌肉,移植至面神經分支,計有效率約60%左右。

神經病學最新療法

神經性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 [1]  神經外科首席專家田增民 [2]  教授採用的機器人立體定向手術,該手術具有微創、安全、可靠等特點,能迅速、精確地定位顱內病變的部位、大小、體積、形狀、與周圍腦組織關係;能迅速、精確的尋找最佳手術路徑;能迅速的對顱內病灶進行精確地毀損、調控、修復。尤其是對於不適合開顱手術的腦深部小病灶、多發病灶和位於重要功能區的病灶,以及對於高齡患者、體質虛弱不能耐受開顱手術的患者,立體定向手術具有其它技術不可替代的特點。 [3] 

神經病學相關書籍

2019年12月18日,吉林大學首發了《白求恩精神研究叢書》。該叢書由《尋根白求恩》《踐行白求恩》《志願白求恩》《文化白求恩》《育人白求恩》《凝練白求恩》6本書組成。 [4] 
《神經病學》賈建平著
神經病學 神經病學
書 名: 神經病學
作 者:賈建平
出版時間: 2009年09月
ISBN: 9787117114349
開本: 16開
定價: 85.00 元
內容簡介
《神經病學》在內容上緊扣衞生部畢業後醫學教育委員會編寫的《專科醫師培訓標準》,結合神經病學教學和臨牀實踐經驗進行撰寫。與既往教材相比,《神經病學》在理論知識部分進行了簡化,而重點增加了臨牀討論部分。臨牀討論部分提供了相對典型的臨牀病例,由此引出診斷思路和處理原則以及對理論要點的回顧和討論,以提高住院醫師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教材在創新性較高的基礎上,着重強調實用性,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特點,以適應衞生部專科醫師准入制度,有望成為神經病學專業住院醫師培訓的必讀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神經病學任務
二、神經病學特點
三、神經病學實踐
四、神經病學未來
第二章 神經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樞神經
二、內囊
四、間腦
五、腦幹
六、小腦
七、脊髓
第三節 腦與脊髓的血管
一、腦的血管
二、脊髓的血管
第四節 腦神經
一、嗅神經(I)
二、視神經(Ⅱ)
三、動眼、滑車和展神經(Ⅲ、Ⅳ、Ⅵ)
四、三叉神經(V)
五、面神經(Ⅶ)
六、前庭蝸神經(Ⅷ)
七、舌咽、迷走神經(Ⅸ、Ⅹ)
八、副神經(Ⅺ)
九、舌下神經(Ⅻ)
第五節 周圍神經
一、脊神經
第六節 肌肉
第七節 運動系統
第八節 感覺系統
第九節 反射
第三章 神經系統疾病的常見症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意識障礙
一、以覺醒程度改變為主的意識障礙
二、以意識內容改變為主的意識障礙
三、特殊類型的意識障礙
第三節 認知障礙
二、失語
三、失用症
四、失認症
六、痴呆
第四節 構音障礙
第五節 頭面部疼痛
第六節 暈厥
一、病因及分類
二、臨牀特點
第七節 眩暈
第八節 眼球震顫
第九節 癱瘓
第十節 感覺障礙
第十一節 不自主運動
第十二節 共濟失調
第十三節 步態異常
第四節 肌肉萎縮
第五節 尿便障礙
一、排尿障礙
二、排便障礙
第十六節 顱內壓異常和腦疝
一、顱內壓的生理
二、顱內壓增高
四、腦疝
五、低顱壓
第四章 神經系統疾病的臨牀檢查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史採集
第三節 神經系統檢查
一、一般檢查
二、意識障礙檢查
三、認知檢查
四、精神檢查
五、腦神經檢查
六、運動系統檢查
七、感覺系統檢查
八、反射檢查
九、腦膜刺激徵檢查
十、自主神經檢查
……
《神經病學》朱榆紅著
神經病學 神經病學
書 名: 神經病學
作 者:朱榆紅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6月19日
ISBN: 9787030197047
開本: 16開
定價: 59.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為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案例式規劃教材分冊之一。採用創新性編寫模式,在內容和格式上有突出特色,即在不改變現有教學體制的情況下,教材中增加臨牀真實病例或標準化病例,以案例引導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加強醫學基礎學科與臨牀學科的聯繫和結合,加強臨牀學科向臨牀的過渡內容,為學生實習、走上崗位打下堅實基礎。教材滿足下列3個層次的教學需求:教育部制定的基本教學要求;學生畢業後執業醫師考試的需求;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需求。編寫內容突出"三基",知識點明確,學生好學,教師好教,可以使學生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所學課程的知識點。 本系列教材以5年制醫學本科臨牀醫學專業為主要讀者對象,兼顧預防、基礎、口腔、影像、麻醉、護理等專業需求。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及損害的定位診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腦神經
第三節 運動系統
第四節 感覺系統
第五節 反射
第六節 中樞神經系統各部位損害的表現及定位
第3章 神經病學的臨牀方法
第一節 病史採集
第二節 神經系統檢查
第三節 意識障礙及其檢查
第四節 語言障礙、失用症失認症及其檢查
第五節 記憶和智能障礙及其檢查
第4章 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診斷方法
第一節 腦脊液檢查
第二節 神經系統影像學檢查
第三節 神經電生理檢查
第四節 頭頸部血管超聲檢查
第五節 神經核醫學影像技術
第六節 腦、神經和肌肉活組織檢查
第七節 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
第5章 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原則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腦神經疾病
第三節 脊神經疾病
第7章 脊髓疾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急性脊髓炎
第三節 脊髓壓迫症
第四節 脊髓空洞症
第六節 脊髓血管病
第8章 腦血管疾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三節 腦梗死
第四節 腦出血
第五節 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六節 顱內靜脈竇及腦靜脈血栓形成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三節 朊蛋白病
第五節 結核性腦膜炎
第七節 螺旋體感染性疾病
第八節 腦寄生蟲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多發性硬化
第三節 視神經脊髓炎
第五節 瀰漫性硬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帕金森病
第三節 小舞蹈病
第四節 肝豆狀核變性
第五節 肌張力障礙
第六節 其他錐體外系統疾病
第12章 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第一節 運動神經元病
第二節 多系統萎縮
第13章 癲癇
第14章 頭痛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偏頭痛
第三節 緊張型頭痛
第四節 顱低壓性頭痛
第15章 睡眠障礙
第16章 痴呆
第17章 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性疾病
第19章 神經一肌肉接頭疾病
第20章 肌肉疾病
第22章 神經康復
《神經病學》賈建平著 2013版
神經病學 神經病學
作 者:賈建平 等主編
出 版 社:人民衞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3-1
版 次:7頁 數:469字 數:853000
印刷時間:2013-3-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117171267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教材在注重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啓發性、實用性)的基礎上,介紹了部分有爭議的觀點,提出了思考題,推薦主要參考文獻,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本版教材與以往五年制神經病學教材相比,除了在五年制的基礎上突出“新”、“深”、“精”三字精神外,還增加了神經心理學檢查、康得醫學在神經系統疾病的應用、腦血管病的預防等章節,並與內科學、外科學、精神病學等主編一起討論決定了交叉學科相關內容的編寫問題,避免其重複。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神經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
第一節腦神經
第二節感覺系統
第三節運動系統
第四節反射
第五節腦的各主要部位損害的症狀和定位
...第三章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
第一節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史採集
第二節神經系統體格檢查
第三節意識障礙及其檢查
第四節語言障礙及其檢查
...第四章神經診斷技術
第一節腦脊液檢查
第二節神經系統影像學檢查
第三節神經系統電生理診斷檢查
第四節經顱超聲多普勒檢查
第五節放射性同位素檢查
第六節腦磁圖
第八節基因學診斷與分子生物學診斷檢查技術
...第五章神經心理學檢查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神經心理測驗的目的、分類和標準化測驗
第三節常用工具介紹
第四節操作和評估要點
...第六章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原則
...第七章腦血管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四節出血性腦卒中
第五節腦卒中的預防
第六節其他腦血管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三節朊蛋白病
第六節中樞神經系統其他感染
...第九章脱髓鞘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十章運動障礙性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帕金森病
第三節亨廷頓病
第四節小舞蹈症
第七節其他運動障礙性疾病
...第十一章頭痛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偏頭痛
第四節其他頭痛
...第十二章癲癇
...第十三章周圍神經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腦神經疾病
第三節脊神經疾病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四節脊(延)髓空洞症
...第十五章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十六章神經系統先天發育性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腦性癱瘓
第四節顱頸區畸形
第一節概述
第三節腓骨肌萎縮
第五節遺傳性代謝異常疾病
...第十八章神經-肌肉接頭與肌肉疾病
第一節概述
第六節線粒體肌病和腦肌病
第七節強直性肌病
...第十九章副腫瘤綜合徵
...第二十章康復醫學在神經疾病方面的應用
第一節概論
第二節神經疾病的康復醫療方法
...英漢索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