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武村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下轄村)

鎖定
神武村位於濟南市市政府(奧體中心)正東10公里。元朝(1271--1368)末期建村。相傳明朝時村內建廟一座。廟內塑像因多系武士形象而得名。後以廟為界稱東神武、西神武。因神武乃兩地之總稱,仍沿用其村名神武,由黨支部,村委會統一治理協調各種事務。 [1]  2009年山東濟南第11屆全運會的速度賽馬馬術三日賽在村南國際賽馬場順利舉辦。 [2] 
中文名
神武村
外文名
Brilliant village
行政區劃代碼
37011201320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
地理位置
華東地區山東半島中西部,華北平原中部
面    積
12 km²
電話區號
0531
郵政編碼
250102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500 人
著名景點
玉嶺山,劉公河,泉子溝,裏桑
機    場
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車牌代碼
魯A
方    言
冀魯官話-石濟片-濟南話

神武村建村歷史

明崇禎《歷城縣志》中關於神武村的記載 明崇禎《歷城縣志》中關於神武村的記載 [8]
神武路:神武。—明崇禎《歷城縣志》
正東鄉南保泉二:神武莊。—清乾隆《歷城縣志》
東廡鄉南保全二:神武。—民國《續修歷城縣志》
元朝(公元1271--公元1368)末年建村,最早只有葉姓、洪姓、閆姓、戴姓等幾户人家,從明代洪武年間開始陸續有人從外地遷來,人口增多,村莊逐漸形成規模。
原村委辦公大院 原村委辦公大院 [9]
拆遷前的神武小學(1992-2014) 拆遷前的神武小學(1992-2014) [10]
神武村坐落在玉嶺山下、劉公河畔,全村地勢南高北低。一條南北大溝把全村分成東西兩部分,分別叫東神武、西神武,後簡稱東村、西村。村南高崗上有幾十户人家,稱為馬劉莊。東村、西村、馬劉莊共同組成一個行政村—神武村。西村的南頭有一個土崗,崗上是一片柏樹林,遠望猶似鳳凰頭上的羽毛,被稱為鳳凰頭。站在秀麗的玉嶺山上,居高臨下俯瞰山下整個村莊宛如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經過幾百年變遷,到1948年解放時全村已有600餘户,2500多人。2014年拆遷時,整個村莊佔地面積近1000畝,全村人口達6200人,是濟南最多人口的自然村。
新中國成立初期,神武村屬於章丘縣第十五區。1957年8月劃歸歷城縣。先後隸屬港溝人民公社、港溝鎮。2010年撤鎮設港溝街道,神武村隸屬港溝街道。
據《歷城地名溯源》載:村中曾修廟一座,塑像六尊。村裏常“出事”,人們認為是因“六神無主”,才鬧得四鄰不安。村民便在夜間埋一神尊,還有“神五”,又因廟中塑像皆系武將形象,而得村名“神武”。
可能由於建村之初塑神建廟、祈禱平安的緣故,幾百年來村民便大建廟宇供奉神靈,因而村裏廟宇眾多。先後建有龍宮廟、三官廟、知足院、南堂娘娘廟、關帝廟、土地廟等。
據村中老人介紹,龍宮廟位於東、西兩村中街北端,廟中供奉龍王爺。廟宇規模宏大,正中是龍王大殿,前面立高大石碑一塊,四周有石欄杆,廟台高築,有台階數十級,高近十米。兩邊矮牆鋪有長條石塊,常被玩耍的兒童當作滑梯,因為青石被摩擦,溜光水滑,光可鑑人。但龍宮廟建於何年,毀於何時已無從考證。
知足院,村民稱之為大寺廟,在西村偏東北,佔地6畝。廟門內,兩邊分列四大天王神像。通往大殿的走道兩側立有6塊石碑。正中是大殿,殿內塑有如來佛、菩薩、十八羅漢等神像,東西建有配房。正東建有鐘樓,高2層,內掛1.5米高的鑄鐵大鐘一口,鐘聲洪亮,響徹四方。新中國成立後,村裏把大殿裏的神像拆除後,在裏面辦起了學堂。在大鍊鋼鐵時又將大鐘賣掉,用賣鐘的錢買了一台報警器。學堂停辦後,在大寺廟中開起了粉坊,一直到村裏搞集體承包,粉坊也停辦。20世紀90年代前後,知足院整體被拆除,在其原址上建起了二層樓作為村“兩委”辦公大院。2013年舊村改造時,辦公大院也隨之被拆掉。
三官廟位於西村北頭,廟內供奉堯、舜、禹三皇,也有人説是伏羲、神農、黃帝。廟宇建築不多,幾間正殿,一座院落,廟前有七級石階,廟南側有古槐一棵。在破四舊時,廟中神像被毀,後來廟房分給村民成了民居,一直到舊村改造時被拆除。
南堂子廟 南堂子廟
[1] 
南堂子廟在村子東南頭,廟前有一方水塘,門前石階五級,廟內供有菩薩神像。村民見此廟已破敗,便於1990年,由村民自發捐款重修,重塑神像。舊村改造時此廟被拆除後,在玉嶺山最東面的神武嶺西側進行了重建。
僅存的古槐 僅存的古槐
在貫穿西神武的大街北側,曾散落五個石人,另有石馬、石獅等,這些石人、石馬、石獅連同廟基已無處可尋。有人記下了石馬上刻的文字:“神武莊裏有五神,四獅一馬萬古存。若在此處安家業,何必騎馬向別村。”
20世紀時村內曾有古槐三棵,樹齡都在300年以上,樹幹直徑在1米以上,已消失的兩棵,一棵在西村雙灣,20世紀50年代大鍊鋼鐵時被爐火燒焦。另一棵在村西莊頭的槐樹溝,因地處村口且是南通西營、北往唐王的交通要道,人們便在這棵樹周圍砌了一個平台,以供南來北往的行人在此歇腳、乘涼,因此槐樹溝這一帶曾十分熱鬧。新中國成立前後,西村有個叫曹子清的村民,是個有名的善人,因家離槐樹溝近,便從家裏搬來一個大水甕,每天挑滿水以供來往行人飲用,他的這一善舉一時被傳為佳話。但古槐亦早已無存,僅存的一棵是在舊村改造時被保留了下來的,目前屹立在神武新村東北角的一處小廣場上,小廣場因它而得名古樹廣場。這棵古樹樹幹雖已中空,但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樹冠覆蓋面積可達100平方米以上。
泉子溝自流井 泉子溝自流井
全村吃水問題在新中國成立前靠兩眼古井,一叫“石人井”,一叫“泉子溝井”。石人井在村北部,井沿北側有一尊石人,因此得名。井深十多米,井水清澈甘甜,因此還被稱為“甜水井”。井口石沿被井繩磨出多條深深的溝痕,深達三四釐米,可見此井有數百年的歷史。以前村民吃水主要是靠這口井,後來村裏打了機井安裝了水塔,村民就不再去石人井挑水吃,水井逐漸被棄,在舊村改造前被填埋。另一眼井因地得名“泉子溝井”。此井在東村外的土河西沿,井壁完全用石塊砌成,井水清冽甘甜,雨季井水外溢,旱季井水不枯,村裏人常在旱季或農忙時來此取水。此井周邊土地被宏濟堂製藥廠徵用,藥廠特意保留了這眼古井,並將它修葺一新。

神武村地理環境

神武東至力諾集團,西至濟南高新開發區,南至旅遊路,北至經十東路。其地處山東丘陵向平原過渡段,地勢由南部丘陵向北部平原逐漸降低。東部以力諾集團與彩石相隔,北部以經十東路與唐冶新區相隔,南部以旅遊路與南部山旅遊區相隔,西部臨高新開發區。神武屬於暖温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温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
神武北面有北奎山,南面有南奎山。傳説是二郎神下凡,挑來的兩座小山。南奎山的附近及南面是延綿的山丘,有玉嶺山等。西面的神武水庫(河壩),劉公河(西河埃)。

神武村人口規模

神武位於港溝街道中東部,小區面積16.1萬平方米,共有30棟樓,2920套房屋,户籍人口6500餘人,常住人口9300餘人。神武黨委下設6個黨支部,黨員208人。由黨支部、村委會等組成領導集體,下設12小組,每組設組長一人,協力組內各項事務。包括向組員傳達村內政策,春節組織文藝娛樂活動等。
神武新居 神武新居 [11]
神武黨委立足自身實際,提出“家在神武”黨建品牌,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實現神武黨羣一心,共同建設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社區。

神武村經濟建設

神武片區
神武片區(2張)
2001年開始,神武開始了引資之路。力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開先河入駐。
2006年,“雍景豪庭”開建。
2008年3月20日,濟南國際賽馬場開建,馬術賽馬場館位於神武南,旅遊路以南,蟠龍山以西,三面環山,面積1066畝,其中基本農田900畝。整個項目建設包括越野賽道、馬術賽場、觀眾看台、運動員公寓、賽馬馴養基地及俱樂部會所等其他輔助設施五個主要部分,投資4.2億元。 [2] 
2013年,“東岸嘉園”落成。
濟南藥谷 濟南藥谷
濟南藥谷:中國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 濟南藥谷:中國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
濟南藥谷:產業園微生物研發實驗室 濟南藥谷:產業園微生物研發實驗室
至2013年底,山東武警總隊、山東公路管理局、山東省地震預測中心、銀座配送公司、山東造血幹細胞研究中心、寶雅汽車公司、濟南藥谷、濟南綜合保税區先後在此落成。
濟南綜合保税區:全球商品直銷中心 濟南綜合保税區:全球商品直銷中心
濟南綜合保税區:北區 濟南綜合保税區:北區
濟南綜合保税區:夜景 濟南綜合保税區:夜景

神武村教育事業

東南部:濟南市委黨校新校區 [3] 
濟南市委黨校 濟南市委黨校
濟南市委黨校 濟南市委黨校
中心:濟南市歷城區神武小學
濟南市神武小學
未來星雙語幼兒園、智慧星幼兒園
神武中心衞生室

神武村歷史文化

神武水庫(河壩)是1962年人工而成的水庫,是濟南最大的人工水庫,五十多年裏,有效的發揮了防洪儲水的作用,是全神武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神武2001年前(經濟開發前):東部是胡坡,遺留了毛澤東時代建造而半途廢棄的水渠;多清水的泉子溝,每年夏天來臨,眾多泉水咕咕而出,一眼古井,一條小河,幾棵垂柳,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留下了一串串85後—95前孩子們的歡笑......南面山丘裏的“裏桑”,眾多的樹木,野果“遲麗子”。西面的神武河壩,西河埃,途中的桃園、蘋果園,留下了多少孩子們的童年......經濟開發後,神武面貌大換天地,現代化節奏代替了生活安逸的原生態,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神武兒女在懷戀過去的同時,又昂首闊步向前,把神武精神發揚光大!

神武村交通狀況

神武交通線路發達:西部有京滬高速(G2)和繞城高速公路,北部有山東的大動脈經十路(G309國道),南部為貫穿濟南東西的旅遊路,兩大動脈由港西路鏈接,另有村外環路環繞。 [4] 
公交路線:158路 [5]  。136路、K265路、303路、305路、306路、311路可在邢村站或山青院下車,向南步行即可。

神武村著名人物

道德模範—劉延寶
劉延寶,男,1949年12月生,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神武村人,濟南市“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榮獲2011年“第三屆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範”稱號。 劉延寶祖孫四代人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傳,63載誠心守護烈士墓園,譜寫了一曲忠義守信的讚歌。 [6-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