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效散

鎖定
神效散,上為細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3片,大棗1個,煎至100毫升,空腹時温服。
藥品名稱
神效散
來    源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主    治
小兒臍部腫爛。
處方來源
《本事》卷六。

神效散神效散簡介

【組成】黃連 鬱金 黃柏各3克 輕粉0.75克 白礬1.5克(枯用)
【用法】上同為末。以葱煎湯,洗淨患部,然後用藥摻臍上,一日三四次。
神效散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組成】杏仁(去皮、尖,炒)45克 甘草(炙) 旋復花各90克 白朮蓮肉(去心、皮) 射干(米泔浸) 前胡 御米(略炒) 百合(水浸,去沫) 白扁豆(略炒) 川芎各90克 人蔘 白茯苓各120克 神曲(炒)150克 桑白皮(炙) 幹葛各180克 桔梗210克
【主治】老少喘嗽。
神效散
【藥物組成】白浮石、蛤粉、蟬殼(去頭足)各等分。
【方劑主治】渴疾,飲水不止。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

神效散各家論述

1.《古方選注》:浮石、蛤粉、鯽魚膽三者,以鹹勝苦,以苦勝辛,辛,肺之氣味也;佐以蟬蜕輕浮上升,引領三者直達肺經,解熱止渴;且浮石、蛤粉之鹹,皆平善無過,非但止渴,兼能利水,可無聚水之變幻。世醫但以滋陰寒劑救燎原之火,孰知火熱既消,反不能消水,轉成中滿腫脹。
2.《本事方釋義》:白浮石氣味鹹平,入手太陰;蛤粉氣味鹹平,入足少陰;蟬殼氣味鹹甘寒,入足少陰、厥陰;鯽魚膽為引子,取其鹹苦,能引藥入裏也。病因消渴,飲水不止,以鹹平微寒之藥制之,則陽氣潛伏,陰氣自然稍蘇矣。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用鯽魚膽7個調服,不拘時候。
神效散
【藥物組成】槐鵝1兩(銼,微炒),皂莢子仁半兩(微炒),丁香半兩。
【處方來源】《聖惠》卷六十。
【方劑主治】氣痔。
【製備方法】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神效散
【藥物組成】金銀花2錢,歸尾2錢,紫草1錢,木通1錢,苦蔘1錢,蟬蜕1錢,白芷1錢,皂角刺1錢,川牛膝1錢,紅花3分,甘草3分,川烏3分。
【處方來源】《慈幼新書》卷十一。
【方劑主治】楊梅疳瘡,魚口便毒,不拘新久。

神效散用法用量

上以土茯苓6兩,洗淨打碎和藥,用水6碗,煎至3碗,早、中、晚各服1碗。瘡在下部,先藥後飯;瘡在上部,先飯後藥。凡服藥日,必食建豬肉、熟米飯,飲好酒4-5杯,使藥力宣暢,其瘡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