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州大觀

鎖定
神州大觀,魯迅在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二日的日記中寫道:“……赴廠甸閲所陳書畫。買《畫徵錄》一部三冊,三角;《神州大觀》第一冊,一元六角半,此即《神州國光集》所改,而楮墨較佳,冊子亦較大。擬自此冊起,聯續買之。”(《魯迅全集·第十四冊》)魯迅先生一生藏書近十萬冊。於文學以外尤注重對於美術的研究,而他擬“聯續買之”的《神州大觀》也正是一部民國早期重要的畫刊。編者是黃賓虹鄧實
中文名
神州大觀
作    者
魯迅
出    處
《魯迅全集·第十四冊》
創作時間
1913年2月12日

目錄

神州大觀簡介

1909年春,黃賓虹鄧實等人在上海創辦“神州國光社”,編輯出版《神州國光集》雙月刊。該刊以“發揚國光,提倡美術”為宗旨,連載歷代金石書畫及題跋,用珂羅版影印。自第21期起,改名為《神州大觀》,又出至16期後遂停刊。關於黃賓虹赴上海襄助鄧實創辦“神州國光社”並做編輯的經過,在黃氏的《自序》及《九十雜述》兩文中均有記載。兩文俱見《黃賓虹文集·雜著編》,相互補充可見大概:“遜清之季,士夫談新政,辦報興學。……時議廢棄中國文字,嘗與力爭之。由是而專意保存文藝之志愈篤。乃至滬,晤粵友鄧君秋枚、黃君晦聞;於《國學叢書》、《國粹學報》、《神州國光集》供搜輯之役。歷任《神州》、《時報》各社編輯及美術主任、文藝學院院長、留美預備學校教員”。(《自序》)“有以革命黨訟餘者,聞訊出走申滬。時鄧秋枚、黃晦聞諸友創為《政藝報》,及《國粹學報》,留與議辦國光社,及《神州》、《時報》諸編輯,居滬卅年。”(《九十雜述·之一》)據此可知黃賓虹因在皖追隨革命黨事發,避至上海,得舊友鄧實堅請共事。
此一“出走申滬”倒也玉成了他的“保存文藝之志”。黃賓虹居上海期間,在進行書法、繪畫創作以外,著述尤為豐富,並和鄧實合編和主編了《美術叢書》、《神州大觀》、《藝觀》等十數種書刊雜誌,“保存國粹”之心俱已付諸實行,對近現代美術的發展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神州大觀》則被稱作民國早期印行畫刊中的翹楚。

神州大觀發展

《神州大觀》原書尺寸與現在的八開書大小相當,線裝,宣紙單面珂羅版黑白影印,每冊十數頁不等。珂羅版一詞是英文“Collittoe”的音譯,為19世紀的德國人所發明,是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技術之一。珂羅版是用磨沙玻璃做為版基,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是明膠,所以印刷效率不高,一般一塊印版僅能印100至500份左右。一台機器一天最多隻能印幾十張。但珂羅版系採用照相曝光製成印版,印刷的效果層次豐富,能夠纖毫畢現再現原作的面貌,在當時應該是最適合畫冊的印製了。珂羅版影印技術自清光緒初年傳入我國,1876年,上海有正書局首先應用;而《神州大觀》則是我國第一部珂羅版印刷的大型畫刊。在此後民國時期的相當一段時間內,珂羅版影印畫冊之風盛行。然而伴隨着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高效率的印刷技術,漸次取代了許多傳統工藝的印刷技術,亦是勢所必然。而被魯迅譽為“楮墨較佳”的“珂羅版”亦悄然隱退,幾成絕響。因此清末民國早期的珂羅版印刷製品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