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仙

(一般意義上的神仙)

鎖定
神仙,指的是“非凡”“超凡”的存在,是擁有“超自然力量”的生命體。神仙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神”和“仙”。 “神”是指神祗,即天神、地衹、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人鬼之神等;其中天神、地祗、陰府神靈、人體之神一類的“神”,是先天存在的真聖。“仙”指仙真,包括仙人和真人,是後天經過修煉得道,神通廣大,變化莫測而又長生不死之人。 [10] 
中國神仙人物起源於上古神話,這是中國神仙體系的起源階段。春秋戰國時期,神仙人物逐漸被寫入諸子百家的書籍,例如《山海經》記載的女媧、夸父、后羿、共工、相柳、精衞、西王母等;《莊子》裏記載的的廣成子、彭祖、鯤鵬、河伯、海神等。秦漢時期進一步發展,《淮南子》、《史記》、《列仙傳》、《神仙傳》中有記載了更多的神仙人物和傳説。 [9] 
中文名
神仙
外文名
GOD
地    區
中國
時    代
古代

神仙説法

(1)指經過人的不斷修煉,不斷煉化,不斷領悟,精神、意識、心靈的境界,達到某一種超脱的狀態,人的肉體得到了昇華,具有一定的道行,一定的神通,一定的超能力,一定的特異功能,一定的神位的人。
(2)指人所能達到的某些至高境界的人物。
(3)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人。
(4)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5)比喻,超越輪迴,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得道成真的聖人。
(6)道教中分別指“神”和“仙”。神是指神祗,包括天神、地衹、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人鬼之神等,其中天神、地祗、陰府神靈、人體之神一類的“神”,是先天神明;人鬼之神原來是人,羽化後,以祖先崇拜或聖賢崇拜,因其有功於國於民於族。而祭祀為神。“仙”指仙真,包括仙人和真人。是後天經過修煉得道,神通廣大,變化莫測而又長生不死之人;仙真實際上是經過修煉而成的具有優異功行的傑出人物。 [11] 

神仙神仙七大

莊子·徐無鬼篇》記載:
“知大一,知大陰,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
大一通之,大陰解之,大目視之,大均緣之,大方體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盡有天,循有照,冥有樞,始有彼。
則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者,不知而後知之。”
釋曰:
《楞嚴》七大,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周遍含容,無所不至,是彰性德之妙。 [1] 
莊子》七大,不惟表性德,亦表修德。性修不二,本末兼賅,所謂“大一通之”,已攝《楞嚴》地、水、風、火、空、識、根等諸七大矣。
“大定持之”,以表修德,以修合性,故業識忘而天真現。智照無邊,冥應無窮,所謂:“盡有天,循有照,冥有樞”也。
此中“大陰解之”,亦表修德。老聖所謂:“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也。大陰者,寂靜之德,坤象也。大目者,普眼也。
“大目視之”,表果德,法眼也,見徹法界之謂也。
“大均緣之”,表化他德,平等大慈,普覆眾生之謂也。
“大方體之”,表性德,身剎涉入,依正圓融之象也。
“大信稽之”,又表修德,信為道源,功德之母,萬行之首,有大信而後證大果,未有不信而行,不行而證者。 [1] 

神仙玄宗十勝

玄宗勝相甚多,若舉其要,則有十焉。
一曰:康勝
周子曰:
“飽暖大富貴,康寧無價金。”
予謂:
飽暖尚易得,康寧之福則非人人所能享也。
縱得之,亦暫而非久,忽焉老至,精力衰杇,疾病相侵矣。
玄宗修士,則異乎是,含精養神,身心康健,老而不衰,以能利用先天一炁,煅煉色身,陶融凡質,凡質盡化,陰盡陽純。
故陳翠虛曰:
“透體金光骨髓香,金筋玉骨體純陽。煉教赤血流為白,陰氣消磨身自康。”
此現實受用之優異,一也。
二曰:清勝
道家以清淨設化,學者由心息相依,返於希夷之鄉,大定之境。
天地靈陽之炁,不召而自來,所謂:
“以我真空,感彼妙有。”易重濁為清陽,化凡質成靈體,自覺塵勞日歇,物慾不幹,眾邪不擾,六根虛靜,身心清泰。
《莊子》謂之“天遊”。
度人經》曰:
“天無浮翳,四氣朗清。”
心地亦然,此清寧之優勝,二也。
三曰:逸勝
逸謂優逸,非放逸也。
榮辱不幹,勢位不慕,遁世無悶,抱一湛然,心閒無事,萬累都捐,怡焉而夷,泊然而泰,導而弗先,感而後應
《莊子》曰:
“夫虛靜恬澹,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
黃庭經》曰:
“觀志遊神三奇靈,閒暇無事心太平。”
又曰:
“垂拱無為身自安,體虛無物心自閒。
修和獨立真人宮,恬淡無欲遊德園。”
又曰:
“作道優遊身獨居,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無為何思慮,羽翼已成正扶疏,長生久視乃飛去。”
此乃玄宗身心閒逸之妙,正同禪宗古德所謂:
“絕學無為閒道人。”
世出世間,最為受用,此謂之逸勝,三也。
四曰:吉勝
老氏無為,為而弗持,功成弗居、和光同塵、不迎不拒,湛若虛空,故動無不吉。
此不爭之德,無着之妙,既無心於彼此,亦忘情於去來,如流水行雲,無適無莫,翛然自適,超然無累,隨緣放曠,任性逍遙。
《莊子》曰:
“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
其為吉祥何如哉!此之謂吉勝,四也。
五曰:壽勝
尚書·洪範》所云“五福”,壽居其一。
《詩》有眉壽之詠,壽比南山之頌。
玄宗修士,丹基立後,已得命自在,優遊於洞天福地之間,笑傲於十洲三島之境。
若李脱之八百,安期之三千。
南極廣壽仙翁,生於上古,至明初已屆萬壽之期,見諸仙史,昭然可考。
故張紫陽曰:
“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黃庭經》曰:
“人皆食谷與五味,獨食太和陰陽氣,故能不死天相既。”
又曰:
“閉塞命門如玉都,壽傳萬歲皆有餘。”
陳觀吾曰:
“此岸彼濤已脱離,到彼方知壽可躋。
一得歸來宜永得,渡河筏子上天梯。”
道家長生久視之學,獨以壽勝。
閬苑天宮,隨意寄託。
桑田變滄海,逍遙自如,此真優異之點,五也。
六曰:他力勝
玄宗三元丹法,地元、天元,均屬外丹服食,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
不歷時期,瞬息超凡入聖。
其神化之妙,匪夷所思,能度亡親,點化枯骨,使之復生。
此種不思議方便法門,惟玄宗所獨有,此其優異之點,六也。
七曰:拔宅衝舉勝
以神丹服食殊勝故,能使舉族超升,闔宅衝舉。
如晉·許旌陽真君,與其父族、仙眷四十二口,弟子六人,同時升舉,雞犬亦隨逐飛昇。
此種“拔宅衝舉”盛況,亦唯玄宗所獨有,他教所罕覯,此優異之點,七也。
八曰:相承殊勝
玄宗道脈悠遠,祖祖相承,迄今數千載,從未斷絕,法燈相續。
盡未來際,轉益光輝,因緣遭遇,悉皆現證,此其優異之點,八也。
九曰:傳授殊勝
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之分。
玄宗古仙,以法身顯化世間,身面言説,接引有緣,數千年如一日,道祖無涅槃之日。
正法住世,亦無時期之限量,此優異之點,九也。
十曰:著述殊勝
佛教經典,均由弟子追憶編纂而成。
玄宗道經,乃由道祖親著,親言出親口,誦之者,如聞其聲,若見其人。
此其優異之點,十也。

神仙玄宗十德

道教《大洞經》記載:
“十德初成基,同飛七覺元。”
又曰:
“太清八景觀,十德真文宣。”
此謂眼、耳、鼻、舌、身、口、意,返乎元初,性真圓融,八識不生,氣和道立,文采煊著,十德圓成。
所謂十德者,土數五,二土相合成圭,謂之十德,此是一説。
又玄教自有十德,所謂:定、和、淨、明、妙,常、樂、素、虛、柔,是也。
莊子》記載:
“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又曰:
“大持之。”
又曰:
“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大洞經》記載:
“大全真。”
玄宗泰定神寧,心既湛寂,一切動相,自然不生。
至於不動地境界,是則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妙入希夷之鄉,契無為之化,獲不思議神用矣。是謂定德。
玄教心息妙合,神氣融,以人和而招致天和。
先天已得,雪淨冰融,一團太和之氣,回還充塞,浸淫融洽,銷鑠羣陰,大丹自成。
老聖曰:
“知和曰常。”
《莊子》記載:
“一上一下,以和為量。”
五廚經》記載:
“一氣和太和,得一道皆泰。”
《大通經》記載:
“致靜不動,致和不遷。”
心印經》記載:
“太和充溢,骨散寒瓊。”是謂成和之修,是名和德也。
所謂者,玄教固以清淨寧一設化。
《大洞經》曰:
“洞虛清和淨,華通引玄明。”
由心息相依而澄心不動,六根清淨,進而至於六識六塵清淨,乃至十方虛空,無邊剎海,一時清淨。
入此大淨法門,獲無障礙,自在解脱。
故《大洞經》曰:
“九回鏡中清,乘景入四明。”
《玄契》曰:
“洞微清淨,聖耳梵通。
無障無礙,內外虛明。
洞空清淨,玄息氣通。
無障無礙,內外虛清。
洞虛清淨,靈舌華通。
無障無礙,內外玄明。
洞真清淨,變應自然。
道通長存,十方皆現。
如是背塵合覺,反染為淨,心淨土淨,依正旋轉。
寂光真境,任運現前,謂之清淨光明藏。”
以此自利、利他,同脱苦海,同登道岸,最為超絕。
故此淨德,最尊最勝
所謂者,由本身清淨故,發生慧光,洞照十方,周遍無礙。
《大洞經》記載:
“靈光八輝,萬神俱生。”
又曰:
“流輝六曜,泯邈沈遷。”
又曰:
“洞明光景中,帝一真玄經。”
又曰:
“十華妙行仙,制魔生六明。”
又曰:
“洞觀無礙空,元始通其明。驪珠現真形,內外洞照清。”
又曰:
洞源與洞明,萬道由通生。”
又曰;
“洞源清淨光,操持有其功。”
又曰:
“洞微無窒礙,化極眾幽靈。”
又曰:
“定和妙明覺,玄息自長生。”
又曰:
“洞虛表和淨,華通引玄明。”
《玉樞經》曰:
“泰定安則聖智全,聖智全則慧光生,慧光生則與道為一。”
老聖曰:
“知常曰明。”
《莊子》曰:
莫若以明。”
是則洞明寂照,無礙圓融。
楞嚴經》曰:
“明極即如來”是也。是謂明德。
所謂者,虛實相通,依正交參,心境一如,入際平等之源。
性真圓融,無礙周遍。
老聖稱為“眾妙之門。”
《養命經》記載:
“識無空法,洞觀無礙,入眾妙門,自然解悟。”
學者初功,神息妙合,身心和融,即入眾妙門之前行也。
故玄教妙德,舉一切對待,圓融不二,色空無礙,身心交參,入普賢法界,帝綱重重之境。
非言思有作所能及也。是謂妙德。
所謂者,老聖稱謂“常德”。
涅槃經》稱為“常住”。
老聖曰:
“常德不離,復歸嬰兒;常德不忒,復歸無極。”
又曰: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清淨經》曰: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
又曰: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此真常之性體,即是道源。契之者,得法性身,常住不滅。
故《楞嚴經》曰: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古之大覺金仙,皆圓證此心,入妙覺果海。
性起無作,普現法身。
涅槃四德,以常德居首,以此故也。
所謂者,乃自覺聖智善樂,亦稱性寂天樂,亦稱天樂。
《莊子》曰:
“與人和者,謂之人樂。
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
此天和、天樂,玄教所宗,洵屬優生學之要素也,是謂樂德
所謂者,指本元自性,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莊子》曰:
“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
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夫一切紛華,皆有生以後事,本源自性,清淨恬淡,虛無寂寞,情識未起,更有於何欲習?
故玄宗歸真復樸,乃與道合真。
《莊子》曰:
“一而不變,靜之至矣;
無所於忤,虛之至也;
不與物交,淡之至也;
無所於逆,粹之至也。”
是謂素德。
《大易》有“素履”之詞,“白賁”之象,均契玄宗“見素養素”之道也。
所謂“”者,遺形忘體,恬然若無,是謂“身虛”。絕念、忘知,三際皆空,情忘識泯,謂之“心虛”。
《莊子》曰:
“唯道集虛。”
又曰:
“虛無恬澹,乃合天德。”
又曰:
“休則虛,虛則實,實則倫矣。
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體以虛而運,心以虛而靈。”
故老聖曰:
“致虛極,守靜篤”。
玄宗以“虛”為歸,亦猶佛氏以“空”為歸也。
是謂虛德。
所謂者,沖和一炁,細微澤潤,薰蒸營衞,革故鼎新。大周之後,真空煉形,以有返無,身亦炁化。
故老聖曰: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又曰: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又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又曰: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能勝之。
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又曰:
“守柔曰強。”
玄宗炁化,變剛為柔,乃出死入生之要素。
專氣致柔,則其長生久視也必矣。是為柔德。
以上十德,總而為一,則為玄德。分而為十,各有優點。十德圓成,道立矣。

神仙神與仙的關係

首先要注意的是,神與仙並非不可調和的對立存在,許多時候神作為神存在的同時也是仙,仙也能同時作為神存在。神,常作為一種信仰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他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現象的擬人化。道教所信仰的神仙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神”和“仙”。 “神”是指神祗,即天神、地衹、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人鬼之神等;其中天神、地祗、陰府神靈、人體之神一類的“神”,是先天存在的真聖。 [10]  仙,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稱有特殊能力、可以長生不死的人,仙不同於神有先天的存在,仙只能通過後天的修煉而成。

神仙神仙世界

真則為神仙,幻則為眾生。
古文字是巫家所創, 用法上可能是集合該字讀音的幾種不同意思, 字形上只得突出一種, 其字形本義與一般含義不能畫等號, 只顯示此義受創字者之重視。
“ 真” 在甲骨文裏, 上半部是 “ 人” , 下半部是 “ 鼎”,鼎為高級祭器
孤立地看, 難以確定其具體會意, 但可確定其一個要點, 即與 “ 神人” 有關,而聯繫後來的用法,其會意為,真即某種高人的神化, 或大巫之超升。
一説, 真字從 貞字變形而來。
貞之本義乃卜問神靈,即通神以瞭解隱秘的本然事情。
真與貞同類, 皆通往超形世界。
真字的異體字,乃小篆字形,應該比甲骨字更細緻地展示了真字的字形本義。
它結構複雜, 上面的匕 ( hua)、 即變化 (《説文》 曰:
“ 匕, 變也”, 徐灝雲 :“ 匕、 化, 古今字”), 次上為目, 表示形體, 次下部分表示隱藏, 下面的八, 表乘載的工具。
會意為: 者, 變化形體而返回神秘世界或返回本原。
它與 “ 貞” , 有共點又有個()。
説文》 記載:
“ 真, 仙人變形而登天也”。 這裏, 天指神秘的超形世界, 即形上界。
莊子·大宗師》 記載:
何謂真人? 能登假於道者。 [2] 
可見,以真為登假於道, 形而上者之謂道, 它與 《説文》 看法本質一致。
可見,,動詞真表示歸本、 歸於本原世界, 即本原化。
從真字的幾種詞()可知, 其 “ 義根” 是本。
在巫家兩重世界觀裏, 形下世界為不真, 若論真幻對立,則,形界為幻,神界為真。
可見, 真字的古意便以形下世界為不真。
據 《漢書·yáng王孫傳》, 漢武時yáng王孫雲:
“ 精神者天之有也, 形骸者地之有也, 精神離形、 各歸其真 , 故謂之鬼,鬼者歸也”。 [3] 
在“真幻對立論”上,,“ 不真” 的形體世界為幻界,這種幻屬於非心因類型。
古漢字有很強繼承(性), 體現了巫家的兩重世界觀, 這是他們的根本觀念, 巫為人間與神秘世界的溝通者、 往來者,巫文化裏, 真字表現了兩重世界及形上界的神秘()、 本宅( 老家)。

神仙思想淵源

它在戰國秦漢之際登上歷史舞台不是偶然的,而是此前民間原有的不死思想 [4]  遭遇戰國、秦漢知識下移、社會變動的歷史背景終於浮出水面的結果。
老子》的宇宙論辯證法為此後莊子的自然主義以及全力鑽研謀略、用兵等伎倆的黃老思想都提供了哲學基礎 [5] 
這二者在戰國時期的發展使當時的知識文化面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對神仙家而言,《老子》這兩種發展傾向所形成的不同流派——莊子的真人思想和黃老刑名思想都是其知識淵源。

神仙醫學淵源

神仙家祈求長生的實踐淵源於上古王官醫學。
在《漢書·藝文志》中神仙家屬於方技類,《藝文志》雲方技的淵源: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鵲、秦和……” [3]  ,説明神仙家是由早先的王官醫學孳乳生出的流派的。
上古王官醫學經驗積累產生的認識人體的泛系統論和“藥”的概念,為神仙家提供了最初的理論框架和知識基礎。
以後,在一種執著相信不死的信念下,才有了服食煉丹、導引行氣等實踐。
因此,王官醫學的知識體系和經驗積累是神仙家最初的知識來源。

神仙數術淵源

神仙家的實踐淵源除了王官醫學外,還有大量數術知識,這是前人較少注意的。
事實上,數術知識在方士們的實踐中佔很大比重,正是靠着數術知識的滲入和完善,神仙家們才在早期不成熟的各種實踐基礎上總結髮展成完善的服食(包括辟穀、行氣、導引、內丹等)和煉丹術。
在神仙家實踐的早期,數術和服食煉丹等實踐結合得還很粗糙,但已顯出滲入的傾向。
數術是古代科技最抽象的水平。
對神仙家來説,數術的意義在於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為神仙家實踐提供了系統的神秘主義理論框架,使神人那一境界有了可通往之的橋樑。

神仙巫術雜祀

神仙家實踐中還有相當多的巫術和雜祀,這是因為其淵源——早期道家中神秘主義因素的存在為古已有之的迷信留有餘地。
巫術、雜祀就是這些迷信。
巫術是人們相信憑籍一定物品,通過特定手段(咒語、動作)能直接役使和控制自然力的行為。
神仙家實踐中的闢鬼、下神屬於巫術。
《郊祀志》記載:
李少君能“使物”,如淳曰:“物為鬼物也”;
《史記·封禪書》記載:
欒大夜裏在家中以法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頗能使之”,這些都是以巫術役鬼的內容。
役鬼術並不是神仙家們發明的,而是有古老的淵源。
《風俗通義·祀典》引《黃帝書》:
“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章桃樹下,檢閲百鬼……,荼與鬱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
巫術和雜祀是神仙家實踐中不得不借用的神秘主義方式。
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下,為了達到不死的目的,方士們除了努力尋藥煉丹外只能乞靈於巫術和求福於神靈,因此,古老的巫術和雜祀也成為方士們實踐的組成部分。
古代神仙圖騰圖 古代神仙圖騰圖

神仙特點

神仙家並非這些淵源簡單的組合,而是在戰國以降社會變動的條件下產生了質變,最終自成一派。
這些質變之處就形成了它的特點。
它最初是人們的想象,在道家精氣概念產生後,原先在王官中的數術、醫學等知識都成為方士們探尋不死的手段。
因為思維的荒誕,技藝的原始,雜祀、巫術也充斥其中。
但服食養氣的產生使它有別於原先以診病為主要目的的醫學(經方之學);
煉丹的產生則揭開了古老化學發端的序幕;
五行的滲入使巫術變得逐漸精緻複雜,這些都是它不同於其王官學術淵源的部分。
也正是這些內容,在往後的發展中由涓涓細流逐漸匯合,再壯大成洪流,最終形成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

神仙道教神仙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道教認為聞道有先後德道有高低。道家言存心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扶身正大見吾不拜有何妨。道家認為神仙只有對道的理解深淺之分,而沒有等級地位之別,神仙以濟世度人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敬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道教以“三清”為最高神。道教所信仰的神仙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神”和“仙”。

神仙

“神”是指神祗,即天神、地衹、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人鬼之神等。其中天神、地祗、陰府神靈、人體之神一類的“神”,是先天存在的真聖。 [10] 
一、天神
天神是上天之神。天神是自然萬化的根本和主宰。天神居住在天上,由道炁所化生,分三十六天。天界三十六天由下而上分別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種民天、三清境、大羅天
天界尊神很多。三清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統攝三十六,系最高尊神。“四御”輔佐“三清”,四御即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紫微北極大帝統御眾星神為星宿之主。勾陳天皇大帝總南北二極和天、地、人三才,主管人間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祗主宰陰陽生育、萬物秀美與大地河山之秀。此外,如東王公、西王母共理陰陽二氣,調和天地,陶鈞萬品;五方五老的五行之精,五方五帝系五行之氣。三官大帝,有天地水三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鬥姆元君,綜日月星辰,為斗極之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即雷祖,綜司五雷,賞善罰惡。 此外如: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諸神,諸天天帝、天尊、仙官等等都屬於天神。 [10] 
二、地祗
三十六天相對的還有三十六地。地分九重,每重四地,每地各有土皇神主位,共三十六土皇。土皇也是地祗尊神。地祗即土地之神,凡與土地有關的神靈都屬地祗,如社稷、五嶽、山林、川澤、河海之神都屬地祗。
后土皇地祗主宰陰陽生育,山川萬物之秀美。社稷土穀神主宰培植五穀、養育人民的衣食之本,是國家的保護神。五嶽四瀆等山川之神能興雲致雨,育養萬物。《禮記•祭法》雲:“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社稷、五嶽、四瀆等神,歷史上長期列入國家祀典,至今仍有社稷壇、地壇、五嶽壇、四瀆壇等遺蹟。如北京中山公園的社稷壇、地壇公園的地壇等。而護國城隍、富德正神(土地神)則是城鎮和地方的護佑神。如:門神、灶神、井神、廁神、行業神等等,或護佑一家一户,或職掌一行一業,皆謂地神。地抵並非完全是先天真聖,像五嶽、四瀆等自然神,屬於先天之神。而城煌、土地、門神、灶神、井神、廁神、行業神等等則多由人為神,屬於後天人格神。 [10] 
三、物靈
萬物有靈。天地山川,奇花異木等大自然諸物,其珍奇靈異者,皆有神性。
物靈之神在道教中亦有重要地位,具有代表性的如:靈石信仰,泰山石敢當等;動物神靈,龍、鳳、麟、龜 “四靈” 等;十二生肖神,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犬、亥豬等;植物亦有五穀之神、四季花神、樹神等。
四、地府神靈
在道教的世界裏,有天庭和神仙洞府,有人間陽世,還有陰曹地府。中國傳統的地府有兩處,一是山東泰山的蒿里山,一是四川酆都山。泰山東嶽大帝主七十二司,管理人的生死貴賤。酆都大帝治酆都山,主管九幽陰曹神鬼之事。
治理九幽陰曹神鬼之事還有十殿閻羅王濟度人鬼,罰惡扶善。分別是:第一殿秦廣王、第二殿楚江王、第三殿宋帝王、第四殿五官王、第五殿閻羅王、第六卞城王、第七殿泰山王、第八殿都市王、第九殿平等王、第十殿轉輪王。
太乙救苦天尊統御萬類,應化十方,化號十方救苦天尊,拯救冥界受苦受難的冤魂出離冥司。 [10] 
五、人體之神
人有臟腑之神,是道教神仙信仰的特色。它既是中國古代醫學對於人體臟腑的認識,又是道教存思、內觀、守一、內丹等修煉方法的理論基礎。
道教認為人體“泥丸百節皆有神”。人由天所生,共有三萬六千神。人體之神,例如《道教玄門日誦早晚課》有“淨口神咒”稱:“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卻邪衞真。喉神虎賁,氣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煉液,道氣常存。”。《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內二十四神回元經》有“八景二十四真”,指的是腦神、發神、皮膚神、目神、項髓神、膂神、鼻神、舌神為人體上部八景神。喉神、肺神、心神、肝神、膽神、左腎神、右腎神、脾神,為人體中部八景神;胃神、穿腸中神、大小腸中神、胴中神、胸膈神、兩脅神、左陰左陽神、右陰右陽神,即人體下部八景神。人體之神均有名字、形狀、服色等,為修煉者所熟知。
人體臟腑之“神”對人體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主要表現為臟腑精氣產生神,通過對臟腑精氣的主宰來調節其精氣血津液的代謝、調節臟腑的生理功能,以及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神的存在是臟腑生理功能正常與否的反映。有針對性的精神活動還能調整臟腑生理功能的紊亂,達到治病、康復的目的。《素問•移精變氣論》説:“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綜合體現,因此神的存在是人體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主宰。《素問•靈蘭秘典論》説:“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宣明五氣》説:“心藏神。”這些都突出了神在生命活動中的主宰地位。精、氣、血、津液的充盈與運行有序,臟腑功能的發揮及相互協調,情志活動的產生與調暢,心理狀態的寧靜怡然,卻病延年的養生之道,都離不開神的統帥和調節。神是機體生命存在的根本標誌,形離開神則形亡,形與神俱,神為主宰。
在道教的修煉方法和科儀法事中,存思體內之神是一項重要內容。最有名的神是“三尸神”,《三尸中經》言稱修煉者守庚申,即守人體內三尸神,就可以除三尸。也是道教神仙信仰中的一項內容,至今仍為許多修道人所煉養。 [10] 
六、人鬼之神
道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道教神仙體系中的許多神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所神化。人鬼之神即是本着有功於民則祀之的原則,把人奉為神。在古代有“聰明正直之謂神”之説。其中包括各民族的祖先神、各民族的聖賢英傑、各行業的祖師、保護神,甚至各家族的先祖等等。在這裏“神”就是“聰明正直之謂神”的意思。
人鬼之神源於中國古代的祖先崇拜和聖賢崇拜。古時祭祖意義重大,《禮記•祭統》説:“碲者,嘗之義大矣,治國之本也”,把祭祀祖先作為治國的根本,其意義在於慎終追遠。聖賢之神主要是他們的功德和品格受到後人的敬仰,正如《禮記•祭法》所説:“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古時祭祖祀賢列入國家祭典,並且規格很高,典式繁多。而道教則將其奉之為神,建廟祠之。
人鬼之神很多,祖先神如三皇五帝;聖賢神如關公、岳飛;行業神如木匠祖師魯班、茶神陸羽、酒神杜康、等等,他們均為道教所崇祀。 [10] 

神仙三清尊神

魏晉時期的道教神仙已十分龐雜,但散亂無序。
到了南朝梁代,著名道教理論家陶弘景寫的《真靈位業圖》作為第一個較為系統的道教神譜,開始出現。
在這神譜中,陶弘景將神仙分為七個等級,每個等級設一中位,有一個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設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諸神。
七個等級高低有別,以第一等級為最高,以此分級,秩序井然。
各等級除了中位主神外,還有左右諸位神仙,數量各不相等,如第一等級左位29神外,右位19神。
第三等級左位50餘神,右位30餘神。
這些左右諸神仙,有的是歷史上的帝王、將相或聖人先賢,如第三等級的孔子、顏回、莊子、第七等級的秦始皇漢高祖、齊桓公、晉文公魏武帝劉備、李廣、韓遂孫策、徐庶等。
有的是道教著名領袖,如第二等級的魏華存、許穆、許擁是道教上清派的創始人,徐來勒、葛玄是靈寶派的創始人,而第四階次的張陵是天師道的鼻祖,葛洪是道教大理論家。
有的是神話傳説人物,如第三階次的黃帝、唐、虞、夏,第四階次的赤松子等等。
總之,神譜中各色各樣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無人知曉的人物,難以考其來源,有的與道教關係不大,像孔子也拉進神譜,顯得不倫不類。
除陶的神譜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神譜,其結構和內容也互有出入。
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金闕帝君等為最高神,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為最尊,而天師道則尊老子為最高神。
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問題上彼此不完全認同,隨着道教的發展和各派的互相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現了統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三清神的出現,標誌着道教神仙譜系的最終定型。
“三清”尊神的建立,卻經歷了一較長的發展過程。
道教初創時,是以老子為其始祖,稱之為太上老君又稱太上道君,尊奉為最高神靈。
例如於吉等人所編的《太平經》和張陵等人所造作的道書,皆託名為老君所授,直至北魏寇謙之所撰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和《錄圖真經》以及他的“天師”稱號,皆託名老君所賜。
這是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內的早期道教的一個共同特點。
乃至以後的全真道道統淵源,仍稱太上老君傳於金母,金母傳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王玄甫,王玄甫鍾離權,鍾離權授呂洞賓劉海蟾,呂洞賓授王重陽,重陽授北七真。
將全真道統上溯到老子,並尊王玄甫為全真道的始祖。
及至東晉中後期上清、靈寶等道派出現後,對道教最高尊神的觀念便發生了變化。
這些新起的道派,便不再尊奉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了,而是以元始天王或元始天尊與太上大道君的地位最尊。
在這兩派的經書中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擺在一個次要的地位,有些經書甚至把它作為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的弟子看待。
這種分歧,在《魏書·釋老志》和《隋書·經籍志》對道教的介紹中,便可明顯地看出來。
魏書》卷一百一十四《釋老志》説:
“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
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3]②
這顯然是反映了天師道以老子為最高尊神的思想。
隋書》卷三十五《經籍志》四則稱:
“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窮桑之野,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
所度皆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①
這明顯是以元始天尊為最高尊神,太上老君也是元始天尊所傳度的弟子之一,代表上清派的思想。
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三個主要道派在道教最高尊神的觀念方面,分歧既然有如此之大,即道教經書既有大中小之分,則造説這些經書的教主也勢必會有先後等級的差別,在《雲笈七箋》卷六《三洞經教部》之《三洞並序》裏即稱:
“三洞既降,遂有大小中乘、初中後法三種分別。”③
那末,在三洞尊神之間,如何劃分先後等級的差別呢?
故道教又有“一氣化三清”之説。
在上引《九天生神章經》裏即含有三清皆由道氣所化之意,在《三洞並序》中説:
“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用分三,皆以誘俗修仙,從凡證道,皆漸差別,故有三名。”④
即是説,三洞的本元,都是來自同一的道氣,只是應用不同,才分為三個不同的名稱。
儘管如此,但具體到究竟是由誰一氣化三清呢?
這則又有不同説法。
一種意見是認為,道教的三清是由大羅天的玄、元、始三氣所化而成。
如大約為東晉或南北朝初年出世的《太真科》就説:
“三天最上號日大羅,是道境極地,妙氣本一,唯此大羅生玄元始三燕,化為三清天也。
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
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
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①
這種説法,並未解決三清尊神之間先後等級的實質問題,而且還會引來住大羅天的尊神是誰,三清尊神是否為這位尊神所化而成等一系列的問題,故道教通常又有另外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認為,三清是由元始天尊一氣所化,上清派道士多主張之。
《三洞並序》引證《業報經》和《應化經》説:
“天尊日:吾以道氣,化育羣方,從劫到劫,因時立化。吾以龍漢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君,化在玉清境,説《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號無始天尊,亦名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説《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説《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②
這就説,三洞尊神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時期的化身,三洞經書也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時期所説,這樣對道教各派便不會產生等級高下之分,導致教派之間的矛盾了。
不過這很明顯是代表上清派的説法,《隋書·經籍志》採用之。
道教的另一種説法是認為,三清是由老子一氣所化,這主要以天師道為代表的道士們的思想。
這種思想,其淵源甚早。早在道教正式產生之前,就開始對老子進行神化。
東漢明帝(57_75在位)、章帝(76—88在位)之時,益州太守成都人王阜所作的《老子聖母埤》即稱:
“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4]①
這裏便把老子與道合而為一,而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而老子也就自然成為造物主,當然也就是至高無上的神靈了。
早期道教繼承並繼續發揮了這一思想。
在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中便説:
“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明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元不在。
……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5]②
傳為張陵(或張魯)所作的《老子想爾注》,也把老子作為道的化身,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6]③。
《雲笈七簸》卷一《道德部》之《總敍道德》引葛玄《五千文經序》説:
“老君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窮手無窮,極乎無極也,與大道而輪化,為天地而立根,布氣於十方,抱道德之至純,浩浩蕩蕩,不可名也。
……堂堂乎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稟之得生
……故眾聖之所共宗。”④
其後南宋謝守灝所撰編的《混元聖紀》、《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等著作中更反覆地説: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
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
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⑤
又説:
“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⑥
又説:
“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宗,乾坤之根 本,天地之精源。”⑦
又引唐尹文操的話説:
“老子者,即道之身也,跡有內外不同,由能應之身或異也。”①
並稱他“秉生成之柄,鎮造化之原,故在天為眾聖之尊,在世為萬教之主。
謂之老子者,道之形也,應既不一,號亦無量,或三十六號,或七十二名。”②
又説:
“老君在天皇時,號玄中大法師,亦日通玄天師,出《洞真經》一十二部,以無極大道下教人間。
在地皇時,號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經》一十二部,化人以無上正真之道。
在人皇時,號盤古先生,出《洞神經》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無為之道。”③
按照這種説法,則是三洞經書,皆由老子所造作。
不僅如此,甚至還説:
“老君於三皇時説經,世謂之《三墳》之書,久失其傳,兼累世所説經,多藏瓊室瑤台,或秘龍宮海藏,神真保護,世莫得聞,今所傳者,太山一毫芒爾。”④
這就是説,三洞之外的眾多經書,也系老子所造。
我們知道,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為最終目的,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天師道一系從東漢以來即將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老子與道是一是二、二而一的。
“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當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靈了。
那末,老子一氣化三清之説,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下又有“老君日:夫三洞寶經,皆三清之上道也,吾昔受之於元始天尊”⑤的一段話與全文主題不類,應是宋朝上清派昌盛掌權編輯《道藏》時所添改的觀點。
魏晉道教有另兩種創世説存在,一種也就是元始天王創世。
另一種是太上老君創世,也是被歷代皇帝推崇與説的最多的。
不過,唐代四川“三寶窟”開始供奉道教神像。

神仙仙品

道教神仙品級:
第一品,九天真王
第二品,三天真皇;
第三品,太上真人;
第四品,飛天真人;
第五品,靈仙;
第六品,真人;
第七品,靈人;
第八品,飛仙;
第九品,仙人。 [6]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
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
並稱:“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理萬民錄也,給助六合之不足也。”
晉時期的葛洪《抱朴子內篇.論仙》引《仙經》將神仙分為三等:
天仙、地仙、尸解仙。
稱:“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蜕,謂之尸解仙。”
梁時期的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又把神仙分為七階:
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宮、洞天、太陰。
北周時期的《無上密要》則從得道成仙的層次出發,將神仙分為:
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宮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極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
其中“得鬼官道人”為人死後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後也有昇仙的希望與機遇,從而説明南北朝時已有“鬼仙”的説法。
唐時期的《天隱子》又將神仙分為五類,稱:在人稱人仙,在地稱地仙,在天稱天仙,在水稱水仙,能神通變化者稱神仙。
宋時期的張君房《雲笈七籤`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條目中則將神仙分為九品,稱:“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聖,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靈仙、至仙。
真、聖之號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靈、至為次第。
這與《太真科》的分類方法大致相同。
總之,關於仙品的分類方法很多,後來《仙術秘庫》對其加以歸納總結,稱“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礎。
一、天仙品位
亦稱“仙人”、“飛仙”、“大羅金仙”,宋時期定佛陀為“大覺金仙”。指居於天府、能舉行飛昇的神仙。
《天仙品》記載:“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云飛仙”《抱撲子內篇、論仙》與《仙術秘庫》均其列為第一等。
墉城集仙錄》將昇天之仙分為九等: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飛天真人、第五靈仙、第六真人、第七靈人、第八飛仙、第九仙人。
若從修煉角度上看,天仙為修證之最上一成,修煉之最上乘。
丹道中所指的“煉虛合道”的大成景界。
屆時神光普照,化身萬千;一得永得,一證永證,神通恢闊,法力無邊。
天地閉時而不同閉;天地開時,開闢度人。
二、神仙品位
亦稱“仙人”、“真人”,統稱“仙真”。指長生不死、修煉得道的人。
道經記載:“煉形為氣,名曰真人。”;“得本元氣,故曰煉形為氣,正性無偽,故曰真人。”
莊子記載:“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登高不憟,入水不濡,入活不熱“,”不知悦生,不知惡死”,“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淮南子記載:
“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
從修煉角度上看,神仙為修煉之上成。
丹道上講為煉神還虛的乳哺階段。
此時煉形化炁,胎仙自化,陽神已成,脱質升舉。即運用大周天之火候,以炁合神,神炁為一,心無生滅,息無出入。重濁之形,化為輕清之炁;純陽之體,盡為神通萬化。屆時體變純陽,陽神已成,具有神通萬化之功能。
三、地仙品位
據《天隱子》記載:
在地為地仙。
《仙經》記載: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地仙在道教神仙譜系中屬於中等仙人。
據《仙術秘庫》記載:地仙有神仙之才,無神仙之分,得長生不死,而作陸地遊閒之仙,為仙品中之中乘。
《秘要經》記載:“立三百善功,可得存為地仙,居五嶽洞府之中。”從修煉角度上看,地仙為修煉之中成。
丹道上講指完成煉炁化神的胎養階段。
此時能夠在長壽的基礎上證到長生,但是尚無神通變化可言,因而只能在地上行走。
此時仍有呼吸和飲食,形質未能全部化為輕清。
但修煉至此,容光煥發,步履輕疾,壽増無量。
四、人仙品位
道教仙人譜系的一種,為形體堅固、長生住世的人。
鍾呂傳道集》記載:“人仙者五仙之下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無行之氣,誤交誤合,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又稱:“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業重福薄,一切魔難,遂改初心,止於小成,行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不能變換。
不能全於大道,止於大道中一法一術,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故曰人仙。”
《金丹真傳`序》記載:“補完氣血,覆成乾體,復得外藥,結成內丹,此人仙也。”
武術匯宗》記載:“有從下關用功者,不使真氣泄於陽關,保守元氣,鎮守下田,不悟移鼎換爐之法,而安長生不老之果,或延壽於數百年,或延壽於數千年,久而不死,謂之人仙。”
從修煉角度上看,人仙為修煉之下成。
丹道上講指煉精化炁的築基階段。
此時修煉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恆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壽,返老還童,肉體堅固,長壽不老。
其方法有:絕谷、忘情、納津、吐納、持靜、持戒、存想、採日精月華、導引、閉息、自然、無為等功法,若能信心苦志,堅守不移,足可保命固形,安樂延年,但有形之軀最終必壞。
五、鬼仙品位
又稱“靈鬼”。
指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死後出陰神,乃為鬼仙。
《鍾呂傳道集》記載:“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陰中超脱,神像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人輪迴,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奪舌而已。” [7] 
從修煉角度上看,鬼仙為修煉之最下乘。
丹道上講指僅僅限於基礎的性功修煉階段。
修證之時,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內守,悟人頑空。
到撒手了結之時,定中能出陰神,陰神屬於清靈之鬼,而非純陽之仙。
在修煉之時,有人年事已高,肉體衰朽,或者環境困難,無從保障,今生修成已無望,乃用此法,可出陰神,以為下輩子繼續修證.同樣屬幹鬼仙。此法有:投胎、奪舍、借屍、轉世等。

神仙真人

“真人”指的是存養本性、悟得大道的人。《南華真經》的《大宗師》篇謂“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也就是説有真知的人即是真人。“天之所為”即“天道”,“人之所為”即“人道”。明天人之理,懂得天道與人道的關係,宇宙涵育人生,人生本乎宇宙,不以人智逆天,能“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體天道以善人生,達天人合一廣大自在之境,這樣就達到了“真人”境界。
真人與仙人的區別在於,仙人追求不老不死,而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惡死”,追求的是精神永恆,不是肉體長生。
道教祖師多為真人。道教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全真道師王重陽、張伯端、丘處機、白玉蟾等均為“真人”。 [10] 

神仙儒教神仙

章太炎在《國故論衡》中認為,儒有三科,關達、類、私之名,達名為儒。
儒者,術士也。(《説文》。)
儒之名蓋出於需。
需者,雲上於天,而儒亦知天文,識旱潦。
儒是指一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負責治喪、祭神等 各種宗教儀式
他説:
“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
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儒教(非儒學神職人員
昊天上帝創世化育萬民,自先秦起儒教百神,組成像人間官僚系統那樣的等級體系。
每個神的品級、爵位,一般説來,是由儒者規定的,並載入國家祀典。
平素,它們依照規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
大祭時,則依品級配享、從祀於天壇之上。
不入祀典的,被稱為“淫祀”。
“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山河湖海,原則上都是儒教的神祇。
各種自然現象,風雨雷電等,也是儒教的神祇。
那些對人有益或者與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植物,也可以成為儒教的神祇。
各種著名的人物,也都可以作為儒教的神祇。
但是他們成為神祇,必須得到國家的認可,納入祀典。
否則被認為是“淫祀”,即超出規定的祭祀。
這樣的祭祀遭到儒教的反對,認為它不會帶來幸福:
“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儒教為一神主多神崇拜,尊敬的神仙是仁義聖道的體現。
所謂非其所祭,就是説祭祀那些不該由自己祭祀的神祇。
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所有的神祇。
而諸侯不能祭天,只能祭祀處於自己境內的名山大川。
普通百姓,能夠祭祀的公神就更少,除了灶神,幾乎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
因此這些神祇在道教裏供平民崇拜,道教裏的高級神祇少數來自儒教,但更多來自民間神話信仰,天神比地神尊貴,也比人神尊貴,但在道教中,三清地位要高於上帝玉皇。
儒教和道教的神祇對應關係如下:
天神
儒教
道教
上帝
昊天上帝
昊天金闕玉皇上帝
五方帝(東)
青帝靈威仰
青靈始老蒼帝君
五方帝(南)
赤帝赤熛怒
丹靈真老赤帝君
五方帝(中)
黃帝含樞紐
元靈元老黃帝君
五方帝(西)
白帝白招拒
皓靈皇老白帝君
五方帝(北)
黑帝汁光紀
五靈玄老黑帝君
北極星
-
中天紫薇北極大帝
七曜
日、月、歲星、熒惑星、鎮星、太白星、辰星
五星七曜星君
-
-
慈輝朱日天尊,妙果素月天尊 [8] 
十二辰
十二辰
四值功曹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
四靈二十八宿
風雨雷電
風伯、雨師
風伯、雨師、雷公、電母
地神
皇地祇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祈
-
城隍為《周宮》八神之一
城隍
-
社稷
土地
-
五嶽、四鎮、海、四瀆
東嶽大帝、河神、海神

神仙最高神

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
在儒教經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稱號是上帝,或稱帝,天帝。
皇天上帝的名稱來自《尚書·召誥》:
“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
《論語·堯曰》:
“敢詔告於皇皇后帝”。
“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羣神。”
中國古代的上帝,就是當時中國人的祖宗神。
其中最優秀者,是黃帝炎帝
而所謂“炎黃子孫”,首先是説,天子們的家族,乃是黃帝或炎帝的後代,後來就成為中國一般人祖宗的代稱。
也就是説,秦漢及其以前,中國古人所信仰的上帝,乃是他們的祖宗。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至上神名字被依據《周禮》正式確定為“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的意義,則依據儒者毛氏對於《詩經·黍離》中“悠悠蒼天”的解釋,認為昊天的意思是“浩大元氣”,而上帝的意思是説,天就像君主一樣統治着世界。按《開寶通禮》,元氣廣大,則稱昊天。據遠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宋史·禮志》)。
到了宋代,儒者程頤對於昊天上帝作出了進一步解釋,認為那一團元氣的自然之天,乃是上帝的身體;
存在於元氣之中並且和元氣不可分離、主宰着元氣的天理,就是上帝。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説,天,或者上帝,就是理。
這樣的上帝觀經過儒者朱熹的認可,成為元明清時代上帝觀念的正統解説。
“天者,理也;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23]

神仙儒教聖人

儒者們認為,上帝給人類指派了君和師,讓他們來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是上帝的代表。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
“神者,微妙玄通,不可測量,故能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
知周萬物,樂天知命,安土敦仁,範圍天地,曲成萬物,通乎晝夜,此皆神之功用也。
作《易》者因自然之神以垂教,欲使聖人用此神道以被天下,雖是神之所為,亦是聖人所為。”
“神道微妙,寂然不測。人若能豫知事之幾微,則能與其神道合會也······言凡物之體,從柔以至剛,凡事之理,從微以至彰,知幾之人,既知其始,又知其末,是合於神道,故為萬夫所瞻望也。萬夫舉大略而言。若知幾合神,則為天下之主,何直只雲萬夫而已,此知幾其神乎者也。”[24]
“聖人之神道設教,觀乎天而得之,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天之所以為天也,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聖人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聖人之所以為神也。”
“陰陽所育,稟氣呈形,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雲雨,春夏以生長之,秋冬以殺藏之。斯則德刑之設,著自神道。聖人處天地之間,率神祇之意。”[25]
君王是昊天上帝之嫡長子,其權力出於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稱天子。
君王(皇帝)本身就是政教合一的最高權威,壟斷了世俗與精神世界的權力。
儒教教義的最終解釋權始終是通過科舉考試掌握在皇帝-官僚手中的。
聖人是上帝的使者。
孔子死後,按照傳統的祭祀原則,他可以在家鄉享受自己後人的祭祀,也可以享受學生們的祭祀,但不是國家的公神。
漢初,劉邦路過孔子家鄉,曾經祭祀過孔子,然而那僅僅是個人行為,是一個後人對於先聖或者先賢的崇拜。
西漢中期,天災頻發,社會動亂
儒者梅福認為,這是由於未能妥善安排對於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發怒。
當時的國家政權接受了梅福的提議,封孔子為商湯的後代,接續先王的祭祀。
到東漢,國家才正式把孔子作為國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
唐代,命令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
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
大的祭祀起初由學官主持,後來改由地方官主持。
唐代以後,孔子的地位不斷提高,對孔子的封號也不斷增加。
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
(這是孔子生前沒有料到的,正如老子被道教奉為教主沒有被老子料到一樣)
孔子成為國家公神以後,儒者們的宗教地位也相應提高。
唐代為孔子設立“從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
最早選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對於註釋儒經有重大貢獻的儒者,後來擴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歷代著名的儒者。宋代,從祀制度逐漸完備起來。
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稱為“四配”,他們是顏回、曾參、子思孟軻
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個優秀弟子。
“德行:
言語:
宰我,子貢。
政事:
文學:
子游,子夏。”
再次是“先賢”,祭祀那些親自接受孔子教導的弟子們。
最後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後歷代最優秀的儒者。
而後來的儒者,也以死後能夠進入孔廟成為先儒為最高的榮譽。

神仙泛靈論

儒教百神,組成像人間官僚系統那樣的等級體系,而已昊天上帝為首。
每個神的品級、爵位,一般説來是由儒者規定的,並載入國家祀典。
平素,它們依照規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諸侯有封地和食邑;
大祭時,則依品級配享而從祀於天壇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稱為“淫祀”。
“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山河湖海,原則上都是儒教的神祇。
各種自然現象,風雨雷電等,也是儒教的神祇。
那些對人有益或者與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植物,也可以成為儒教的神祇。
各種著名的人物,也都可以作為儒教的神祇。
但是他們成為神祇,必須得到國家的認可,納入祀典。
否則被認為是“淫祀”,即超出規定的祭祀。
這樣的祭祀遭到儒教的反對,認為它不會帶來幸福:
“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神仙祭祀

所謂“非其所祭”,就是説祭祀那些不該由自己祭祀的神祇。
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所有的神祇。
而諸侯不能祭天,只能祭祀處於自己境內的名山大川。
普通百姓,能夠祭祀的公神就更少,除了灶神,幾乎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
孔子是國家的公神,但是按照規定,只能由儒者進行祭祀。
官員可以祭祀孔子,因為獨尊儒術的國家,官員一般也都是儒者。
“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天子視學,也須祭先師。天子出征歸來,要向先師行獻俘禮,報告成功。”
在歷史上,儒教國家對於民間不斷興起的神祇祭祀,一般有三種態度:
其一是將它們“招安”,收歸國有。
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城隍、關帝、梓潼神(文昌)和媽祖
其二是禁止。
歷代都有作為國家官吏的儒者,其中如曹操狄仁傑等,禁止他們認為危害社會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神祇祭祀,拆毀廟宇,破壞神像。
其三是不收不禁。
在國家遭遇大難大災時,甚至也會委派國家官吏去向這些神祇祈禱。
參考資料
  • 1.    徐海印.天樂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 2.    莊子  .中國古籍全錄[引用日期2016-04-03]
  • 3.    漢書  .中國古籍全錄[引用日期2016-04-03]
  • 4.    《晏子春秋》“景公問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諫”記齊景公對古人不死的嚮往。又《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海外南經》:“不死民在其(三苗國)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
  • 5.    金春峯.漢代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02-01:200
  • 6.    神仙傳 葛洪  .中國古籍全錄[引用日期2016-04-03]
  • 7.    佚名.鍾呂傳道集:古籍,宋代
  • 8.    星辰部日月  .道教之音[引用日期2016-03-02]
  • 9.    初識道教神仙  .武當山道教協會[引用日期2023-10-26]
  • 10.    道教神仙分類  .武當山道教協會[引用日期2023-10-26]
  • 11.    範恩君.道教神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