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祝穆

鎖定
祝穆(1190年-1256年), [2]  少名丙, [3]  字和甫、伯和、 [2]  和父,晚號樟隱老人。 [3]  徽州歙縣人, [2]  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 [3]  祝確之曾孫,祝康國之子,祝洙之父, [2]  南宋學者。 [4] 
祝穆早年隨父母僑居建寧崇安縣。其父病逝後,於慶元四年(1198年)冬十二月十六日,祝穆與弟祝癸由家人護送到建陽考亭滄洲精舍,受學於朱熹及其門弟子。祝穆中年後,遊歷閩、越、吳、荊、楚等地,飽覽山川地理,瞭解風土人情,立志著述。晚年卜居建陽麻沙南溪。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祝穆去世。 [2] 
祝穆著有《方輿勝覽》七十卷、《古今事文類聚》一百七十卷、《文公朱先生年譜》和《四六寶苑》等。 [2] 
別    名
祝丙
伯和、和甫
樟隱老人
所處時代
南宋
出生日期
約 1198年
逝世日期
1258年
主要作品
方輿勝覽
事文類聚
本    名
祝穆
祖    籍
婺源

祝穆人物生平

祝穆其先新安(今安徽歙縣,一説建陽)人。祝洙之父。曾祖祝確為朱熹的外祖父,父祝康國是朱熹表弟,跟隨朱熹母祝氏居崇安。與弟祝癸同從朱熹受業,後被薦為迪功郎。
祝穆少年喪父,讀書於朱熹家塾。20歲,朱熹命黃幹為他舉行冠禮乾道初,祝穆與其弟一起隨朱熹到建陽雲谷晦庵就讀,受黃幹、蔡元定教誨。他嗜書,手不釋卷,於書無所不讀。青年時,往來於吳、越、荊、楚之間,所到必登高探幽,臨水攬勝,遍訪民情風俗,這為他晚年著述積累豐富資料和感性知識
晚年,祝穆卜居建陽縣麻沙水南,名其廬“南溪樟隱”,集朱熹生前手跡,匾於廳堂楣額。在廳右小屋取朱熹生前所書“歲寒”二大字,以表古樟之雅。與隱廬相對,又築小樓四楹,取張南軒所書“藏書樓”三大字,揭匾樓上。在這優美舒適的環境,開始他晚年的著作生涯。凡經、史、子、集,稗官野史,金石刻,列郡志,“有可採摭,輒抄錄”。祝穆善於寫文章,“下筆頃刻數百言”。在麻沙水南隱居期間,撰成兩部文獻性鉅著,一是類書《事文類聚》170卷;一是綜合性地理志方輿勝覽》70卷。
他不僅自編書籍,而且自家刻書發行。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有市儈之徒將祝穆《方輿勝覽自刻本改名《節略輿地紀勝》翻刻。祝穆上訴保護版權,官府下令“追人、毀板”。 [1]  這時祝穆經過幾年編纂,雕版費用,據稱“浩瀚”。他不僅是刻書家也是藏書家。其家境不算富裕,卻仍節省開支,購聚書籍,建築小書樓以為藏書之處。
祝穆於理宗寶祐六年(1258年)十一月撰成《南溪樟隱記》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當年逝世,諡“文修”。

祝穆主要作品

祝穆著《古今事文類聚》前後續別四集、 《方輿勝覽》七十卷,今存。
參考資料
  • 1.    《新編四六必用方興勝覽七十二卷首二卷》:兩浙轉運司錄白:據祝太博宅幹人吳吉狀:本宅見雕諸郡志名日《方輿勝覽》《四六寶苑》兩書,並系本宅進士私自編輯,數載辛勤。今來雕板所費浩瀚,竊恐書市嗜利之徒軋將上件書版翻開,或改換名目,或以《節略典地紀勝》等書為名,翻開挽奪,致本宅徒勞心力柱費錢本,委實切害。照得雕書合經使台申明,藝行約束,庶絕翻版之患,氣給榜下衡婺州雕書籍處張掛曉示,如有此色,容本宅陳告,乞追人毀版斷治施行。…………故榜。嘉熙貳年拾貳月日榜。………福建路轉運司狀氣給榜約束所屬不得翻開上件書版並同前式,更不再錄白。
  • 2.    徐俐華主編;陳國代副主編,武夷文籍擇錄[M],北京:華藝出版社,2011.05.第435頁
  • 3.    滕新才,曾毅,李俊編注,歷代開州史志文獻彙編[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12.第51頁
  • 4.    黃康明,黃清華編;鍾允夕譯,中國《陶記》研究[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20.06.第3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