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祝大年

鎖定
祝大年(1916年-1995年),出生於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 [1]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陶瓷藝術、現代壁畫、現代工筆重彩的開拓者,“建國瓷”的設計者,也是首都機場陶瓷壁畫《森林之歌》、北京飯店壁畫《玉蘭花開》、日本橫濱飯店壁畫《灕江春色》的創作者。
早年在杭州國立西湖藝專和北平同立藝術專門學校學習。1934年赴日本,在東京帝國美專攻讀陶瓷美術。1938年回國。1952年到景德鎮,主持"建國瓷"設計與生產工作。1956年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主任、教授。1979年為首都機場創作陶瓷壁畫《森林之歌》。1985年創作陶瓷壁畫《桂林山水》、《玉蘭花開》等,赴美展覽。1995年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著有《祝大年畫選》。 [3-4] 
中文名
祝大年
外文名
Zhu Dania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95年
畢業院校
日本東京帝國美專
杭州國立藝專
代表作品
森林之歌
玉蘭花開
松竹梅

祝大年人物評價

祝大年(左)與喬十光(右) 祝大年(左)與喬十光(右)
“父親離開我們已有十年了,但每當人們提到他的人品、才華、藝術成就時,那種敬重和稱讚都不會有絲毫的減退。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生追求真、善、美矢志不移,愈挫彌堅。對事業他兢兢業業,鍥而不捨;對藝術他精益求精,鋭意創新;對生活他嚴以律己,與世無爭。他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印在我們的記憶中,在人生的道路上給我們温暖、勇氣和力量。”祝重華這樣評價父親。

祝大年人物履歷

祝大年(左一)與龐薰琹 祝大年(左一)與龐薰琹
祝大年(1916-1995),當代著名陶藝家、壁畫家、工筆重彩畫家、工藝美術教育家。生於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長期從事陶瓷設計工藝美術教學工作。早年在杭州國立西湖藝專和北平同立藝術專門學校學習。一九三四年赴日本,在東京帝國美專攻讀陶瓷美術,並在星岡窯廠實習。回國後,先後在重慶中央工業試驗所和上海紅葉陶瓷廠任工程師、總工程師。解放後在輕工業部工作,以後調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副教授、系主任、教授。一九五二年為製作建國紀念瓷,曾和景德鎮老藝人合作,設計製作各種傳統日用餐具和陳設瓷,參加國內外展覽,對恢復景德鎮傳統瓷器工藝做出了一定貢獻。一九六0年後,主要從事工筆重彩教學和壁畫創作。為首都國際機場設計製作陶瓷壁畫《森林之歌》、燕京飯店瓷壁畫《松竹梅》。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實用美術系陶瓷科主任;後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陶瓷系主任、中國陶藝學會理事長、中國壁畫協會副主任、中國工筆重彩畫會顧問、中國工業設計學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著有《祝大年畫選》。 [2] 

祝大年壁畫作品

1987年在香港舉辦個人畫展。199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祝大年美術作品展》。199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9歲。

祝大年工作經歷

首都機場壁畫《森林之歌》 首都機場壁畫《森林之歌》
祝大年,著名工藝美術家。浙江杭州人。長期從事陶瓷設計工藝美術教學工作。早年在杭州國立西湖藝專和北平同立藝術專門學校學習。一九三四年赴日本,在東京帝國美專攻讀陶瓷美術,並在星岡窯廠實習。回國後,先後在重慶中央工業試驗所和上海紅葉陶瓷廠任工程師、總工程師。解放後在輕工業部工作,以後調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副教授、系主任、教授。一九五二年為製作建國紀念瓷,曾和景德鎮老藝人合作,設計製作各種傳統日用餐具和陳設瓷,參加國內外展覽,對恢復景德鎮傳統瓷器工藝做出了一定貢獻。一九六0年後,主要從事工筆重彩教學和壁畫創作。為首都國際機場設計製作陶瓷壁畫《森林之歌》、燕京飯店瓷壁畫《松竹梅》。是我國當代著名陶藝家、壁畫家、工筆重彩畫家、工藝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實用美術系陶瓷科主任;後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陶瓷系主任、中國陶藝學會理事長、中國壁畫協會副主任、中國工筆重彩畫會顧問、中國工業設計學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著有《祝大年畫選》。

祝大年祝式風格

作品栩栩如生
北京飯店壁畫玉蘭花開,1986 北京飯店壁畫玉蘭花開,1986
祝大年是工筆重彩的開拓者。祝大年畫花,表現的是宇宙精神。他的《玉蘭花開》繁花競放,如滿天星斗,籠罩大千世界,幾隻黃鶯隱於花叢,生命衞護了生命。細看一花一蕾,筆筆鐵劃銀鈎,拋卻一波三折,漠視潑墨飛白,頑強的祝大年跨越了傳統,開闢了自己獨有的風格,並將其發揮到極致。其獨特之美,質樸之美,原創之美及長歌當哭的情愫,賦予了他作品極大的感染力和情感張力。
為首都國際機場創作壁畫
祝大年在首都國際機場所作的大型壁畫《森林之歌》無疑是中國壁畫的經典之作,她引發了中國壁畫藝術的復興。參與首都國際機場大型壁畫羣創作的5位畫家是祝大年、蕭慧祥、張仃袁運甫袁運生。在雲南省思茅市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思茅市修建通商北路時,為了保護一棵古榕樹,不惜修改道路線形,這就是“道路為大樹讓路”的佳話。上世紀80年代初,祝大年途經思茅時發現了這株古榕樹,激動不已,一坐十幾天,後來,祝大年以這株榕樹為藍本,創作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候機大廳牆壁上那幅著名的描繪西南熱帶山水的細密風格的壁畫。

祝大年制建國瓷

籌辦建國瓷廠,燒製建國瓷
建國瓷廠遺存的燒煉車間廠房 建國瓷廠遺存的燒煉車間廠房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為了振興新中國的陶瓷業,祝大年懷着滿腔熱忱來到了景德鎮。他把流散在民間的陶瓷老藝人招募起來,一起籌辦“建國瓷廠”,恢復了古窯。在景德鎮,他與景德鎮陶瓷藝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起設計瓷上的裝飾紋樣,一起試製失傳的顏色釉瓷,一起燒造器型新穎的日用瓷,在技術資料極為短缺的年代,經過摸索和實踐,終於燒出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批精品瓷器,對恢復景德鎮傳統瓷器工藝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2年,為了搶救、挖掘和恢復全國各地的名窯名瓷,周總理採納並支持組織建國瓷生產的建議,“建國瓷設計委員會”隨之成立。高莊、祝大年等藝術家們從接受使命到完成設計僅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在短短的3個月中,他們從故宮展室到翠華樓飯莊,從民間作坊到御用專窯,從御用餐具到民用餐具都作了細心的考察。他們不照搬宮廷用瓷款式,批判中餐華而不實的拼盤擺設,借鑑西餐具實惠方便的特點,來個中外古今優點共濟。
建國瓷廠
建國瓷廠主要產品有高低温色釉瓷青花和刻花瓷,還有以歷史上著名的“汝、定、哥、宮、鈞”五大名
窯門、匣缽柱及其底座 窯門、匣缽柱及其底座
窯出口為藍本的仿古瓷。按用途可分為國家禮品瓷、陳設瓷、展覽瓷、旅遊瓷等。高温顏色釉“珠光”陳設瓷,曾榮獲國家產品銀質獎,一九八0年被國家授予“瓷都國大傳統名牌”之一,定為國家生產傳統高温顏色釉瓷的企業,並正式列為“珠光牌”商標。1978年、1979年鄧小平出訪新加坡、美國時,就曾將建國瓷廠生產的“三陽開泰80件扁肚花瓶”和“色釉綜合裝飾雙耳瓶”栢贈,被稱為“稀世國寶”。
1969年改名為“景德鎮市人民瓷廠”,擁有八個車間、一個青花研究所和一個大集體。
建國瓷的設計製作從1952年10月開始到1954年9月結束,完成了73556件產品,其中景德鎮入選24531件,成績最為突出。用科學方法制造了建國瓷器燒造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煙酒具、花瓶、花盆及其他日常用具和紀念禮品等,以民族形式及大眾方向作為藝術標準,以表達出新中國的蓬勃氣象。
鏈式烘房 鏈式烘房
雖然半個世紀過去了,建國瓷無論是從藝術設計上,還是從工藝製作上,仍是一個未能被逾越的高峯。今天當我們回首這次時間雖不太遙遠,卻為許多人所不知的歷時兩年的創作活動時,它的意義並不僅在“建國瓷”自身。繼承、發揚傳統的陶瓷藝術風格不僅成為“建國瓷”設計中的主導思想,也對我國陶瓷創作思想的形成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是建國後第一次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地恢復和發展中國的傳統制瓷技藝。它將近百年的陶瓷製作推向一個新的水平。建國瓷的製作是我國制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與藝人的合作。由於藝術家的參與,建國瓷在藝術風格上擺脱了傳統宮廷陶瓷繁縟的裝飾風格,修正了世俗乃至主流藝術形態中對延續了數百年的傳統陶瓷宮廷審美風格的偏執。藝術家的創造性與材料工藝、表現技巧的互融,使得“建國瓷”及隨後的出國展覽用瓷,成為我國陶瓷藝術發展史上的又一新的高度。
成型車間遺存的雙頭滾壓成型機 成型車間遺存的雙頭滾壓成型機
建國瓷大會堂的正式餐具
經過反覆研究、設計,最後,建國瓷主要選用了祝大年的設計作品:有串枝牡丹的鬥彩中餐具,也有海棠紋的青花西餐具,圖案簡潔清雅,樣式多彩多姿,為了保證質量,祝大年親臨景德鎮指導,還請歷史博物館陳大章故宮博物院沈從文等專家來一起鑑定。由於建國瓷製作分工細,又全靠手工勞動,不在同一作坊生產,所以作為助手的張守智等常常要拿着畫樣到各個作坊監督生產,尺寸一毫米都不能差。正是這樣艱辛的勞動換來了豐碩的成果。1953年國慶前夕,第一批建國瓷中西餐具共50個品種的樣品出來了,觀之光華閃動,觸之細膩無痕,敲之龍吟脆響。祝大年親自帶着它向周總理彙報。於是在1953年以至文革前的國慶,凡是設國宴招待政協代表、勞模、外賓(主要是華僑)都要用它。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後,建國瓷成為大會堂的正式餐具。

祝大年板凳畫家

1970年,祝大年被下放到河北農村勞動。雖然條件差了,但環境卻比在北京時寬鬆了,他得以畫了很多有關農村的鋼筆素描,而且畫得非常嚴謹。有時,他可以從早上一直不停地畫到晚上,因此得了一個“板凳畫家”的雅號。
建國瓷頭彩餐具 祝大年 建國瓷頭彩餐具 祝大年
他還喜歡畫雲南的熱帶植物,不過,在熱帶植物環繞的炎熱環境下,一般畫家也就能保持二三十分鐘的精神高度集中,可祝大年卻能保持兩三個小時。著名畫家喬十光回憶説,他和祝先生在雲南西雙版納寫生時,他們住在熱帶植物園裏,隔着梭羅江畫對岸的山,山上有竹叢、木瓜林、還有芒果樹,祝先生不惜借用望遠鏡來觀察這個豐富多變、神秘朦朧的大千世界。對於常人來説精力高度集中也就能保持20~30分鐘,可是他卻可以保持2~3個小時。在烈日中他全神貫注地畫,蟲子爬上了腿,身邊的望遠鏡、鋼筆也被別人偷走,而他仍全然不知。他喜歡雲南的熱帶植物,那裏的一草一木都讓他樂不思蜀。他廢寢忘食地畫,別人勸他要注意休息,他卻説:“我的時間不多了,不同你們還來日方長啊!”
從高處看燒煉車間 從高處看燒煉車間
還有一次,祝大年病危,一家人都焦急無比地守候在他的病牀前,天可憐見,終於等到他轉危為安,他卻不管自己的病情怎樣,非常興奮地對家人説:“告訴你們,剛才我夢到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還有茂盛的熱帶植物……”
振興陶藝
率領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振興中國現代陶藝祝大年的藝術創作一直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關懷和讚譽。1952年北京飯店舉行“青花瓷”專業會議,周總理
親自審查了由祝大年負責設計、燒製的青花瓷,並提出建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設想。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立後,專家學者雲集,執教的有祝大年、張光宇張仃吳冠中、韋天霖、鄭可等教授。學院的共同認識,就是強調藝術個性,反對自然主義,提倡深入體驗中國古典和民間藝術傳統,廣為汲取並融合西方現代藝術的精華。 祝大年為振興中國現代陶藝創作和研究,促進國際間陶瓷文化交流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985年5月,由中華陶藝開發研究中心組織在湖北蘄春嵐頭礬召開了全國首屆部分陶藝家研究會。中華陶藝開發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祝大年致開幕詞和閉幕詞。參加此次會議的陶藝家還有劉煥章周令釗蘇暉張守智曲磊磊韓美林、周國幀、譚暢劉雍唐小禾程犁、張朗、李亞文、陳業瓚、王金鼎等。1991年,由聯合國計劃開發署提供贊助,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美國中國當代藝術中心、中國陶瓷協會、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等單位聯合於4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北方工業大學舉行了“首屆北京國際陶藝研討會及展覽”。來自美國加拿大挪威意大利和我國台灣等地的7位著名陶藝家和美術館負責人與中國的56位陶藝工作者聚集一堂,各抒己見,表演技藝,共同探討,交流陶藝文化和做陶經驗。
在中國的陶藝史上,祝大年和他所在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都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他們的堅持讓人們看到在這個特定藝術領域裏,還有這樣一羣人在孜孜不倦的堅持着,讓中國特色藝術工種能夠持續延續,並且愈發興旺。
但是,有一次午睡時因為讓小女兒不出去玩,結果不慎讓小女兒把兩尺高的明洪武繡大紅瓶打碎了,損失巨大。
苦行僧
藝術苦行僧中的苦行僧在祝大年作品展上,在那幅著名的重彩畫《玉蘭花開》前,吳冠中先生駐足許久,若有所思。在祝大年藝術與教育研討會上,吳冠中先生感慨地説,如果説他是藝術的苦行僧,祝大年先生更是苦行僧中的苦行僧。瞭解祝大年先生的人大概都會明白其中的深意。“文革”中,中央工藝美院受到嚴重衝擊。師生員工從1970年起被下放到石家莊農村勞動。據下放時和祝大年先生住一個房間的劉巨德先生回憶,那時候祝先生畫了很多農村的鋼筆素描,畫得非常嚴謹。劉巨德回憶説,給他印象最深的是,祝先生為了畫一棵棗樹,圍着樹慢慢觀察了五六遍,樹的枝幹、枝枝丫丫的畫得特別仔細。他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樣的人,用這樣的狀態來畫畫,從來不知道原來畫是這麼畫出來的。
1972年,在農場勞動時,祝大年先生畫了一批農村田園風景圖,龐薰琹讚美説:“祝大年的鋼筆畫把霜的感覺都畫出來了。”1973年冬,祝大年與吳冠中黃永玉袁運甫北京飯店創作《萬里長江圖》壁畫,為此同赴三峽寫生。每天清早乘航道段管理航道燈的工作船進入瞿塘峽寫生,天黑後方乘船返回縣城。時值寒冬,峽風很大,寫生畫板隨時有被風颳走的危險,不得不用石塊將畫架固定。祝大年白天在刺骨的峽風中寫生,晚上挑燈整理畫稿,創作態度嚴肅認真。
德藝雙馨
祝大年先生值得稱道的不僅是他的藝術,更是他的為人。心胸寬廣、厚道、平易近人是祝先生的朋友、學生對他為人評價最多的幾個詞。
建國瓷 建國瓷
祝大年是個懷舊的人,他曾説,同是鞋子,擺在商場貨架上的新鞋子與已經穿過的舊鞋不同,舊鞋裏裹着許多故事,記錄着一段生命的歷程。倘若是你孩子的一雙小鞋,則浸透了你的親子情,望着那被撐圓了的鞋面,你會想起孩子那雙胖得可愛的小腳,鞋子雖舊,卻有生命的印記。由此,大家便能相信,祝先生畫中的景物都是有選擇的。祝大年先生曾説,他要把世界上最美的顏色、最美的造型、最美的畫面都濃縮在他的畫中。
艱難求藝
蒙冤受屈20年,孜孜不倦求藝路
祝大年作品:夔門渡口 祝大年作品:夔門渡口
1957年祝大年先生被錯劃為右派,蒙冤受屈20年,可是生活的坎坷並沒有動搖祝先生對藝術的追求。他的畫不僅沒有被陰霾遮住,相反,觀眾都會被畫面的那種寧靜、祥和、甜美而深深地感染。有人説,看祝先生的畫,不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鼻子聞。
“在那政治上令人窒息的年代,面對各種歧視和政治上的壓力,年幼的我們幾乎失去了對前途的信心。但當時戴着政治帽子的父親卻對前途充滿了信心,他深信黑暗終將過去。他經常教育我們不要荒廢學業,要用一技之長來報效國家和人民。”祝先生的女兒祝重華在紀念父親的文章中寫道。正是在父親的引導下,祝重華選擇了漆藝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後來又去了日本學習漆藝。祝大年先生常在信中教導女兒不要為文憑而學,要為工作而學,要用最短的時間把在國內學不到的東西學到手,回來振興祖國的漆藝事業。

祝大年人物年表

1931年在國立杭州西湖藝專學畫從師於吳大羽
1934年在國立北平藝專學習美術與雕塑。
1935年經蔡元培先生推薦赴日留學與沈福文一起在東京圖案學院學習工藝美術。
1936年考入東京學習陶瓷美術,從師日本人間寶富本寬吉,後在日本大船星岡窯場實習,從師於日本人間國寶北大路魯山人
1938年回國參加抗日,在郭沫若領導的第三廳宣傳抗日。
1941年任重慶新中國窯場工程師,從事陶瓷還釉研究。
1943年任重慶中央工業試驗所陶業廠廠長、總工程師,與賴其芳等人發起並組織全國窯業學會任常務理事、研製敍永高嶺土化學瓷和日用瓷的試驗,並大量投入生產。
1949年在上海龐燻琴寓所結識江豐,討論成立中國自己的工藝美術學院。
1950年應中央輕工業部部長黃炎培先生的邀請,來北京工作。
1952-1954年帶領師生去景德鎮參加由他主持的建國瓷設計與製作工作。
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調入學院任教授、陶瓷繫系主任,全面主持系裏的教學和科研工作。1958年調入裝潢系任教,開辦壁畫專業,擔任工筆重彩畫和壁畫創作等課程。
1960年-1965年期間創作了《桂林山水》、《芍藥》、《青花玉蘭》、《布依姑娘》、《兒童》等作品,在本院裝潢系開辦個人畫展。
1970年文革期間被下放到河北省石家莊郊區李村,在勞動之餘他充滿感情的以鋼筆寫生了李村系列組畫,和大量的田園風景鋼筆畫。
1973年調回北京參加了北京飯店壁畫設計《長江萬里圖》,還設計了屏風《玉蘭》、風景油畫《蘇州園林》、《石家莊水渠》等。
1978年帶研究生去廣州新會小鳥天堂寫生,為首都機場創作壁畫《森林之歌》收集素材。
1980年-1991年復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先後在裝潢系、特藝系、陶藝系任教,帶五屆碩士研究生十幾名,日本博士留學生一名。
1980年參加第四屆文代會,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祝大年畫選》。
1982年參加中日友好聯展,展出重彩畫《南疆之花》,同年參加法國沙龍畫展,展出重彩畫《松石》。
1986年重回陶瓷系,成立“祝大年工作室”。
1987年應香港大一設計院邀請,舉辦“祝大年重彩畫展”。
1993年為籌備個人畫展、設計陶藝作品數十件,在河北邯鄲陶瓷總公司燒製,並在該市八個瓷廠參觀、座談陶藝的創新問題。
1994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祝大年美術作品展覽”,展出精品六十餘幅,其中包括壁畫、工筆重彩畫、陶藝和鋼筆畫,有些作品被美術館收藏,並出版《祝大年美術作品選》。

祝大年主要成就

祝大年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是中國現代工筆重彩繪畫、壁畫和現代陶藝的開拓者,藝術教育家,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重要畫家。他主持設計的“建國瓷”是中國陶瓷藝術的一座時代的巔峯。他為首都機場創作的壁畫《森林之歌》是中國壁畫藝術的里程碑,他的工筆重彩作品,如《玉蘭花開》、《向日葵》等可直追古人,笑傲西方,他的鋼筆畫作品堪稱美術教科書般的經典。 [5] 
祝大年先生的作品是中國藝術的寶貴遺產,他在陶藝、繪畫、壁畫等多方面的探索實踐是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的特殊成就,影響深遠,具有超越時代的境界。祝大年在當代中國美術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堪稱被忽視的“一代宗師”。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