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祝世寧

鎖定
祝世寧,1949年12月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功能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委委員 [17]  ,教授、博士生導師 [1] 
1981年祝世寧從淮陰師範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1988年獲得南京大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2005年擔任南京大學物理學系主任;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年擔任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2015年當選為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 [2]  ;2017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3] 
祝世寧長期從事微結構功能材料研究,主要研究包括:凝聚態物理和非線性光學:光學超晶格 (QPM)及其非線性光學效應;微結構電磁波材料,光子晶體、非線性光子晶體;光子糾纏和量子信息;鐵電物理和材料 [1] 
中文名
祝世寧
外文名
Shi-ning Zhu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
1949年12月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籍    貫
江蘇鎮江

祝世寧人物經歷

祝世寧
祝世寧(5張)
1949年12月,祝世寧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籍貫江蘇鎮江。
1968年,祝世寧從南京市第十中學(1988年更名為南京市金陵中學)高中畢業。同年底,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下,祝世寧和他的同學一起去了蘇北泗洪縣的農村插隊。下鄉的時候他從在大學教書的伯伯那裏要來的《生物化學講義》、《遺傳學》和一些農業科技叢書。
1970年,祝世寧在江蘇宿遷沭陽馬廠柴油機廠當了一名普通工人,他在此工作了5年,從最初的翻砂、抬鐵水到開機牀、搞機修他都做過。因為工作需要,自學了‘機械製圖’、‘電工學’、‘金屬工藝學’和‘電路設計’等教材。
1976年,祝世寧被調到淮安的清江拖拉機廠,解決了他與愛人兩地分居的問題。
1977年,在一次出差的途中,祝世寧從《人民日報》上看到了國家恢復高考的消息,雖然準備時間只有3個月,還得上班,但是他還是通過了高考,六個月後進入了南京師範學院淮陰分院(1997年合併組建為淮陰師範學院)物理系學習 [4] 
1981年,祝世寧從淮陰師範學院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1985年,祝世寧考取了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
1988年,祝世寧在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1990年,祝世寧被選進閔乃本院士領導的研究組,投入到研製新型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研究中。祝世寧和他的同事一道,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塊能同時出二色激光的準週期介電體超晶格。
1996年,祝世寧在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0月,在閔乃本的推薦下,祝世寧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MRL)開展合作研究工作。同年,以微結構功能晶體為主題的第一屆中美物理學雙邊會議在南京大學召開,祝世寧在會上介紹了實驗結果,這項工作發表在世界級學術刊物《科學》上,該工作後來入選了科技部1998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2005年,祝世寧擔任南京大學物理學系主任。
2007年,祝世寧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9年,祝世寧擔任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 [1] 
2015年6月14日,祝世寧當選為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祝世寧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 [3] 
2023年4月,受聘為蘇州城市學院光電子信息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名譽理事長 [15] 
2023年9月,祝世寧獲聘“鼓樓區院士課堂終身專家”。 [16] 

祝世寧主要成就

祝世寧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祝世寧在鐵電疇工程方面,發現了鈮酸鋰型鐵電體電疇反轉動力學規律,發展了圖案極化技術,研製出不同功能的介電體超晶格材料。在微結構晶體功能研究方面,發展了非共線準相位匹配技術,並應用於光的非線性彈性散射、增強拉曼散射、非線性切侖科夫輻射和糾纏光研究等。在全固態激光器研究方面,將超晶格材料與全固態激光技術結合,研製了光學超晶格多波長激光器和可調諧激光器等 [5] 
2022年9月1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我國科學家在下一代光電芯片製造領域的重大突破。南京大學張勇、肖敏、祝世寧領銜的科研團隊,發明了一種新型“非互易飛秒激光極化鐵電疇”技術,將飛秒脈衝激光聚焦於材料“鈮酸鋰”的晶體內部,通過控制激光移動的方向,在晶體內部形成有效電場,實現三維結構的直寫和擦除。這一新技術,突破了傳統飛秒激光的光衍射極限,把光雕刻鈮酸鋰三維結構的尺寸,從傳統的1微米量級(相當於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首次縮小到納米級,達到30納米,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這一重大發明,未來或可開闢光電芯片製造新賽道,有望用於光電調製器、聲學濾波器、非易失鐵電存儲器等關鍵光電器件芯片製備,在5G/6G通訊、光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4] 
  • 學術論著
截至2017年4月,祝世寧在Science、Nature系列子刊、美國物理評論快報(PRL)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擁有國際、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 [6] 
  •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截至2017年4月,祝世寧先後主持或參加過國家攀登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高科技“863”、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等項目以及科技部重大儀器專項,國家基金委創新羣體。與合作者一起完成的研究成果三次獲中國基礎研究年度十大新聞,二次被評為中國高校年度科技十大進展;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三)所完成的“介電體超晶格的設計、製備、性能與應用”項目獲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6] 

祝世寧人才培養

  • 教學思想
祝世寧表示,在時代的改革之時,要主動適應時代,踐行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周恩來精神,主動承擔新時代的使命。
  • 開設課程
祝世寧在南京大學開設《凝聚態光物理》、《波與波物理》(新生研討課)等課程 [7] 

祝世寧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8年
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2001年
國家“863計劃”十五週年先進個人(重要貢獻)
2003年
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 [8] 
2007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5] 
2007年
南京大學傑出貢獻獎
2011年
江蘇省先進工作個人 [9] 
2020年
2019年度江蘇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10] 

祝世寧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中國科學院技術學部常委、副主任 [8] 

江蘇省物理學會第十四屆理事會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 [11] 
2009年
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學部主任
2010年
國家納米科學技術指導協調委員會委員、專家組成員
2011年
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973)顧問專家
2015年6月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2] 
2018年9月
南昌大學名譽教授 [12] 
2023年4月
蘇州城市學院光電子信息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名理事長 [15] 

祝世寧個人生活

祝世寧出生於南京,因為南京簡稱“寧”,所以父母給他取名“世寧”。而1949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讓“祝世寧”這個名字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很多人將他的名字理解為“希望世界不再有戰亂,祝福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和平安寧”。1984年祝世寧因消化道大出血在醫院動了手術。在身體恢復期間,他萌生了讀研究生的想法 [4] 

祝世寧人物評價

在科研這條崎嶇的山路上,祝世寧院士不僅是一位辛勤的耕耘者,亦是一位敬業的引路人,默默而努力。(《中國研究生》2009年第9期評)
祝世寧在“基於鐵電疇工程的準位相匹配非線性光學、多波長激光技術以及量子光學應用”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 [13] (2012年入選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祝世寧成功將鐵電疇應用於非線性光學、激光技術和量子光學領域並做出重要貢獻 [6]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評)
“祝世寧等人對這一領域(鐵電疇工程學方面)進行了關鍵性的推進,這就是製備出Fibonacci序列鐵電疇超晶格” [4] (2003年Fousek教授在鐵電學研究55週年紀念會上指出)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