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祖庭

(道教祖庭)

鎖定
道教祖庭,是指道教宗派祖師常住、弘法或歸葬的所在。
道教發軔於洛陽,洛陽邙山翠雲峯上清宮是“道源”“祖庭”。 [17]  河南鹿邑縣太清宮是第一座官方修建祀老尊道的宮廟,亦為道教祖庭。 [15-16] 
根據宗派派別,道教可以分為全真道正一道 [1]  。全真派有三大祖庭,分別是陝西重陽宮、山西永樂宮、山東煙霞洞。正一派也有三大祖庭,分別是龍虎山茅山閣皂山 [3] 
中文名
祖庭
外文名
taoism original temple
別    名
道教祖庭
組    成
洛陽翠雲峯上清宮龍虎山、茅山、閣皂山、西安重陽宮、山西永樂宮、煙台煙霞洞
概    念
道教宗派祖師常住、弘法或歸葬的所在

祖庭道教派別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曆史。 [4] 
根據宗派派別,道教可以分為丹鼎派符籙派,即全真道正一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 [1] 

祖庭全真道

全真道亦稱為全真教、全真派,是由王重陽北宋末年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派。全真道建立了傳戒和叢林制度,要求道士出家住觀修行,不鼓勵娶妻,不茹葷飲酒;其教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 [5]  ;其修煉要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以含恥忍辱為內修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經邱處機的推動而壯大了全真道,現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之一。有龍門派、華山派、清靜派、三豐派、老華山派(陳氏堪輿派)、金丹南宗等支派。 [2] 

祖庭正一道

正一道,又稱五斗米教,形成於東漢末年(184),張道陵為“道教教主”。正一派也有三大祖庭,龍虎山,茅山和閣皂山。正一派有茅山、靈寶、清微、淨明等諸派之分,但仍以天師道為代表。張道陵又稱張天師,是道教創始人。以法術符咒為主,尊老君為道祖,是為太清派。現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之一。 [3] 

祖庭其他教派

此外還有許多受到道教影響的民間宗教,如福建三一教、香港先天道、韓國金仙會、越南高台教、東南亞德教等。

祖庭道源祖庭

洛陽上清宮是“道源”、“祖庭”,位於邙山翠雲峯之巔。 [18] 
從道家鼻祖老子在此煉丹悟道算起,已經有2500多年曆史;
從中國道教創始人張陵在此修道算起,已經有1900多年曆史。
道家鼻祖是從洛陽走出去的,中國道教也是在洛陽發軔,而這一切,都與翠雲峯和上清宮有着密切的關係。 [17] 

祖庭正一祖庭

正一派有茅山、靈寶、清微、淨明等諸派之分,但仍以天師道為代表,習慣上,天師道也稱為正一道。宗壇江西龍虎山。符籙三山為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正一教祖庭所在。 [10] 

祖庭龍虎山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縣境內,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説“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2010年8月2日,龍虎山與龜峯被一併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11] 
龍虎山 龍虎山
龍虎山是天師道發展至龍虎宗時張陵後嗣世居之地,是龍虎宗、正一道的中心,在道教諸名山中居重要的地位。該山以張陵後嗣入居最早,據天師道士稱,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永嘉(307年—312年)間已赴龍虎山,即龍虎山之有道士和天師道演變為龍虎宗在三國或西晉。此説疑點很多,缺乏佐證,很難當作信史。從古碑刻文字看,龍虎山最早的道教廟宇是南唐保大八年(950)所建的張天師廟,最早居龍虎山的張陵子孫為二十一代張秉一,此見五代南唐陳喬所撰之《南唐新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廟碑銘》:“道之將行,必先於崇奉,乃詔執事建天師新廟於信州龍虎山。……二十一代張秉一,體備清和,氣凝元寂,鈎深致遠,……再光先構,不亦宜乎!” [11] 
龍虎山 龍虎山
從唐會昌至五代末,在龍虎山嗣教的張道陵子孫為二十代張諶。此期所建宮觀為真仙觀、張天師廟,和另一座三清觀。兩宋時期,張道陵後嗣漸受朝廷重視,龍虎山道教隨之興盛,期間龍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師外,又出現了大批有名道士。其中,元代是龍虎山道教的鼎盛時期。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然自漢至今,桑海靡常,多數宮觀早已廢圮,保存者唯有天師府。 [11] 
古籍中關於龍虎山的位置及其在道教創立史上的重要地位,有如下記載:清乾隆版《龍虎山志卷二山水》:“龍虎山在江西廣信府貴溪縣西南八十里之仁福鄉(按:應為仙源鄉)。於天官鬥牛之分野,星紀之次也。其地三代為揚州之域;春秋戰國,迭為吳楚地;秦並天下,屬番縣;漢屬豫章郡之餘幹;隋唐間屬雄石鎮。唐上元元年(760)置信州,永泰初(765)割餘干、弋陽地置貴溪縣,山在其境內。東距廣信府二百里,西距饒州府三百里。本名雲錦山,第一代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名山。道書第二十九福地電。”
龍虎山 龍虎山
清乾隆乙巳年(1785)版《留侯天師世家宗譜》(此處錄自清光緒十六年[1890]第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最所修宗譜):“上清龍虎山圖序”:“第三代系師(魯)囑第四代天師(盛)日:‘龍虎山,祖師元壇在焉,其地天星照應,地氣衝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諸巖洞。汝可以印劍經篆往住其地,修煉累功,廣宣吾化,永傳於世。’四代天師自漢中還鄱陽人龍虎山,得其故棲,為世居之圖。”同譜“天師世家”:“四代盛……攜印劍經萊,自漢中還鄱陽龍虎山。:修治祖天師元壇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萊,四方從學者千餘人,自是開科範以為常。 [11] 
據此再參以其他有關記載可知,先是張道陵於東漢時遍歷天下山川,自淮人鄱陽,溯流而上,最後選中此山煉丹修道,丹成而名此山為龍虎山;後又在西仙源壁魯洞(龍虎山東北75公里)得制命五嶽檄召萬靈及《神虎秘文》,為其晚年二次人蜀創立道教奠定了基礎。後百餘年,張道陵曾孫張盛遵祖訓從漢中迴歸龍虎山,覓得曾祖丹灶故址,與妻、子定居於此;並建傳篆壇,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尊張道陵為天師,廣收徒眾,創立了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大影響的道教龍虎宗正一道。此後,正一派天師世代在此居住傳教,龍虎山遂為道教第一名山、正一派祖庭。 [11] 

祖庭茅山

茅山 茅山
茅山位於江蘇省句容市金壇區交界處,距南京大約60公里,南北約長10公里,東西約寬5公里,面積50多平方公里 [12] 
茅山原名句曲山,西漢時,陝西咸陽南關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來茅山創建茅庵,潛心修道,採藥煉丹,為民治病,濟世救人,遂將句曲山更名為三茅山簡稱茅山 [12] 
在江蘇省境內,有兩座茅山。一座在長江以南的句容市,稱南茅山;另一座在長江北岸的興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間,以考證考據而聞名天下的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過茅山碑記》中説:“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這就是説,漢景帝時期,陝西咸陽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稱為茅山。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12] 
茅山 茅山
茅山道教在中國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曾贏得了“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譽。茅山道教源遠流長,相傳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時代人展上公修煉於句曲山伏龍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時,有燕國人郭四朝修煉於玉晨觀;秦時,李明真人修煉於古煉丹院(今乾元觀);三國時葛玄曾居茅山學道;東晉時句容人楊羲許謐傳上清經,南朝齊梁間著名道士、煉丹家、醫藥學家陶弘景辭官歸隱茅山,充實發展上清道派,開創道教茅山宗(又稱茅山派),隋末唐初道士王遠知敕建太平觀,唐宋時期,茅山高道輩出,羽流雲集,上清道派大興,敕建宮觀眾多,極受皇室推崇;從魏晉至元代,茅山共有四十六代宗師傳承,金元時北方興起全真道,後不斷南下,漸傳入茅山,此時的茅山,宮、觀、廟、宇、館、殿、堂、亭、台、樓、閣、壇、精舍、茅庵、道院、丹井、書院、橋樑等各種大小道教建築多達300餘座,5000多間,道士數千人,有“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之説。明代以後,茅山道教日趨衰弱。清末至民國間戰火連綿,茅山道教宮觀廟宇多遭焚燬,後僅存九霄宮元符宮崇禧宮三宮與德佑觀仁佑觀乾元觀玉晨觀、白雲觀五觀,俗稱三宮五觀。抗戰期間,日寇曾對茅山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掃蕩,茅山僅存的三宮五觀多遭破壞,所存亦多破爛不堪。 [13] 
茅山 茅山
解放後,茅山原來的三宮五觀合併為“茅山道院”,文革期間,宗教活動被迫中斷,後僅存九霄與元符二宮破爛殿堂房舍20餘間。 [13] 
1982年茅山道院經過三十多年的修繕與建設,已形成了兩宮一觀的格局,即九霄萬福宮、元符萬寧宮與句容葛仙觀。1997年在元符萬寧宮後積金峯南側山腰塑造了一尊高達33米的紫銅太上老君露天神像。2010年恢復重建原三宮的崇禧萬壽宮,第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2011年下半年對九霄萬福宮的大部分建築進行維修和改造並於年底竣工,2012年5月下旬進行第二期維修和改造工程,2012年底竣工。 [13] 
市道協和兩宮一觀有在職道士39人,職工81人。市道協與兩宮一觀職能分開,兩宮一觀設立宮觀民主管理委員會,由宮觀管理委員會主任負責,茅山道院九霄萬福宮由道協副會長簡祖洪道長任管委會主任,元符萬寧宮由道協副會長馮可珠道長任管委會主任,句容葛仙觀由道協副會長鄭志平道長任管委會主任,1990年茅山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13] 

祖庭閣皂山

唐末宋初,道教到達歷史上最為興盛時期,南方道教逐漸形成了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活動中心的三個派別,即龍虎山的天師道、茅山的上清派、閣皂山的靈寶派。三山符籙分別為龍虎山的正一籙、茅山的上清籙、閣皂山的靈寶籙,史稱“符籙三宗”。宋哲宗紹聖年間,朝廷下令,封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本山的正一道(即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為“經籙三山”。當時三山分足鼎立,領導了整個江南地區的道教。後來到了南宋,皇帝因為正一道的張天師禳災有功,封張可大為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龍虎山的地位因此超過了茅山和閣皂山。再往後至元成宗年間,北方全真教崛起,並且迅速盛極一時,為達到與全真教分庭抗禮的局面,南方符籙各宗派逐漸合流為正一派。即便在北方全真與江南正一併存的格局下,靈寶派仍然與其獨特的儒、佛、道合一的門派結構得以存世發展,其靈寶法籙也得以獨立傳承。 [14] 
靈寶派始創於東晉末年,歷來以重視眾生性命、濟世度人為立教宗旨。“靈寶”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的道教經典《太平經》,原為神靈寶貴之意。靈寶派的基本信仰,是長生成仙。其修煉方法,主要是符籙咒術,用它來召神役鬼,消災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其傳承弟子注重祈禱請神、禮拜齋醮等法事進行“教化勸善”。從靈寶派導引煉氣講究存神、服氣、叩齒、咽津來説,與上清派接近;而從其重視符籙科儀方面説,又與與上清派有區別,而與天師道相接近;從其強調勸善度人方面來説,又與天師道和上清派不完全相同。 [14] 
進入明代,閣皂宗傳承未絕。俞策《閣皂山志》捲上雲:“壬辰(1352),山寨鄧克明之變,(崇真宮)台基殿俱毀。明洪武(1368~1398)初,道士徐麟洲復之。十七年(1384),授五十代孫李半仙為靈官,王圭石副之。二十七年(1394),復授張尊禮為靈官。宣德(1426~1435)初,授黃谷虛,第五十二代也。至八年(1433),歲飢,有采蕨者遺火,延毀宮觀。谷虛稍修復之,嗣後教典不墜。”説明至宣德年間,閣皂宗仍有傳緒,其教仍有相當傳播,但在此後即趨衰落,以致一蹶不振。上書雲:“至嘉靖(1522~1566)中,積負虛税,黃冠星散,僅存一二人。萬曆(1573~1619)間,道士劉開化欲還舊觀,未果。”時“惟仙公殿、東嶽殿、丹井尚存,其餘琳宮絳閣,彌望丘墟矣。” [14] 
至清代,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十一曰:“今所存者惟八景壇基,有碑記及詩。”光緒《江西通志》卷一百二十二亦云:“今所存者為八景壇基。”祖宮凋零如此,其教之不振,可想而知。 [14] 

祖庭全真祖庭

祖庭西安重陽宮

西安重陽宮 西安重陽宮
重陽宮,又稱為重陽萬壽宮、祖庵,中國著名道教宮觀。重陽宮是我國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葬骨之地。重陽宮位於鍾馗故里、劉海故里的陝西省西安市區西南40公里處,行政區劃今屬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祖庵街道 [6] 
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其教為全真。其弟子丘處機受到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愈益興盛。王重陽、丘處機都有著述流行,以闡述全真教義。西安重陽宮,是為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的開山祖庭,北京白雲觀、山西永樂宮雖也號稱“祖庭”,其實不過是王重陽弟子所建。 [6]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自焚其居,東行至山東寧海,得丘處機劉處玄譚長真馬鈺諸弟子,創全真道教。王重陽卒後,弟子護送其遺骨葬於舊居。馬鈺(丹陽)襲掌全真教,於其地建立道觀,手書“祖庭”二字為額。嗣後,王重陽弟子王處一上奏,請於其址建靈虛觀,丘處機又請改名重陽宮。元世祖時乃更名重陽萬壽宮。重陽宮在元代的北方道教中影響很大,居全真道三大祖庭之首。元世祖時,重陽宮奉敕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享有“天下祖庭”“全真聖地”之尊稱,懸掛在山門上方的元代皇帝御賜金匾仍清晰可辨。 [6] 
西安重陽宮 西安重陽宮
元代時,重陽宮殿堂建築共計約5048間,東至東甘河,西達西甘河,南抵終南山,北近渭河,殿堂樓閣多達5000餘間,全真道徒往往雲集於此,最盛時近萬人,宮觀規模之大為國內道觀之首。元世祖時重陽宮奉敕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明清以後,屢遭破壞,宮院逐步縮小。明代以後,重陽宮開始衰落,規模逐漸縮小。現存的靈官殿、七真殿均為清同治十三年重建,建制和規模遠非元代可比。作為元代盛極一時的大重陽萬壽宮所存除碑石、石棺之外的實物,僅有閒置在院中的幾塊碩大的築基石和一間殘存的屋脊,可以讓想見當年宮殿的宏大氣勢。 [6] 
1962年,户縣人民政府將這些碑石集中至玉皇殿舊址,形成祖庵碑林。1973年建敞房十一間,使碑石得到妥善保護。正門前由著名書法大家楊隆山先生撰寫對聯。收集陳列元時道教全真振石刻文物80餘通(件),大多數為螭首龜跌或方趺,碑石55通,尤以31通巨型元碑最為著名,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陽祖師及七真畫像碑、《無夢令》詩碑、號稱“三絕碑”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全真開教秘語之碑》、元代皇帝聖旨碑(蒙漢文對照碑)和堪稱國寶的吳道子《鍾馗戲鬼圖》畫碑等。尤其是元代皇帝聖旨碑是研究中國現已失傳的蒙古最古老的八思巴文僅存的實物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學、人體科學、語言文字與書法藝術等,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經陝西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為一級文物的12通,二級10通,三級4通。這些碑石記載着道教全真派的歷史、教義、修煉要旨等。按內容可分為宗教歷史類、書法名碑類、八思巴文類、內丹功法類四種。另有7通元代聖旨碑,其中5通是蒙漢文合刻碑。因此,“祖庵碑林”被人們譽為西安乃至陝西的小“碑林”,2001年6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西安重陽宮 西安重陽宮
其中《大元敕藏御服之碑》《皇元孫真人道行碑》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所書,殊為珍貴。而《皇帝璽書碑》等5通蒙漢文對照碑,碑文為八思巴蒙古字與漢字合刻,“對於研究元代文獻譯名的還原及演變,尤其具有重要價格,對於古代蒙古語言的研究也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7]  現存八思巴古字碑在全國已發現者約有20餘種,祖庵碑林即保存有5通,侮這樣大量集中保存元代全真教金石文獻者在全國實屬罕見。 [6] 
碑銘比較詳盡地反映了重陽宮和道教全真派發展起落軌跡和狀況,較為集中地反映出全真教與金、元社會政治發展的緊密關係,所記載的全真教修煉方法,為研究道教文化和中國傳統醫學提供了翔實的資料。碑石還提供了大量有關寺院經濟的重要資料。這裏還有吳道子戲筆、重陽畫像碑、北七真畫像碑,均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所有這些對於多方位研究元代歷史和道教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 [6] 

祖庭山西永樂宮

山西永樂宮 山西永樂宮
永樂宮位於山西省芮城縣城北3公里的龍泉村東側。原址在永濟縣永樂鎮,因三門峽水利工程,1959年將全部建築和壁畫遷至芮城縣新址復原保存。永樂宮原名大純陽萬壽宮,宮殿規模十分宏偉,佈局疏朗有序,殿堂氣勢巍峨,整個建築羣十分壯觀。 [8] 
據道藏中有關典籍和宮內的碑文記載,這裏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的誕生之地,呂氏死後,鄉人將其故居改為“呂公祠”,在金代末年的時候擴充為道觀,到紹定四年(1231年)時道觀毀於火災。當時新道教全真派首領丘處機等人,深受朝廷的寵信,祖師呂洞賓備受尊崇,次年敕令升觀為宮,封真人號曰“天尊”,並派河東的南北兩路道教提點潘德衝主持營建此宮。根據有關文獻的記載,説永樂宮於1247年動工,至元順帝至正十八年即1358年純陽殿壁畫竣工,施工期前後長達一百十一多年,幾乎與元朝相始終,明清時曾進行過小規模的維修和對壁畫的補繪。永樂宮的主要建築主要是沿南北中軸線依次分佈,有宮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等,佔地86000多平方米,其中宮門是清代的建築,其餘的都是元代所建,永樂宮是現存最早的道教官觀,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組元代建築。 [8] 
永樂宮以其保存下來的、舉世罕見的元代壁畫聞名於世,整個永樂宮幾個主要的大殿內都有精美的壁畫,面積達960平方米,題材豐富,筆法高超,是中國繪畫美術史上的傑作。 [8] 
山西永樂宮 山西永樂宮
龍虎殿又稱無極門,原來是永樂宮的大門。殿的台基高聳,殿身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內部樑架簡潔,殿內的壁畫所繪的神荼、鬱壘、神將、神吏、城隍、土地等二十六個守衞仙界的天神,手持各種兵器,鎧甲莊重森嚴,顯得威風凜凜,雖然壁畫略有殘損,但元作的氣魄仍然存在。 [8] 
山西永樂宮 山西永樂宮
三清殿又名無極殿,是永樂宮內規模最大的一座殿,因為原來是供奉祭祀道教神話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座神像的,故而得名。台基高大平坦,雄偉壯觀,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殿頂用美麗的黃、綠、藍三彩相間的琉璃浮雕相連,組成了五條室脊,做工精湛,色彩鮮麗;鴟尾高大雄偉,色澤美觀,仙人、走獸精緻活潑,栩栩如生。殿的內部寬敞明朗,殿頂施彩繪,琳琅滿目,藻井雕刻精細,人物、花卉、龍、鳳、麒麟等造型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各個構件上的彩繪保存完好,有彩繪有雕塑,彩塑結合,在它處十分罕見。懸塑的天尊,面目豐腴,神態自若,迎風立於海波之上,其後雲海茫茫,如同蓬萊仙境一般。殿內佈滿壁畫,畫面高達4.26米,全長94.68米,總計有403.3平方米,是元泰定二年(1325年)繪製,內容是《朝元圖》,即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圖像,以八個帝后裝的主像為中心,四周圍以金童、玉女、逃凇、力士、帝君、宿星、仙侯、仙伯、左輔、右弼等共計290多尊塑像,背襯浮騰的瑞氣,足登線繞的祥雲,一派仙境的景象。壁畫的主像高3米以上,侍者2米多高,前後排列有四五層之多,構圖嚴謹,場面開闊,人物刻畫細緻入微,表情栩栩如生。該殿壁畫的畫法採用了“重彩勾填”的方法,設色多以石青、石綠為主,從而顯得純樸自然、渾厚有力,在衣冠和寶蓋部分,大量運用瀝粉貼金,使畫面主次更加分明,絢爛多彩,精緻有加,稱得上是古代繪畫中的精品。 [8] 
純陽殿又稱呂祖殿,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八架椽,單檐九脊頂,殿的內部僅用四根金柱支撐,大梁跨越四間,從而使大殿的空間顯得異常開闊。殿內四壁和扇面牆壁滿繪着描繪呂洞賓生平事蹟的“純陽帝君仙遊顯化之圖”共計52幅,每幅畫自成一體,相互之間用山水、雲霧、樹石等自然景色相隔連,畫面上的亭台樓閣、酒肆茶舍、園林私塾,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貴官、學士、商賈、平民、農夫、乞兒等各類人物造型神態動人,表情各異,這些畫像是研究元代中國人民生活情況的珍貴資料。殿的神龕背面,還繪有呂純陽向漢鍾離問道的壁畫,畫面開闊,景色秀麗,用筆簡練,技法精湛,是典型的元代繪畫風格。純陽殿壁畫是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好古的門人張遵禮等人繪製的。 [8] 
重陽殿為五開間,殿內以連環畫的筆法描繪了道教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的傳教活動,共計49幅,刻畫細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與純陽殿如出一轍。 [8] 

祖庭煙台煙霞洞

煙台煙霞洞 煙台煙霞洞
煙霞洞,位於昆嵛山西北隅,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橢圓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全真教“煙霞洞”三個大字。洞內供奉着“七真人”雕像。洞外,峯巒環抱,壑谷幽邃,杉柞掩映,危巖矗立,石徑迴繞,逶迤多姿,奇秀壯觀。每當陰霾天氣,山頭白雲繚繞,滴翠浮青,雲海如浪,煙霧繚繞,並時有霞光出現,或明或暗,宛若煙霞縹緲,景色奇絕。古人詩云“青天重疊水潺,聞到此處別有天。洞裏仙人何處去,煙霞風景自年年”。
此洞僻靜清幽,背山傍水,藏風聚氣,歷來成為道人居士潛心修煉、講道闡玄之處。金大定七年(1167),咸陽道士王重陽自終南山雲遊東下,聚徒講道於煙霞洞中,並收丘處機等七個弟子,號稱“北七真人”,以此為中心,在寧海(牟平)、文登、萊州等地傳道,創立了道教中的一個新的宗派——全真派。煙霞洞即成為創立教派的“洞天福地”。“七真人”中以丘處機最為有名,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為國師,尊為“神仙”,成為統領全國道教的一代宗師,使全真教得以在全國盛行。煙霞洞神清觀是全真教的祖庭,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道教宗奉的聖地。如今,金庸武打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的“全真七子”石雕像、銅碑、聖旨碑、丹井、“七真”墓保護完好。
煙台煙霞洞 煙台煙霞洞
相傳王重陽在此閉關成功,繼而發展出全真教,出現全真七子。煙霞洞位於昆嵛之煙霞山上,煙霞山在昆嵛山西北巖,風景秀麗,靜雅清幽,確為修道棲真之勝地。郭元釪全金詩》卷六十有王重陽《煙霞洞》詩言:“古洞無門掩碧沙,四山空翠鎖煙霞。天開玉樹三清府,池湧青蓮七子家。闡教客來傳道法,遊仙人去換年會。可憐此地今誰管,春暖桃夭自發花。”
在開鑿煙霞洞的過程中,王重陽屢示神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王嚞》言:“師領馬鈺等住昆嵛山。始至,指而言曰:‘是中有煙霞洞,我先世修道之所也。’命鑿之,其器具之朽者與玉池井尚在。”《甘水仙源錄·終南山神仙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也言:“八年三月,鑿洞於昆嵛山,於嶺上採石為用,不意有巨石飛落,人皆悚慄,真人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間樵蘇者歡呼作禮,遠近服其神變。”由於受到王重陽這些神異表現的吸引與感化,丘、譚、馬、王四人對王重陽更是信服崇敬有加,同時也進一步堅定了他們跟隨王重陽修道的決心與信心。
王重陽在昆嵛山煙霞洞居住的時間並不長,從大定八年(1168)二月末至同年八月,約有半年的時間。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