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黨

(社會民主主義政黨的統稱)

鎖定
第二國際時期各國工人階級社會主義政黨的通稱。具體名稱有:工黨、工人黨、社會黨、社會民主黨、社會民主工黨等。第二國際瓦解後,各黨左派分裂出去,成立共產黨並參加第三國際,而其餘部分則仍保持原來的名稱並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組成社會主義工人國際。這一時期的社會黨成員仍以工人階級為主,主張社會民主主義並與共產主義對抗,反對暴力革命無產階級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法西斯主義統治或佔領的國家,社會黨因反對法西斯主義而遭到查禁,社會主義工人國際也在1939年停止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社會黨成為參加1951年成立的社會黨國際各黨的通稱。這一時期的社會黨信奉民主社會主義,主張意識形態多元化,認為馬克思主義只是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來源之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黨一般認為自己已不僅是工人階級的政黨,而是“人民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社會黨帶有民族主義政黨的性質。上述各黨在各個歷史時期也通稱社會民主黨。 [1] 
中文名
社會黨
外文名
The Socialist Party
別    名
社會民主黨
最早建立
1869年

目錄

社會黨歷史沿革

社會黨也稱“社會民主黨”、“社會民主工黨”和“工黨”等。
1869年第一個工人政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成立。19世紀70—80年代,歐美各國普遍建立的社會主義政黨也都使用社會民主工黨這個名稱。這些政黨一般都把爭取社會主義民主制視為自己的主要任務。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這個名稱不科學,它沒有明確表示出無產階級政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由於這個名稱當時尚未妨礙革命工作,他們容忍了這個提法。1889年,恩格斯組織各國社會民主黨建立了第二國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二國際的絕大多數社會民主黨都公開背叛社會主義,支持本國資產階級政府參加帝國主義戰爭,從而導致第二國際破產。
1917年,列寧在《四月提綱》中建議拋棄“社會民主黨”這件“骯髒的外衣”,改名為共產黨。1918年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會決定更改黨的名稱為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勝利後,各國右派社會民主黨攻擊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反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些社會民主黨着手籌備成立國際組織。1951年,在聯邦德國法蘭克福召開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正式宣告社會黨國際的成立。近些年來,許多國家社會民主黨提出了一些具有進步作用的政治主張。 [2] 
參考資料
  • 1.    中共中央編譯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編:《新編世界社會主義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第640-641頁。
  • 2.    劉佩弦等主編:《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辭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第3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