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認知心理學

(2015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社會認知心理學》一書旨在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從人際認知、羣際認知、社會事件認知出發,凸顯了以“內隱社會認知”和“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為核心的“社會性實驗”研究及其作用。
中文名
社會認知心理學
作    者
王沛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3180431

社會認知心理學內容簡介

社會認知心理學是一門新的學科,它以信息加工理論和新穎巧妙的研究方法,把心理學的研究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成為當代心理學的主流和方向。本書全面介紹了社會認知心理學的概念、其發展簡史、研究方法衍變,並具體從人際認知、 道德認知、羣際認知、社會事件認知等幾大方面展開,內容涉及社會知覺與印象形成、攻擊行為中的認知過程、親社會行為中的認知過程、親密關係、道德認知發展、道德判斷與決策、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歸因、推理、社會判斷與決策等。

社會認知心理學圖書目錄

第一篇社會認知心理學概論
第一章社會認知心理學概論
第一節國外社會認知研究發展溯源與發展脈絡
一、“社會認知”概念的提出及早期研究沿革概略
二、國外社會認知研究的基本範疇與走向
三、國外社會認知研究簡評
第二節中國人社會認知研究發展
溯源與發展脈絡
一、中國人社會認知研究的起源與發展
二、中國人社會認知研究發展脈絡
第三節中國人社會認知理論體系建構
一、中國人社會認知研究存在的問題
二、中國人社會認知理論建構
第二章社會認知心理學研究方法衍變
第一節外顯社會認知研究方法
一、量表法
二、社會測量法
三、實驗法
第二節內隱社會認知研究方法
一、基於反應時的間接測驗法
二、加工分離範式及其發展
三、基於歸因的間接測驗法
第三節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方法
一、事件相關電位
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三、其他方法
第二篇對人際互動過程與行為的認知
第三章社會知覺與印象形成
第一節社會知覺及其研究內容
一、社會知覺的界定
二、社會知覺的種類
三、社會知覺的過程和特徵
四、影響社會知覺的關鍵因素
第二節社會知覺的理論模型
一、社會知覺的信息加工視角
二、社會知覺的生態理論視角
三、社會知覺的建構性視角
四、社會知覺的認知神經視角
第三節自我知覺
一、自我知覺的概念及分類
二、自我知覺的相關理論研究
三、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框架下的自我知覺研究
四、自我知覺的研究趨向
第四節人際知覺:信息識別
一、面部知覺
二、言語知覺
三、氣味知覺
四、形體知覺
五、人際知覺信息識別的腦機制
六、人際知覺信息識別的影響因素
第五節人際知覺:印象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信息來源
二、第一印象形成及其認知神經研究
三、印象形成的主要理論模型
四、印象偏差
五、印象形成的測量方式
第六節羣體知覺與羣體印象形成
一、羣體知覺
二、羣體印象形成
第七節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二、印象管理過程分析
三、減少刻板印象負效應的策略
第四章攻擊行為的認知過程
第一節攻擊行為及其分類研究
一、攻擊行為的定義
二、攻擊行為的分類
三、攻擊行為分類的意義
第二節攻擊行為的理論模型
一、社會信息加工的視角
二、社會學習的視角
三、整合的視角
四、認知神經的視角
第三節內隱攻擊性及理論模型
一、內隱攻擊性的提出
二、內隱攻擊性的理論基礎及特徵
三、內隱攻擊性的研究展望
第四節攻擊性的研究範式
一、傳統攻擊性的研究範式
二、基於內隱社會認知的研究範式
第五節影響攻擊行為的認知因素
一、攻擊性注意偏向的加工模式
二、攻擊性歸因偏向的加工模式
三、攻擊性記憶偏向的加工模式
第六節攻擊行為的調節與干預
一、攻擊性的影響因素
二、攻擊行為調節與干預的策略
……
第五章親社會行為的認知過程
第三篇羣際認知
第六章刻板印象
第七章元刻板印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