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心理學效應

鎖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不覺得奇怪,因為他是我的親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當然他們會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一個陌生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們卻會認為這個人樂於助人。
中文名
社會心理學效應
類    型
效應
適用於
日常生活
相關效應
過度理由效應

社會心理學效應過度理由效應

同樣,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無視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為"這是責任"、"這是義務",而不是因為"愛"和"關心";一旦外人對自己做出類似行為,則會認為這是"關心",是"愛的表示"。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這就是由於社會心理學上所説的"過度理由效應"。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個小鄉村裏休養,但附近卻住着一些十分頑皮的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喧譁的吵鬧聲使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到孩子們已經習慣於獲取獎勵的時候,老人開始逐漸減少所給的獎勵,最後無論孩子們怎麼吵,老人一分錢也不給。
結果,孩子們認為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正,認為"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
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闆如果希望自己的職員努力工作,就不要給予職員太多的物質獎勵,而要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學習的家長,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錢和獎品去獎勵孩子的好成績,而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學習是有趣的事。

社會心理學效應鯰魚效應

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活着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是,由於沙丁魚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很長,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就死了。只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魚槽裏有一隻鯰魚。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着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1] 

社會心理學效應皮格馬利翁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裏的塞浦路斯國王,他愛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個少女像,並且真誠的期望自己的愛能被接受,這種真摯的愛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動了愛神阿芙狄羅忒,就給了雕像以生命。雖然這只是一個神話傳説,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期望而使"雕像"變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鮮見。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提供給一個學校一些學生名單,並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現,該校有幾名天才學生,只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出來。其實,這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人。
然而,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它學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認為,這就是由於教師期望的影響。
由於教師認為這個學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課時給予他更多的關注,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傳達"你很優秀"的信息,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因而產生一種激勵作用,學習時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績。
對少年犯罪兒童的研究表明,許多孩子成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不良期望的影響。他們因為在小時候偶爾犯過的錯誤而被貼上了"不良少年"的標籤,這種消極的期望引導着孩子們,使他們也越來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
積極的期望促使人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消極的期望則使人向壞的方向發展,人們通常用這樣來形象地説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説你行,你就行;説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
管仲在做齊國的宰相以前曾經負責押送過犯人,但是,與別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並沒有親自押送犯人,而是讓他們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預定日期趕到就可以了。犯人們感到這是管仲對他們的信任與尊重,因此,沒有一個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趕到了預定地點,由此可見,積極期望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有多大。
古人説"用人不疑",也就是這個道理,任用別人,就應該相信別人的能力,給別人傳達一種積極的期望。

社會心理學效應投射效應

在一家出版社的選題討論中,出現了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
編輯們列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選題分別為:
編輯A正在參加成人教育以攻讀第二學位,他選的是《怎樣寫畢業論文》;
編輯B的女兒正在上幼兒園,她的選題是"學齡前兒童教育叢書";
編輯C是圍棋迷,他的選題是《聶衞平棋路分析》……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徵(如個性、好惡、慾望、觀念、情緒等)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如:自己喜歡説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在騙自己;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就認為別人也都認為自己很出色……心理學家們稱這種心理現象為"投射效應"。
由於投射效應的存在,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來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
宋代著名學者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與佛印相對而坐,蘇東坡對佛印開玩笑説:"我看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則微笑着説:"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蘇東坡覺得自己佔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後,蘇東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這件事,蘇小妹説:"哥哥你錯了。佛家説‘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
由於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慾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是,人畢竟有差異,因此推測總會有出錯的時候。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堯到華山視察,華封人祝他"長壽、富貴、多男子",堯都辭謝了;華封人説:"壽、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獨能不欲,何邪?"堯説:"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辭。"
人的心理特徵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壽"等基本的目標,也不能隨意"投射"給任何人。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常常錯誤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別人也喜歡,總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的吃一些飛醋;父母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
第一印象效應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學家認為,由於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衣着、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徵”。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它個性特徵,不管暴發户怎麼刻意修飾自己,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腳”,因為文化的浸染裝不出來的。
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僅憑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斷,“以貌取人”,往往會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當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去面見孫權。孫權見到龐統相貌醜陋,心中先有幾分不喜,又見他傲慢不羈,更覺不快。最後,這位廣招人才的孫仲謀竟把與諸葛亮比肩齊名的奇才龐統拒於門外,儘管魯肅苦言相勸,也無濟於事。眾所周知,禮節、相貌與才華決無必然聯繫,但是禮賢下士的孫權尚不能避免這種偏見,可見第一印象的影響之大!
無獨有偶,美國總統林肯也曾因為相貌偏見拒絕了朋友推薦的一位才識過人的閣員。當朋友憤怒的責怪林肯以貌取人,説任何人都無法為自己的天生臉孔負責時,林肯説:“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就應該為自己的面孔負責。”雖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可點之處,我們卻不能忽視第一印象的巨大影響作用,因而必須通過提高自身修養來整飾自己的形象,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搭好台階。

社會心理學效應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莎士比亞的名劇《羅米歐與朱麗葉》描寫了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他們相愛很深,但由於兩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裏其它成員的認可,雙方的家長百般阻撓。然而,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因為家長的干涉而有絲毫的減弱,反而相愛更深,最終雙雙殉情而死。
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見到這種現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減弱戀人們之間的愛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強。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對越強烈,戀人們相愛就越深,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羅米歐與朱麗葉效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人們都有一種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夠獨立自主,而不願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別人越廚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選擇,並將這種選擇強加於自己時,就會感到自己的主權受到了威脅,從而產生一種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選擇的事物,同時更加喜歡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這種心理機制導致了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一代代的不斷上演。
心理學家的研究還發現,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價值越大,對人們越有吸引力,輕易得到的東西或者已經得到的東西,其價值往往會被人所忽視。我國民間流行這樣一種説法"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也就是説的這個道理。
因此,婚外戀如果受到干涉,雙方反而相愛越深,恨不得天天廝守在一起才好,然而,真正一旦與自己婚外戀的情人如願以償,生活在一起,又會覺得情人也不過如此,妻子或許還好一些。 某中學初一年級的兩位學生由於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開始,老師和家長都竭盡全力干涉,然而,這種干涉反而為兩個孩子增加了共同語言,他們更加接近,儼然一對棒打不散的鴛鴦。 後來,校長改變了策略,他將孩子和老師都叫去,沒有批評孩子們,反而説老師誤會了他們,把純潔的感情玷污了。過後,這兩個孩子還是照樣來往,但是沒過多久,他們就因為缺乏共同點而漸漸疏遠,最終由於發現對方與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遠而分道揚鑣。

社會心理學效應定勢效應

請看這樣一個問題:一位公安局長在路邊同一位老人談話,這時跑過來一位小孩,急促的對公安局長説:“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人問:“這孩子是你什麼人?”公安局長説:“是我兒子。”請你回答: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 [2] 
這一問題,在100名被試中只有兩人答對!後來對一個三口之家問這個問題,父母沒答對,孩子卻很快答了出來:“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局長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局長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為什麼那麼多成年人對如此簡單的問題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這就是定勢效應:按照成人的經驗,公安局長應該是男的,從男局長這個心理定勢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就沒有心理定勢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確答案。
心理定勢指的是對某一特定活動的準備狀態,它可以使我們在從事某些活動時能夠相當熟練,甚至達到自動化,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同時,心理定勢的存在也會束縛我們的思維,使我們只用常規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求用其他“捷徑”突破,因而也會給解決問題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文章開頭的實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僅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會出現定勢效應,在認識他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會受心理定勢的影響。
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經典的關於“心理定勢”的實驗:研究者向參加實驗的兩組大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組學生説:這個人是一個怙惡不悛的罪犯;對第二組學生卻説:這個人是一位大科學家。然後他讓兩組學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這個人的相貌。
第一組學生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他內心充滿仇恨,突出的下巴證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頑固到底的決心……
第二組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認識道路上克服困難的意志……
對同一個人的評價,僅僅因為先前得到的關於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戲劇性的差距,可見心理定勢對人們認識過程的巨大影響!
刻板印象
曾經在某一網站看到這樣一個笑話: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發怒的重慶女孩,後面是萬丈深淵,那麼,奉勸你還是往後跳吧!這個笑話不能説沒有一點道理,重慶女孩的潑辣,可以説是“盛名遠播”,因此,一提到重慶女孩,首先浮上腦海的就是“潑辣”二字,絲毫不顧其中是否有被冤枉的“例外”,這就是所謂“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是我們在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我們經常聽人説的“長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東北姑娘“寧可餓着,也要靚着”,實際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和某個羣體中的每一成員都進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與其中的一部分成員交往,因此,我們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們所接觸到的部分,去推知這個羣體的“全體”。
刻板印象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慮到刻板印象的影響,例如,市場調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調查的訪員時,一般都應該選擇女性,而不應該選擇男性,因為在人們心目中,女性一般來説比較善良、較少攻擊性、力量也比較單薄,因而入户訪問對主人的威脅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強力壯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門訪問,則很容易被拒絕,因為他們更容易使人聯想到一系列與暴力、攻擊有關的事物,使人們增強防衞心理。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居住在同一個地區、從事同一種職業、屬於同一個種族的人總會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説來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畢竟只是一種概括而籠統的看法,並不能代替活生生的個體,因而“以偏概全”的錯誤總是在所難免。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在與人交往時,“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適履”的鄭人,寧可相信作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經驗,就會出現錯誤,導致人際交往的失敗,自然也就無助於我們獲得成功。

社會心理學效應仇恨轉移效應

一位學生求學,因為其性格輕浮自負,老師對其嚴厲苛刻。等其出徒為師之後,有位學生來向其求知。其會不顧及學生的基礎各方面條件,把以前在求學時老師對他的一種鍛鍊轉移成為一種仇恨,來放大幾倍甚至幾十倍施加到其學生身上,這就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不健康的心理症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