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學的理論邏輯

鎖定
《社會學的理論邏輯》是200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傑弗裏·C.亞歷山大。 [1] 
中文名
社會學的理論邏輯
作    者
(美國)傑弗裏·C.亞歷山大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08年
定    價
21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0050807

社會學的理論邏輯內容簡介

《社會學的理論邏輯》是一部具有重大影響的社會學理論史著作,也是作者建立其新功能主義研究綱領的開端。此第一卷從總體上梳理了社會學理論發展史上的實證主義及其相關思想的發展脈絡,同時論證了一般化理論邏輯對於社會學發展的重要性。作者提出,在社會學研究中,一般性的理論邏輯與實驗性的經驗邏輯可能並且應該相互結合。

社會學的理論邏輯作者簡介

傑弗裏·C.亞歷山大(JeffreyC.Alexander),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耶魯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思想史、知識社會學、政治等。其他論著有《行動及其環境》、《新功能主義及其後》和《社會生活的意義》等。

社會學的理論邏輯目錄

《社會學的理論邏輯》的思想目標及其歷史和個人的背景(中文版序)前言與致謝
導言
第一卷實證主義、預設與當前的爭論
第一章科學思維中的理論邏輯
第二章社會學思維中的理論邏輯(1):當代爭論在達致一般性時的失敗
第三章社會學思維中的理論邏輯(2):迴歸一般性
第四章作為客觀論證的理論邏輯
註釋
索引
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馬克思和涂爾幹
前言
第一章緒論作為解釋的一般理論論證:“解讀”的關鍵作用
第一部分集體秩序與行動的兩可性
第二章馬克思的早期階段(1):從道德批判到外在必然性
第三章馬克思的早期階段(2):對道德批判的批判與唯物史觀的起源
第四章涂爾幹的早期階段(1):從自願性道德向作為外在強制之道德的模糊轉變
第五章涂爾幹的早期階段(2):作為調和工具性秩序與自由之嘗試的《社會分工論》
第二部分通向集體秩序的兩條不同的途徑
第六章馬克思的後期著作:關於工具性控制之解釋的精緻典範
第七章塗爾於的後期著作(1):向作為精神力量之道德的轉變
第八章涂爾幹的後期著作(2):宗教模式與唯心主義社會理論
第三部分單維理論及其不滿
第九章社會學唯心主義古典理論中的模稜兩可及其修正:涂爾幹與“涂爾幹主義”
第十章社會學唯物主義古典理論中的模稜兩可及其修正: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
註釋
馬克思和涂爾幹的著作目錄
索引
第三卷理論綜合的古典嘗試:馬克斯?韋伯
前言
第一章韋伯的早期著作:超越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初探
第二章後期著作與韋伯的多維社會理論
第三章退出多維性(1):“宗教”著作中的預設式的二分化
第四章退出多維性(2):“政治”著作中的工具論化約
第五章法理型統治與現代生活的功利結構
第六章韋伯解釋與韋伯式社會學:“範式修正”和預設的張力
註釋
韋伯的著作目錄
索引
第四卷古典思想的現代重建:塔爾科特?帕森斯
前言理論思維及其盛衰:古典社會學的成就與侷限
第一章理論爭論與帕森斯派解釋中的難題
第二章早期:解釋與預設層次上邁向多維性的運動
第三章中期:多維性論證的具體化
第四章後期(1):交換模型與帕森斯對多維性理論的最後探討
第五章後期(2):社會化、社會變遷與個人自由的系統的和歷史的基礎
第六章方法論錯誤(1):新實證主義與帕森斯理論的形式化
第七章方法論錯誤(2):新實證主義策略與預設邏輯同具體承諾的混淆
第八章預設錯誤(1):早期和中期著作中的社會學唯心主義以及對工具性秩序的抨擊
第九章預設錯誤(2):後期著作中的唯心論化約
第十章結論:“範式修正”與帕森斯主義
附錄:對帕森斯式理論的解釋中的混合與化約
註釋
帕森斯的著作目錄
索引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