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助長

鎖定
社會助長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同他人共同活動時,活動效率的提高,這叫共同活動效應,另一種是當他人在場旁觀時活動效率的提高,這叫觀眾效應。
中文名
社會助長
適用學科
心理學
適用範圍
社會心理學

社會助長定義

個人的活動效率由於他人同時參加或在場旁觀而提高就被稱為社會助長或社會促進。

社會助長驅動理論

這一理論是由Zajonc扎瓊克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他人在場能夠增強一個人的驅力或動機。
這種增加的驅力是幫助還是干擾成績依賴於任務的難度。當一項任務要求的反應是優勢反應時,增加的動機就是有益處的。優勢反應就是那種在特定情境下最可能做出的反應。或者説是已經學習好的反應。因此,他人在場對相對簡單的任務來説能起到提高成績的作用,同樣,對於一個高水平的運動員,他人在場也可能會提高他的成績。但是,當一項任務是一些複雜的或掌握的不是很好的反應時,其他人在場就會降低其成績,例如解決難題,記憶新材料或寫反駁古代哲學家的語錄。
該理論認為他人在場的主要作用是喚醒並增強了優勢反應的傾向。

社會助長產生的原因

社會助長內驅力喚起

該理論認為對我們活動感興趣的觀眾,會對我們起激勵、喚醒作用。隨着喚起水平的增加,我們的優勢反應,即特定情境下最容易做出的那個反應,傾向也隨之提高。技術熟練的人在他人在場時,表現會更好。但是對技術部熟練的人,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社會助長評價顧慮

這種觀點認為他人在場對我們的成績有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學會了去關心自己在公眾場合下的表現,是一種評價顧慮的效應。這不是他人單獨存在的問題,而是我們知道他人正對我們的成績進行評價,並且我們希望有一個好的額表現。對於一項簡單的任務,這種我們正在被評價的意識能激起我們更多的努力,但對於複雜的任務,這種被評價的壓力可能會起干擾作用。

社會助長分心

第三個觀點認為,他人在場會起到分心的作用。一項簡單的任務不要求全部的注意力,我們可能為了補償干擾而更加努力,這樣實際做的可能會更好。但是其他人在場造成的分心對於完成複雜任務來説就是有害的。這種思想的擴展是分心—衝突模型(1986)該模型認為,他人在場創造了兩種基本傾向間的衝突:(1)注意觀眾;(2)注意任務。這種衝突能增強喚起,這種喚起是否有助於任務的完成,依賴於完成任務的反應是否是優勢反應。更進一步説,如果對一項複雜的任務,既要注意任務又要注意他人的衝突超出了個體的心理能量,就造成了認知超載。